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作為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一度被譽為文學上很逾越的高峰,在文學史上,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以至于古往今來,出現許多研究紅樓夢的學者,而研究紅樓夢,也成為了一門獨到的學問——“紅學”。
《紅樓夢》極具現實色彩,描繪的是一個富貴溫柔鄉,書中的榮國府,為鐘鳴鼎食之家,按照“脂硯齋”的評書,榮國府被稱為“大家”
也有人認為,一部紅樓夢,其實就是曹雪芹的回憶錄。曹雪芹正是經曆過錦衣玉食、富麗堂皇的生活,是以才能将榮國府描繪得極其真實。

要想讀懂紅樓夢,就不得不了解曹雪芹的身世。曹雪芹的身世背景并不簡單,故宮曾發現一份康熙時期的密旨,将曹雪芹一家的特殊身份揭開,網友感歎:藏得可真深啊!
要想了解曹雪芹的家室,還得從其高祖父曹錫遠說起,清軍入關時,曹錫遠為明朝的“沈陽中衛指揮”,面對清軍的大舉入侵,曹錫遠投降歸順了,為此,曹錫遠算是立有大功,被歸為清軍正白旗包衣,其實就是正白旗的奴仆,而當時曹玺兩歲。
而正白旗一向由多爾衮掌管,到了順治一朝,順治皇帝從多爾衮手中,收回正白旗的統領權,自此,曹玺也由正白旗包衣,轉為内務府包衣,後來,曹玺幫忙平息了山西的叛亂,開始深受重用。
到了康熙帝出生時,曹玺已經成為了皇宮二等侍衛,而曹玺的妻子,也成為了康熙帝的奶娘。曹寅作為曹玺之子,也從小與康熙皇帝一起長大,成為了康熙皇帝的伴讀,康熙繼位之後,曹寅被委以重任,派往“江甯織造”
江甯織造可是一件肥差事,而曹雪芹家族的發迹史,從曹寅開始,一路高歌猛進。從曹寅這一帶,曹家開始完成了軍功之家,到詩書之家的轉變。
康熙帝十分念及舊情,對于曹寅很是照顧,康熙帝下江南,其中就有四次,是居住在曹寅家,對于曹家而言,皇恩之浩蕩,可想而知。除此之外,對于曹寅犯下的錯誤,康熙帝也是得過且過,例如,有一次康熙帝下江南,曹寅就曾挪用國庫的二十萬兩白銀,是以曹寅遭受到朝臣的彈劾,對此,康熙帝還是無動于衷,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曹寅病重時,康熙帝表現得十分擔憂,三番兩次囑咐太醫送藥,曹寅死後,則讓曹寅之子曹颙,也就是曹雪芹的父親,繼續認江甯織造。曹颙死後,則讓曹寅的侄子曹頫繼續任職。可見,康熙帝真的對曹家照顧有加。
這不僅讓人納悶,為何康熙皇帝如此器重曹家,而從故宮發現的,曹寅寫給康熙的密旨中,給出了答案。按道理,四品以上的官員,才能夠寫密旨,而曹寅所在的江甯織造,僅僅隻是五品官,但是他卻多次寫密旨給康熙。
由此可見,曹寅的身份,着實特殊。從密旨的内容上看,曹寅主要是時不時向康熙皇帝彙報江南一帶的情況,事無巨細,巨到經商,社會民生,細到江南一帶,冬季下雪有多厚,都寫在密旨上。看來,曹寅的秘密身份,便是康熙皇帝安排在江南的“卧底”啊!
為何康熙皇帝要選曹寅呢?其實,清軍是遊牧民族,自從清軍入關之後,對于江南一帶的掌控,就沒有很大的信心。從《清史稿》的記載中,清朝的曆任皇帝,都非常關注江南的經濟、産業和農業,為了得到确切的資訊,了解到真實的江南,還多次下江南巡遊。
江南是富饒之地,而江甯織造雖然官職不高,但是作用極大,而曹寅從小與康熙一起長大,深受康熙的信任和信賴,江甯織造這麼重要的職位,自然由曹寅承擔。
然而,江甯織造的經營,并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曹颙臨終前,就已經出現了弊端,曹颙感歎道:“無資可賠,無産可變,身雖死而目未瞑。”
而到了雍正皇帝一朝,江甯織造的虧空,已經完全兜不住了,但是介于康熙皇帝的情面,雍正并沒有馬上查抄曹家,而是給了曹家三年的時間,去彌補虧空。
直到有一天,有朝臣彈劾曹家轉移資産,雍正皇帝大怒,下令連夜查抄曹府,當時曹雪芹,年僅十三歲.
文章來源于網絡,如侵權請聯系責編;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僅供參考、交流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