罵人,是世界上最通用的一種情緒發洩方式,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古代還是現代,罵人都是極其普遍的存在于人們的生活。通過語言來對人進行攻擊以達到羞辱、激怒對象的效果亦或是發洩心中的憤怒與不滿,鼓舞己方士氣,這就是罵人的目的。相比今天花樣百出的罵人方式,古人在罵人方面可謂言辭犀利,立意高遠,今天筆者就選出三個曆史上最為經典的罵人的話。

一.《為徐敬業讨武曌檄》
“入門見嫉,蛾眉不肯讓人;掩袖工讒,狐媚偏能惑主。”
這段話節選自《為徐敬業讨武曌檄》,後世簡稱《讨武曌檄》是初唐四傑之一的駱賓王所寫,他小時候還作過一首更廣為人知的詩《詠鵝》。嗣聖元年(684),武則天廢黜唐中宗,扶持唐睿宗,實際上是自己臨朝稱制,徹底掌控朝政。唐中宗被廢黜,标志着武則天“聖衷獨斷”的時代到來,朝廷内部已經沒有能夠抵抗的勢力了。 就在這一年的九月,徐敬業在揚州舉兵反武,駱賓王加入了徐敬業的陣營,寫下了千古名篇。全篇對武則天從私生活到政治上進行了全面的抨擊,尤其在她與太宗父子亂倫一事上,使得武則天背上了不仁不義的罪名,而且還對朝廷大臣發出了号召,全篇極具煽動力和鼓舞性,武則天看完之後都感歎:“宰相安得失此人?”
二.豎子,不足與謀!
“豎子,不足與謀!”
出自《史記》,是項羽的亞父兼軍師範增在鴻門宴對項羽的辱罵。當時項羽在巨鹿之戰中擊潰秦軍主力,而劉邦卻趁機先進了關中,這使得項羽極其不滿,便在鴻門設下宴席邀請劉邦,在宴席前範增已經與項羽商量好,要借此機會将劉邦給除去。 可惜的是,劉邦一來就向項羽謝罪,還獻上了厚禮。範增多次暗示項羽動手,可項羽一直無動于衷,還直接把在劉邦軍隊中的奸細曹無傷給供了出來,最終劉邦在樊哙、張良的護衛下逃回了營地。此時範增再也壓抑不住内心的憤怒,也不顧張良還在面前,就直接砸碎了劉邦所送的玉璧,大罵項羽:“豎子,不足與謀!”之後,這一句話也随着鴻門宴這一故事廣為流傳,雖然極其普通,但也成為曆史上最經典的一句,多次被後人所引用,
《三國演義》中曹操大罵十八路諸侯聯軍:“匹夫豎子,不足與謀。”就是對範增這句話的引用。
三.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這句話可以說是世人皆知了,它出自孔子的《論語》。
春秋時期是思想的黃金時期,諸子百家為了推廣自己的思想都周遊列國,遊說君主,孔子也不例外。當時的孔子行至衛國,衛國國君對孔子的理論表現出了很大的興趣,可當孔子滿懷期待的與衛公交談時,卻發現衛公隻不過是在欺騙他,不僅如此,衛國的一些大臣還對孔子進行了羞辱和愚弄,孔子離開衛國後,不禁罵道:“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
小人指的是缺德之人,不過此處女子指什麼人存在争議,朱熹認為此處的女子并非指女性,而是特指諸侯身邊的寵妃。
以上就是筆者選出的三個最為經典的罵人的話,他們有的勝在文采和立意,有的勝在簡單粗暴,還有的廣為流傳,但不可否認都是曆史上非常著名且頗有影響力的罵人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