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深海1000米水下的“北海巨妖”,能和抹香鲸掰手腕,是什麼生物?

作者:光頭魚司令

“在深不可測的海底,北海巨妖正在沉睡,它已經沉睡了數個世紀,并将繼續安枕在巨大的海蟲身上,直到有一天海蟲的火焰将海底溫暖,人和天使都将目睹它帶着怒吼從海底升起,海面上的一切将毀于一旦。” ——盎格魯-撒克遜英格蘭時期威塞克斯王國國王-阿爾弗雷德大帝

“北海巨妖”的傳說,經常出現在歐洲文學作品中,傳說:這種深海生物體型龐大,有着長長的觸手,柔軟的身軀卻能撕裂小型漁船,即使大型漁船也容易被它拖入深海,并且發怒的時候,能夠攪動海洋形成狂風巨浪。

深海1000米水下的“北海巨妖”,能和抹香鲸掰手腕,是什麼生物?

18世紀晚期,随着對于海洋的探索,漁業越來越發達,以及捕鲸船的出現,“北海巨妖”有了不同的說法。認為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克拉肯章魚,被挪威水手和美國捕鲸船員,還有古代作家老普林尼描述過。另外一種是巨型章魚,被德蒙福特提出(1857年已被證明存在過)。

19世紀以來,關于“北海巨妖”的傳說幾乎消失不見,因為随着造船業的發展,漁船或者其他船隻越來越大,這些船隻穩定性更好,不宜傾覆,或者受到鲸魚以及其他魚類的攻擊比較少,那麼“北海巨妖”的原型是什麼?

深海1000米水下的“北海巨妖”,能和抹香鲸掰手腕,是什麼生物?

從傳說中可以發現,“北海巨妖”有兩個特點,一是常常的觸手,二是身體柔軟,為軟體動物,而符合這種生物的魚類為大王烏賊,并且大王烏賊的屍體被發現後,着實令人吃驚。

深海1000米水下的“北海巨妖”,能和抹香鲸掰手腕,是什麼生物?
1861年11月20日,法國軍艦“阿力頓号”從西班牙的加地斯開往騰納立夫島途中,遇到一隻有5-6米長,長着兩米長觸手的海上怪物。 1877年,人類才首次在北大西洋紐芬蘭的海灘上找到了一具大王烏賊的屍體,并據此制作了唯一基本完整的大王烏賊标本 1978年11月2日,加拿大紐芬蘭三個漁民在海灘上發現一隻因退潮而擱淺的巨大海洋動物,漁民們說,它身長足有7米,有的角手長達11米以上,角手上的吸盤直徑達10厘米,眼睛足有臉盤大。漁民們用鈎子鈎住它,怪物掙紮了一會兒,不久就死去了 2003年1月18日,大王烏賊驚現葡萄牙沿岸海域,纏繞在正參加朱爾斯·弗恩環球帆船大獎賽的比賽船隻上,着實讓船上的法國船員心驚膽戰了一場。不過有驚無險,大王烏賊自動退縮,放了船員一條生路。
深海1000米水下的“北海巨妖”,能和抹香鲸掰手腕,是什麼生物?

紅點标注出來的是發現大王烏賊的地方

随着科技的發達,以及傳播的速度加快,“深海巨妖”這種傳說早已成為曆史,通過科學認知斷定,這個傳說隻不過是人們對于現實世界中,巨型章魚或者大王烏賊的想象,它們的個體确實很大,有時候會襲擊船隻。

大王烏賊準确來講應該叫做大王鱿,首席烏賊、霸王烏賊,大烏賊等,并不是烏賊。為鞘亞綱、管鱿目、大王烏賊科、巨烏賊屬,廣泛分布于各大海洋中,栖息水層廣泛,科學家推測,它們可能居住在離海面200-1000米深的地方,這個深度人們很難到達。

深海1000米水下的“北海巨妖”,能和抹香鲸掰手腕,是什麼生物?

之是以作出這樣的推測,一是因為有漁船進行深海拖網時偶爾捕獲到巨型烏賊,二是人們在抹香鲸的肚子裡曾經找到了巨型烏賊的硬質喙,抹香鲸一般在海面下10-1000米的深度捕食。(關于大王烏賊我們對它的了解很少,畢竟這種軟體動物生存的水深太深了,很難被發現,以及被研究)

解剖巨型烏賊的屍體發現,它們體内沒有任何充氣組織結構,不用擔心潛水到一定深度後,身體承受不住,推測它們可以潛得很深很深(具體沒有資料)。因為我們人類的肺泡和魚的鳔,這些充氣組織會随着壓力的變化而膨脹或收縮,是以人在水裡不能潛得太深。而有些深海魚類被釣獲後,鳔會膨脹,甚至露出體外,深海淺海壓力不一樣就膨脹了,是以大王烏賊已經适應深海的環境。

深海1000米水下的“北海巨妖”,能和抹香鲸掰手腕,是什麼生物?

大王烏賊遊泳速度很慢,但是它的個體很大,體長可達20米左右(包括觸手),重約2-3噸。1888年在紐芬蘭發現的大王烏賊長18.3米重1噸,是世界上最大的無脊椎動物。性情兇猛主要以魚類和無脊椎動物為食。(如何生存、如何遷移、如何捕食,食量多少等等,至今是個謎)

其實對于大王烏賊的了解很少和少,因為它們一生中絕大部分時間在深海中度過,死亡後,或者即将死亡的時候浮出水面,或者被海浪沖到岸邊被發現,或者短時間捕食被發現,發現它的屍體後,一般是腐爛的或者殘缺不全的,或者被海洋中其他魚類啃食得支離破碎,雖然被科學家正式确認已經130多年,但是對它的了解依然是少的可憐。

深海1000米水下的“北海巨妖”,能和抹香鲸掰手腕,是什麼生物?

大王烏賊雖然體型龐大,甚至達到20米長,但是它并非沒有天敵,它的天敵是抹香鲸、睡鲨,抹香鲸能夠潛入深海捕食它們,南極睡鲨會食用大王烏賊的屍體,而抹香鲸和大王烏賊的大戰令人觸目驚心。

深海1000米水下的“北海巨妖”,能和抹香鲸掰手腕,是什麼生物?

1978年4月,在我國山東膠南海域擱淺的一頭雄性抹香鲸的頭部下方,發現大型頭足類的吸盤印痕,吸盤直徑有40毫米和20毫米兩種,經鑒定為大王烏賊觸腕穗中部大吸盤和兩邊小吸盤的印痕,印痕中部的鲸肉大部被吸出,僅有一小部分粘連,足見争鬥的激烈程度。

深海1000米水下的“北海巨妖”,能和抹香鲸掰手腕,是什麼生物?

科學家們在多條擱淺的抹香鲸胃中,發現了未消化的大王烏賊,而且科學家曾經在一條抹香鲸的胃中發現過一條長12米的較完整的大王烏賊。這更加佐證了抹香鲸主要以大王烏賊為食的說法。

深海1000米水下的“北海巨妖”,能和抹香鲸掰手腕,是什麼生物?

抹香鲸是現存最大的齒鲸,成年後體長可達18米,體重超過50噸,在海洋中幾乎沒有天敵,但是大王烏賊也不是吃素的。除了大王烏賊腕足上的吸盤,吸附在抹香鲸的體表形成大小不一的傷疤外,它還會用它的腕足堵住抹香鲸的呼吸器官,讓抹香鲸露出水面換氣的時候無法呼吸。

但是大王烏賊的體力完全無法和抹香鲸抗衡,争鬥到最後,還是避免不了被吞食的下場。大王烏賊即使遇到自己的天敵,并且天敵的塊頭比自己大了很多倍,它們也不會束手就擒,而是靠自己靈活的身軀,與它周旋,雖然大多數結局依然被吞食,但是據說有抹香鲸被悶死的例子。

深海1000米水下的“北海巨妖”,能和抹香鲸掰手腕,是什麼生物?

那麼為何有“北海巨妖”的傳說?原因很簡單,主要是“以訛傳訛”,以及人們對于未知的恐懼!在1800年以前,漁船比較簡易,一般是木船,并且比較小,如果在海上遇到大王烏賊,船隻有可能傾覆!

而船隻傾覆後,随着謠言的傳播以訛傳訛,這種巨型烏賊就成了“北海巨妖”,主要是人們并不知道這種海洋生物到底是什麼,當時的捕魚技術也很難捕撈到鮮活的個體,是以造成對它的畏懼,随着科技的發展,發現它不過是個體巨大的烏賊罷了!

深海1000米水下的“北海巨妖”,能和抹香鲸掰手腕,是什麼生物?

其實在我們生活中,這樣的例子有很多。比如:我小時候,老家村外有個大窯坑,後來被人承包養魚,但是每當夜晚總有人偷魚,或者偷釣魚,而這個魚塘主心思比較活絡,那時候錄音機是個稀罕物,他專門買個錄音機,夜晚在魚塘邊的墳地内播放斷斷續續的恐怖音樂。(農村朋友對于窯坑比較了解)

然後自己不經意間說:“在魚塘邊看到不該看到的東西”,并且這些恐怖的音樂不經意間讓偷魚者、偷釣魚者或者走夜路的人聽到,短短幾個月下來,一傳十十傳百,附近村子都知道這個老窯坑“不幹淨”,再也沒有人去偷魚了!直到他不在承包這個窯坑的時候,才說出實情,當時把居住在窯坑附近的人氣個半死,差點沒揍他。

深海1000米水下的“北海巨妖”,能和抹香鲸掰手腕,是什麼生物?

這就是以訛傳訛,把本來就不正确的話又錯誤地傳出去,造成越傳越錯。自然界的奧秘人類千百年來探索到現在,也隻是對其中的現象揭開了神秘的一角。雖然很多事情無法用科學解釋,但是相信随着科技的發達,無法解釋的事情會越來越少。

最後:“北海巨妖”的的傳說,當時的科技确實無法解釋,并且漁船比較小,有可能被這種巨型烏賊掀翻,造成以訛傳訛。随着科技的發達,大王烏賊的屍體陸續被發現,這種深海魚類露出它神秘的面紗。雖然大王烏賊的體型比較大,但是它并非沒有天敵,在抹香鲸面前雖然拼盡全力掙紮,但是還逃脫不掉被吞食的命運。在你身邊,有沒有無法解釋的事情,或者一些傳說,然後有了科學的解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