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朝剛亡 逆子就将大宋忠臣墓挖了 沉香木棺材燒了

大宋忠臣陸秀夫,那個年代的大才子。《宋史》裡說他“才思清麗,一時文人少能及之。性沉靜,不苟求人知,每僚吏至閣,賓主交歡,秀夫獨斂焉無一語。”講的是,他很有才華,冠絕宋末,性格沉靜,不喜歡與人說話。用現在的觀點,就是比較内向。

然,當宋室南遷,前為大海,後有追兵,宋端宗趙昰受驚而死之後,一衆大臣已然喪失複國的信念,隻想各自逃生。陸秀夫站了出來,大義凜然道,“度宗皇帝一子尚在,将焉置之?古人有以一旅一成中興者,今百官有司皆具,士卒數萬,天若未欲絕宋,此豈不可為國邪?”若天不亡大宋,一師一旅,也可以完成中興大業!

明朝剛亡 逆子就将大宋忠臣墓挖了 沉香木棺材燒了

可是,天要亡宋。崖山一戰,雖然宋軍背水一戰,英勇抵抗,仍無法阻止勢力強大的元軍。最終,陸秀夫背着小皇帝趙昺跳海殉國。為免妻子兒女受辱,在此之前,他已拿着劍逼他們投海了。

陸秀夫死後,遺體漂到海邊,被鄉民安葬。

然而,出奇的是,陸秀夫的墓地,至少有三處。

其一是元朝樞密院副使兼潮州路總管丁聚在汕頭南澳島上幫他建的衣冠冢,以示對他骨氣的欽佩。

明朝剛亡 逆子就将大宋忠臣墓挖了 沉香木棺材燒了

其二在新會的二城村。元朝滅亡之後,當地人将他的墳墓重修,建亭立碑,石馬石虎,并有人守墓。據說,二城村便是守墓人的後代們發展起來的。

人心難測,先輩是好人,後世卻出了個逆子。崇祯皇帝自缢之後第二年,村裡老大瞧上了陸秀夫墓所在地的風水,竟然将古碑打斷,石馬石獅都扔到了河裡,沉香木棺材也挖出來燒了!

也不知那戶人家搶了這風水寶地之後,出了什麼大人物發了财沒有,但他所做的壞事,已釘在了曆史恥辱柱上。

明朝剛亡 逆子就将大宋忠臣墓挖了 沉香木棺材燒了

到了清朝中期,陸家後人(陸秀夫曾被貶潮州,還有後人在此生活)想修複此墓,不被允許,于是請風水先生在離此不遠的馬山上,另尋了一塊寶地,建了衣冠冢。

其實真墳還是衣冠冢,都不重要。凡是有形之物,哪怕大如阿房宮,都會兵荒馬亂、風吹雨打被破壞、風化乃至消亡。關鍵是,英雄們的氣節與人格,永垂青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