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西北偏北,“韭”是這個味兒

西北偏北,“韭”是這個味兒

冬天不僅需要明媚的陽光,更需要讓人垂涎的美食,所謂“不時不食”,西固區西柳溝街道張家大坪村的“金凰後”韭黃就是個真正的鮮味兒,它的鮮帶着泥土的芳香,它的鮮源自特殊的環境。

西北偏北,“韭”是這個味兒

張家大坪位于黃河之濱、群山環抱的盆地之中,灌溉用水為提灌的黃河水,三面環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河谷——坪台地貌體系。這裡環境優美、民風淳樸,是保留比較完整的原始古村落;這裡冬暖夏涼、氣候宜人,獨特的氣候條件為韭黃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這裡的韭黃是地道地道“古法”種植出來的,采用“麥草覆寫”的傳統古法種植模式培育的韭黃品相優美、香味獨特、莖如白玉、葉似黃金、營養豐富、鮮嫩可口,是冬季時令美味臻品。

西北偏北,“韭”是這個味兒

隆冬時節,正值張家大坪村的韭黃豐收季。一大早,農民們在田間忙得熱火朝天。“開鐮咯!”随着一聲響亮的号子,村民揮耙掀起麥草、撥開泥土、挖開溝槽,頂着一頭金色“爆炸卷”的韭黃哈着熱氣冒出頭來,空氣中彌漫開特有的“韭”氣。拿起韭鐮,“老把式”們将鐮刀插入土中,兩手握住長柄向後拉拽,韭黃與泥土徹底分開。隻見成熟的韭黃莖白葉黃,村民們拿起鐮刀割下、紮捆,準備運往全國各地。

西北偏北,“韭”是這個味兒

張家大坪村村民種植韭黃已有40多年的曆史,這裡的村民在一代代傳承下積累了足夠豐富的種植經驗,韭黃種植已成為村民收入的支柱産業,他們拿着鐵鍬、鐵叉、專用鐮刀等工具收割古法種植出來的韭黃。鮮嫩的韭黃一把一把擺放在地頭,樸實的村民一鋤一鋤辛勤地勞作,歡聲笑語回蕩在整個田野上。

西北偏北,“韭”是這個味兒

寒冷的冬天韭黃飄香,在這個西北偏北的城市,“韭”是這個味兒!

西固區融媒體中心

記者:董囿希 編輯:郭炯 排版:李桐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