天天看點

北京、成都等5城言幾又書店陸續關停,轉型浪潮後,網紅書店現在過得怎樣?

北京、成都等5城言幾又書店陸續關停,轉型浪潮後,網紅書店現在過得怎樣?

“現在除了賣書業務,什麼都賺。”一位業内人士無不感慨。

近日,網紅書店言幾又被曝陷入關店風波,在關停北京、成都、西安的部分門店後,又相繼關閉了深圳、廣州的多家門店,言幾又的戰略收縮無疑引發了社會對于實體書店的關注。

誠然,網紅書店的營收模式不該局限在“顔值”上,在網際網路的沖擊下,傳統書店卻黯然落寞,以網際網路營銷吸引客流似乎也成為大勢所趨,但這會是書店轉型的終點嗎?

為此,記者探訪了幾家北京的網紅書店,探索傳統與新銳碰撞之下,網紅書店的生存與轉型之道。

北京、成都等5城言幾又書店陸續關停,轉型浪潮後,網紅書店現在過得怎樣?

西西弗書店與消費區。

網紅書店鼻祖

浪潮背後的的西西弗

“我入職西西弗之前,夢想是回老家開書店。半年後我離職了,這個想法也改變了。”西西弗書店的前員工琪琪對中國城市報記者坦言:“現在的實體書店,就算賬面上盈利,營收也能看得見天花闆。不得不承認,實體書店行業正在走下坡路。”

記者走進西西弗書店探訪,書架上擺着精挑細選的暢銷書,有時下同名電影正熱映的《長津湖》,也有書店常青樹《白夜行》等。此外,網絡文學的樣書也已經被翻得很舊。據店員介紹,書店最暢銷的是經管和文學,受兒童歡迎的繪本也賣得很好。諸如盲盒、手賬、八音盒等文創産品也是收入的一大來源。

西西弗矢量咖啡與書店業務以玻璃櫥窗區隔,裝飾着挂畫、綠植等,宛如店中之店。據介紹,顧客想要讀書,可以在咖啡店内消費,飲品價位大概在30—40元。

“店内的營收分為三大塊,儲值卡,書與文創。儲值卡屬于預消費範疇,咖啡店的營收是單獨計算的,本質還是要依靠書店拉客。很多顧客需要安靜的工作學習環境,書店提供的文化場景正好滿足。”琪琪說,西西弗書店選址更傾向于人流較大的地方,這與商場建構多元化消費場景的需求一拍即合。此外,書店還會在中秋、端午、新年等節日進行場景搭建,上新節慶與時令推薦産品,營造沉浸式氛圍。

“我來書店是為了看書、工作、享受獨處,這裡更像是一個共享空間,每個人都在做自己的事情。”顧客李先生正在為公司處理報表,他表示:“提供網絡,咖啡與溫暖,我就能在這裡消磨一整天。”

現在很多書店的營收中,書籍已經不占大頭,但是這意味着實體書行業會消亡嗎?

面對記者的提問,琪琪認為,其實不然。“我遇到過一個年紀很大的藍領,他經常來書店,就是享受自己挑選書籍的感覺。雖然網絡化的沖擊很大,但是還有固定人群是書店的閱聽人,他們選擇去書店購書,更多的還是為了體驗與氛圍。”

琪琪本身也是個文藝愛好者,她無不感慨:“就算購書能在網上動動手指解決,但文化場景是無可替代的,實體書店固然要适應市場進行轉型,發展文創産品和飲品業務,但那也是為了多條腿走路,書店的文化支柱永遠是書,這一點不會變。”但她同時也表示,西西弗也如許多實體書店一樣,開拓了線上業務。

傍晚六點,店内的客流量仍然不多。店内有專門為0-12歲兒童打造的閱讀體驗空間,已經有幾位母親帶着孩子讀繪本,咖啡店内仍然坐着讀書學習的年輕人。

與商場的喧嚣相比,一牆之隔的書店顯得安靜。

北京、成都等5城言幾又書店陸續關停,轉型浪潮後,網紅書店現在過得怎樣?

單向空間内部的文化場景融合。

單向空間

小衆文藝的詩意栖居

踏入單向空間的店門,本月新書速遞書架,時下被熱烈讨論的元宇宙相關書籍十分醒目。

書架靠牆擺放,偏向于電影、文藝、經濟、曆史等人文社科領域。架上擺着圖書推薦,如《無名之町》《沙丘》等,推薦集中于人文領域。書店中心陳列文創産品,有盲盒、筆記本、鋼筆、香薰與帆布袋等。

不同于西西弗書店,單向空間的咖啡吧台與書店區域并無明顯區隔,書店、文創與消費區域拼貼在共同空間中。消費區域的桌面上擺着牌子,寫着“點單入座,取閱圖書,每次一本”,記者購買了一杯咖啡入座,價位較為适中。

“單向空間起源于2005年,起家是因為名人文化,由許知遠、于威、張帆等幾個年輕媒體人創辦,後來才越做越大。”書店常客杜先生表示,他來單向空間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文化沙龍。

據店員介紹,單向空間的常客年齡段集中在20歲以上,多為都市白領,少年兒童相關産品較少,定位更偏向于小衆、文藝。店内有時會舉辦線下文化沙龍,與書店簽約的作家也會來書店舉辦簽售活動,甚至作家本人就是書店的常客,與讀者進行一場線下的“不期而遇”。

“咖啡文化已經根植于書店的文化場景中,這更像是一種文化的嫁接。”杜先生直言不諱,“咖啡文化是舶來品,購買咖啡的行為實際上就相當于付費享受文化空間,而書店這一文化場景,實際上是多種文化的拼貼,意在提供生活與閱讀的體驗。”

下午三點左右,店裡幾乎坐滿,咖啡吧台的生意也好了不少。交流的顧客壓低聲音,是以并不顯得嘈雜。在架子邊看文創的人也變多了,其中不乏前來拍照打卡的年輕男女。

書店是一種文化生活的定位,實體書店愛好者小陸對記者說:“我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如何在生活中尋找坐标。目前的都市生活節奏太快,人們更加舍本逐末,追求金錢與物質,讓我覺得十分孤獨,而書店提供的文化氛圍精準狙擊了我的精神需求,這是網絡購書替代不了的。”

“網紅書店總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依賴‘顔值’營銷,吸引來的顧客更多是把書店當成拍照打卡的地标,大浪淘沙後,不知能有多少人能夠成為死忠。”杜先生說道。

擁有一批死忠粉絲,也并不意味着高枕無憂。2020年2月,單向空間的衆籌計劃再度掀起社會對于實體書店生死存亡的關注。時隔一年多,實體書店往何處去,依舊是後疫情時代難以解開的結。

北京、成都等5城言幾又書店陸續關停,轉型浪潮後,網紅書店現在過得怎樣?

上海三聯書店内看書的讀者。

上海三聯

數字時代的一場突圍

“上海三聯原本是出版社,現在我們走向市場,與品牌合作推廣古典工藝品,例如紙雕燈、扇子、茶具等,都可以選購。”店員向記者介紹店内文創商品。

“每一個書店的文化場景搭建都不一樣。”琪琪表示,文創已經逐漸從小衆走向大衆,定位的年齡跨度很大,選品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書店的文化定位。

顯然,三聯的定位在于國風。書店格局是開放式,文創與書架交叉錯落,嚴肅複古的氣息撲面而來,營造了極強的沉浸感。

“我們書店大多數顧客都是成年人,書籍種類多樣,涵蓋文學、社科、經管等。”店員告訴記者,現在的市場就是如此,不單是賣書,如何讓顧客看書的時候買一些文創,也是上海三聯書店跟随市場潮流進行轉型時繞不開的命題。

記者觀察到,有些在書店挑選書籍的顧客會先看書的封面,然後翻看樣書目錄,假如有興趣,就會用手機拍下書籍封面,或是在網絡上搜尋該書,加入購物車。

“線上下書店挑選書的感覺很好,但是網上的折扣力度更大。”同樣有線上購書習慣的小吳說,“我去網紅書店更多是為了拍照打卡發朋友圈,因為書店都開在商場,購物吃飯時帶着書很重,不友善。是以我更傾向于線下挑好,然後在網上購買,不僅送貨到家,而且便宜快捷。”

據圖書産業資料與資訊服務專業提供商“開卷”資料顯示,2020年受疫情影響,線上管道規模占比進一步加大,達到79%,2020年網上管道打折力度為6折,實體書店管道售價折扣為9折,兩管道存在較大差異。從不同管道來看,網店管道同比增長7.27%,碼洋規模為767.2億元;實體店管道受疫情影響明顯,降幅進一步擴大,同比下降33.8%,碼洋規模為203.6億元。

線上帶來的沖擊遠不止于購物行為。琪琪對此憂心忡忡,“傳統書店轉型遭到困難,背後是實體書受到線上碎片化閱讀的沖擊,包括視訊時代對閱讀本身的解構。短視訊平台經常有幾分鐘帶你看完一本書的視訊,很多人汲取了這樣的二手知識,就不想去買書看了。實際上,這也是在解構知識本身。實體書受到沖擊,自然而然就會影響到作為載體的書店。”

《2020-2021中國實體書店産業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新開書店4061家,關閉書店1573家,新開數量是關閉數的2.6倍。值得欣喜的是,實體書店行業還有源源不斷的新血湧入,不斷探索實體書店的前進方向。

面對數字化浪潮與紙質載體的雙重沖突,還有沒有新的增長點?當今的書店行業正在等待市場給出新的答案。

北京、成都等5城言幾又書店陸續關停,轉型浪潮後,網紅書店現在過得怎樣?

開卷釋出:2020年線上線下的實體書折扣力度。

北京、成都等5城言幾又書店陸續關停,轉型浪潮後,網紅書店現在過得怎樣?

擺滿整面牆壁的《三聯生活周刊》,窺見紙媒逝去的黃金時代。

書店該向何處去?

根據開卷釋出的2020年圖書及出版行業的監測資料顯示,2020年中國圖書零售市場碼洋規模首次出現負增長,同比下降了5.08%,碼洋規模為970.8億元。在關店潮沖擊之下,實體書店的版圖擴張,确實到了該澆一澆“冷水”的時候了。

而這意味着實體書店就此沒落嗎?其實不然,大水退去後,以“顔值”“網紅”為賣點的書店需要尋找新的增長點,将“流量”化為實際營收。文化消費的冰層之下,還有許多領域的需求沒有被發掘。

“我去過的書店,有些會開一小片區域,做一些講座、沙龍、手工區域或者攝影展。”書店愛好者小陸說,她希望更希望書店成為先鋒文化的集散地,能夠進行社交,多認識一些朋友,承載好作為文化場所與公共空間的功能。

“有些群體十分小衆,但是他們的購買力很強,例如藝術、外文、攝影等,很多書店從‘大而全’轉為‘小而精’,最重要的還是找到自己的定位。”琪琪笑着說,“現在網際網路時代到了,小型的精品書店也可以不開在商場内,節省租金的同時,也可以依靠圈層文化和網絡來推廣,精确定位付費意願更高的小衆消費群體。”

網紅書店正在從2018年版圖擴張的大夢中清醒,尋找非圖書與圖書業态的融合之道。記者看到,PAGEONE書店不僅有黑膠區域,最近還在舉辦餘華《活着》的手稿展,以文化名人帶動書店客流。深陷關店潮的言幾又正在戰略收縮,停下了擴張版圖的腳步。方所使用網際網路增加客群黏性,根據圖書雜志、生活美學、活動分享等不同領域開辟“線上小助手”,帶動各個垂直領域的經營。

而網紅書店未來該如何轉型?如何留住“因顔值而來”的潛在顧客群,這一切,留待市場與時間思考。

北京、成都等5城言幾又書店陸續關停,轉型浪潮後,網紅書店現在過得怎樣?

PAGEONE書店的圖書牆。

記者:方紫薇 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