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愚昧剛愎不聽勸,戲服大黃夜喪生
湯鵬,字海秋,是時文高手,官至侍禦史。一天,幾個好友在他家聚會聊天,話頭不知怎麼扯到藥物上,有人說:“大黃是猛藥,不可随便進口,如某某人就是為庸醫所誤,吃了大黃死的。”
湯鵬說:“大黃有什麼害處,我過去沒病也常常服用。你們不相信,可以當面試試。”就叫童仆去買幾兩大黃來。幾位朋友反複勸說,他不聽。等大黃買來了,大家又争着制止他,誰知湯鵬已拿了一塊六七錢重的大黃吞進肚裡。
一個朋友跳起來搶奪,湯鵬又吃了一塊,并且責罵奪大黃的朋友。于是,大家不歡而散。
夜晚,朋友們聽說湯鵬瀉肚不止,第二天一大早,去他家詢問,得知湯鵬已在半夜裡死了。(本故事源自《清朝野史大觀》)
02、鐵杆衛道士,焚書賽秦皇
清代吳門石韫玉,是著名的衛道士,在沒有得到功名時,凡見到所為的“淫詞”、小說之類得罪名教之書,千方百計弄來燒毀。他在家中砌了一個紙庫,取名叫“孽海”,在其中燒掉的書有幾萬卷之多。
有一天,閱讀《四朝見聞錄》,其中有彈劾朱熹的奏疏,對朱诋毀的内容頗為醜穢。他看了拍案大怒,拿了他老婆的首飾去換了錢,搜遍東南各縣書店,買得三百四十餘部,全部付之一炬。(本故事源自《諧铎》)
03、約法三章擇婿太苛,女兒難嫁夫妻成仇
朱吉甫,光緒、宣統年間人士,有兩個女兒:婉珍、婉明。婉珍靜穆,婉明豪爽,處理家務,井井有條。
朱吉甫不喜歡老二,說:“女子無才便是德,婉明有才,就是無德。”
他沒有兒子,選擇女婿條件就很苛刻。媒人一進門,他就“約法三章”說:“家不要求太富有,但年收入要在萬兩銀子以上;才不要求倚馬千言,但必須中一榜進士;行為不要求是聖賢,但狂士我是最讨厭的。”
媒人都說:“先生不要說了,憑先生的門望,沒有這種條件也不配做先生女婿,隻是我們找不到這種人才。”
朱吉甫妻子王氏,起初也很贊成這三個條件,後來發現沒有媒人上門了,就感到這些條件行不通了,發火說:“老匹夫寶藏兩女兒,是想叫她們做老丫頭呀!”
夫妻為此沒有一天不吵架。可是朱吉甫堅持标準,決不妥協。于是夫妻分居,朱帶婉珍住大房子,并說婉明像她母親叫她跟母親去住小房子。
婉珍哀歎說:“妹子這下好了,跳出苦海了。”(本故事源自《清稗類鈔》)
04、“大挑”縣令一等品,山東受辱懲浙人
山東人某甲,被選派到浙江省某縣任縣令,一到任,就下簽捉拿北門外剃發店主某乙。捉到後立即升堂,不問青紅皂白,用頭号大闆重責四十。
某乙喊冤問道:“小人究竟犯了什麼罪,請明白訓示,我也好悔罪改過。”
縣令冷笑數聲說:“你認得我嗎?某年某月某日,我在你鋪子裡剃發,你侮辱我,說我永無發迹之日,今天怎麼樣?我可是大老爺了!"
某乙說:"大老爺并沒到過小鋪剃發呀?“
某甲說:“你不是北門外剃發店老闆嗎?"
某乙說:“大老爺貴籍山東,得罪大老爺的怕是山東北門外老闆吧?小人是浙江北門外的剃發匠,相距數千裡,與小人何幹?”
縣令這才如夢方醒,頓腳說道:“搞錯了,搞錯了!”立即賞了某乙一千封嘴錢。
這事發生在清代,某甲是按“大挑”制度從舉人中挑選出來的一等人才。(本故事源自《笑笑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