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備是幽州人,為何跑到大西南的益州建國?

劉備,不用多做介紹,正史上的蜀漢昭烈帝,《三國演義》中的“桃園幫大哥”。和曹操和孫權的家大業大不同,劉備是真正的從社會最底層殺出來的,雖然劉備成天扛着一塊“漢景帝玄孫、中山靖王之後”的招牌,實際上沒有多少用處。劉備的一生,可以用“颠沛流離”來形容,他建立的蜀漢王朝,實際上可以稱之“流浪王朝”。劉備本人是涿郡涿縣人(今河北省涿州市),結果卻跑到大西南的四川建國。

劉備是幽州人,為何跑到大西南的益州建國?

劉備雖然打過黃巾起義,但在官場上沒什麼人脈,雖有軍功,卻隻低授了安喜縣尉。安喜在哪呢?現在的河北省定州市東南,安喜縣在當時隸屬于中山國。這是劉備的祖先、中山靖王劉勝的封國。不過,沒過多久,朝廷要裁汰冗官。沒有背景的劉備上了黑名單。劉備一怒之下把督郵暴打一頓,挂印揚長而去,《三國演義》把這個精彩的橋段免費送給張飛。總有人瞧不上《三國演義》裡的劉備,說劉備成天就知道哭鼻子,沒有英雄氣概。然而《三國志》的劉備和《三國演義》的劉備是不一樣的。從某種角度講,《三國演義》其實是抹黑了劉備。

劉備是幽州人,為何跑到大西南的益州建國?

打完督郵後,劉備幾經沉浮,從軍立功,做過高唐(山東禹城西)令。無奈天下形勢大亂,劉備“混”得越發慘淡。脖子上扛個鬥大的腦袋,總要想辦法吃飯。劉備去投奔自己的同學公孫瓒。公孫瓒讓劉備協助青州刺史田楷共抗袁紹。劉備屢立戰功,最後公孫瓒舉薦他去平原(屬今山東德州),劉備從平原令做到平原相(相當于地級的太守)。劉備在平原為相,為政清明,待人以禮,深得百姓擁戴。曾有人派刺客刺殺他,但刺客不忍下手,足見劉備之得人心。

劉備是幽州人,為何跑到大西南的益州建國?

劉備在平原期間,北海(治今山東省濰坊市昌樂縣)太守孔融曾遭流寇圍城,劉備前去援救。劉備率歇業大破流寇,讓劉備名聲大振,但依然算不上一線人物。劉備真正擠進一線,是從徐州開始的。

曹操為報父仇,率軍攻打徐州,揚言要屠城。徐州牧陶謙向田楷求救,劉備與田楷一起前去解救徐州。不過,徐州的治所,并不是現在的江蘇省徐州市,而是山東省臨沂市南端的郯城縣。陶謙看劉備英雄非凡,給他補充了四千丹揚兵的正規軍,然後請他在小沛(江蘇省徐州市沛縣)駐軍。所謂三讓徐州也就是此時所發生的。陶謙死後,劉備遂領徐州,成為一方諸侯。

又是好景不長。袁術派兵攻打徐州,劉備正與袁術相持之時,陶謙舊将勾結呂布偷襲下邳(江蘇省徐州市睢甯縣古邳鎮),抓住劉備妻小。劉備勉強與呂布求和,又回到小沛駐紮。呂布隻想借劉備之力共抗袁術,可不願看到劉備坐大。聽說劉備又招了萬餘人馬,呂布又起兵攻打小沛。

劉備是幽州人,為何跑到大西南的益州建國?

劉備沒辦法,隻好逃到許都去投奔曹操,和曹操一起青梅煮酒“裝傻充愣”。曹操為了拉攏劉備,以天子之名,封劉備為豫州牧。是以,江湖上多稱劉備為劉豫州。曹操後來平定呂布,但他對劉備不放心,覺得這個劉大耳朵是個英雄人物,難以掌控。于是就把劉備留在許都,不讓他到地方上掌握實權。

劉備怎肯坐困愁城,他借機向曹操請令去征讨稱帝的亂臣袁術,帶領人馬離開許都。打敗袁術後,劉備順勢解決了徐州刺史車胄,又成了一方諸侯。徐州離許昌不遠,是曹操的心腹大患,曹操自然不能容忍他人酣睡,一年後,劉備又被曹軍打破。此前與劉備結盟的“豬隊友”袁紹沒有把握時機援救劉備,劉備沒地方安身,隻好北上河北找袁紹。

劉備是幽州人,為何跑到大西南的益州建國?

劉備認識到袁紹不足成事,早晚沒有好下場。劉備找到機會,又帶領部下離開袁紹,南下投靠自己的宗親劉表。此時劉備已經很有名了,劉表把劉備安排到新野(河南省南陽市新野縣)駐兵。然後,劉備在荊州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

此時中原大戰落幕,曹操幹掉了中原霸主袁紹,乘勝南下,直撲荊州。劉表新亡,其子劉琮不戰而降。劉備趕緊從樊城撤退,被曹操一路追殺,終于來到夏口,暫時緩了一口氣。曹軍勢大,曹操并沒有把劉備當成最主要的目标,開始打東吳孫權的主意。孫劉聯合,在赤壁之戰中大敗曹軍。劉備也趁亂占有江陵郡(名義上是向孫權借的),又親征武陵郡(湖南常德)、長沙郡(湖南長沙)、桂陽郡(湖南郴州)、零陵郡(湖南零陵)。

劉備是幽州人,為何跑到大西南的益州建國?

劉備終于可以按着自己的戰略計劃圖謀天下了。借着劉璋求援,劉備親率大軍經巴郡(今重慶直轄市)入涪城(今四川綿陽),與劉璋會面。然後北至葭萌關(廣元以南,嘉陵江東南地區),最後終于順利拿下成都。劉備經過多年打拼,終于實作了諸葛亮在隆中提出的“跨荊保益”的戰略。

中原的曹操也沒有閑着,率大軍平定張魯,拿下漢中。漢中是蜀中的門戶,對蜀漢來說意義重大。劉備親率大軍前來與曹操争漢中。在陽平關(陝西漢中市甯強縣)和定軍山兩次大捷後,最終在漢中決戰,逼得曹操放棄了了漢中。由于地理條件的限制,曹魏防守漢中的難度比較大。

劉備是幽州人,為何跑到大西南的益州建國?

蜀漢達到鼎盛,鋒芒畢露。關羽從荊州出兵,逼得曹操差點遷都避難。劉備也是志得意滿,一心準備争霸天下。可是蜀漢鋒芒太盛,引起魏、吳忌憚,魏吳罕見地結盟對付劉備。孫權派呂蒙偷襲荊州,殺關羽。劉備大怒,率兵找孫權報仇。可惜的是,劉備的複仇計劃,被東吳一個叫陸遜的白面書生一把火,燒得一幹二淨。年邁的劉備遭遇了一生中最大的慘敗,蜀漢損失慘重,劉備辛苦數十年才積攢下來的這點家底,幾乎被劉備葬送幹淨。

劉備是幽州人,為何跑到大西南的益州建國?

灰頭土臉的劉備無顔回成都見自己的臣子,隻是率領殘兵敗将駐紮在帝城(今重慶市奉節縣東白帝山)。在這裡,劉備度過了他生命中最後的一段歲月,并從成都召來諸葛亮,含淚托孤。最終63歲的劉備死于白帝城,結束了他跌宕起伏,多姿多彩的一生。如果以省級的州來給劉備的人生進行一個高度概括的話,就是生于幽州,起于冀州,興于徐州,敗于徐州,潛于荊州,起于荊州,帝于益州,亡于益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