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nsible playbook實作apache批量部署,并對不同主機提供以各自IP位址為内容的index.html
配置檔案:
執行:ansible-playbook install_httpd.yml

2、簡述PV,UV,QPS的含義及計算方式
PV:page view,頁面浏覽量或點選量,使用者每次重新整理頁面就算一次
UV:unique visitor,通路網站的電腦做為一個訪客,通過cookies實作計算,即就算用戶端更改IP,但cookies不清除就不算一次計數
QPS:每秒請求數,指打開一個資源就是一個請求數,裡面包含html,css,java等
PV,QPS,并發連接配接數計算方式:
QPS=PV * 頁面衍生連接配接次數/統計時間(86400)
頁面衍生連接配接次數是指一個PV的請求數量
并發連接配接數=QPS*http平均響應時間 (通路資源的時間)
3、一次完整的HTTP請求過程
用戶端發起連接配接請求:通過三次握手發起連接配接
伺服器接收請求:接收用戶端對某個資源的請求,并根據響應模型配置設定資源
伺服器處理請求:對請求封包做解析,根據請求方法(GET,POST)來處理資源
通路資源:伺服器擷取封包中的web資源,靜态或動态
建構響應封包:識别資源後,傳回響應封包,包含狀态碼,響應首部,可能還包含了重定向,MIME類型等
發送響應封包:将建構好的内容發回用戶端
日志記錄:請求結束後,伺服器會在日志檔案中記錄執行的内容
4、建立httpd伺服器,要求提供兩個基于名稱的虛拟主機:
(1)www.X.com,頁面檔案目錄為/web/vhosts/x;錯誤日志為/var/log/httpd/x.err,通路日志為/var/log/httpd/x.access
(2)www.Y.com,頁面檔案目錄為/web/vhosts/y;錯誤日志為 /var/log/httpd/www2.err,通路日志為/var/log/httpd/y.access
(3)為兩個虛拟主機建立各自的首頁檔案index.html,内容分别為其對應的主機名
測試:
5、http狀态碼總結
200:狀态正常
301:通過首部位置指明了新的位置
302:臨時指明了新的位置
304:請求響應新的條件,但伺服器上未發生改變
307:浏覽器内部重定向
401:通過認證後通路的資源
403:禁止通路資源
404:資源不存在
500:伺服器内部錯誤
502:無法連接配接到網關
503:伺服器不可用,過載或無法處理請求
504:網關逾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