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古代的反腐倡廉:高薪、重刑、巡查與牽連子孫

官員腐敗是每個古代封建王朝都存在的問題,曆朝曆代都會有一些大貪官,像唐朝的元載、宋朝的蔡京、明朝的嚴嵩、清朝的和珅,可以說每個朝代都不缺席。那些貪腐的官員瞞上欺下,收取賄賂、搜刮财富,不僅搶占國家的資源,更引發百姓的嚴重不滿。是以古代那些勵精圖治的皇帝對貪腐可以說都是深惡痛絕的,是以他們也想出來不少的方法來打擊貪腐,今天筆者就為大家總結出古代皇帝反腐的一些方法。

中國古代的反腐倡廉:高薪、重刑、巡查與牽連子孫

第一種方法就是重刑反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明太祖朱元璋了。

朱元璋出身貧寒,是以對貪官污吏深惡痛絕,在明朝建立後他發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反腐肅貪運動。他首先下令編訂《大明律》和《大诰》,親自主持了《大明律》中《受髒》一篇的刑法編寫。同時朱元璋鼓勵民間反腐,百姓可以把貪官污吏綁送南京,中途的路費由國家承擔,誰敢阻攔就将其枭首示衆。

中國古代的反腐倡廉:高薪、重刑、巡查與牽連子孫

朱元璋對那些被抓的貪官更是毫不留情,他下令:

為惜民命,犯官吏貪贓滿六十兩者,一律處死,決不寬貸。

官員A錢滿六十兩,就判死刑,而且死刑的方式可謂花樣百出,最著名的就是剝皮了。朱元璋将貪官活活剝皮再填入稻草,以此警戒後來的官員。明朝終朱元璋一代,僅僅空印案、郭桓案就殺了四萬餘人,其中大部分都是官員。朱元璋反貪的決心之大、力度之猛在曆朝曆代中都算是極為罕見的,在這種高壓反腐下,貪腐得到了極為有效的遏制,但這種反腐隻能算是階段性的,随着朱元璋的逝世,他的反腐政策也就人亡政息了。

第二種方法,是高薪養廉加制度完善,以宋真宗趙恒為代表,宋真宗也是以被稱為古代皇帝反腐倡廉第一人。

宋朝可以說是中國古代經濟最為繁榮的一個朝代,從北宋畫家的《清明上河圖》中,我們可以一瞥當時社會的繁榮和經濟的昌盛。由于經濟發達,是以在所有封建王朝中,宋朝的官員可以說是過的最舒服的了。

中國古代的反腐倡廉:高薪、重刑、巡查與牽連子孫

宋真宗在位時期,北宋與遼國的戰事已經平息,為了穩固統治,他大幅度提高了手下官員的待遇,使得官員不用貪腐也能過上優渥的生活。同時釋出了告誡百官的《文武七條》,還設立了提刑糾察司專門調查官員腐敗的問題。在選官時,宋真宗同樣重視廉潔,新官員需要老官員保舉,而如果被保舉人貪腐,那麼保舉人也會受到牽連,這就使得老官員對新官員的德行更加重視,對于大部分貪腐的官員,宋真宗雖然不至于将他們處死,但刺配充軍還是非常正常的,在宋真宗的一系列反腐手段下,當時吏治一片清明。但宋真宗死後,宋朝皇帝對貪腐的懲治手段卻大大下滑,貪腐成本大大降低,貪官污吏又卷土重來。

第三種方法,中央巡查制,罷官、抄家,以雍正為代表。

康熙皇帝雖然開創了康乾盛世,但在其晚年,尤其是儲君之争開始後,便無暇顧及朝堂,疏遠了朝政,使得國家滋生出了一大批貪腐的官員,雍正即位之後,大清已經積弊頗深,國庫僅有幾百萬兩銀子。在這些積弊中,最嚴重的就是貪腐問題了。雍正即位後,連下十三道旨意,嚴禁各地官員貪腐,同時派遣親信去各個地方查賬,又讓怡親王組建了審查機構,這樣一來就杜絕了官官相護的問題,讓雍正能夠準确的掌握各地官員貪腐的情況。

對于那些被查出貪腐的官員,立刻罷免官職,同時抄他們的家來彌補空缺,甚至有的官員死了,還要他的子孫後代來賠償。也就是說,官員貪腐,若是被查出來了不但自己要承擔責任,還要連累兒孫。在雍正雷厲風行的手段之下,官員貪腐風氣刹住了車,雍正也為大清帝國度過了這一次危機。可惜的是,雍正死後,他的改革成果很快就被乾隆揮霍一空。

中國古代的反腐倡廉:高薪、重刑、巡查與牽連子孫

以上就是筆者介紹的三種古代皇帝的反腐措施,是皇帝們根據不同情況制定的方案,雖然都存在一些問題,但是都是古人對解決貪腐問題的探索,具有很大的進步意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