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紫光集團戰略重組落地,阿裡為何最後時刻出局?

作者:觀察者網
紫光集團戰略重組落地,阿裡為何最後時刻出局?

【文/觀察者網 呂棟】

曆時5個月,負債累累的紫光集團終于在法院監督指導下敲定了戰略投資者。經過公平競争,國資背景的智路資産和建廣資産組成的智路建廣聯合體,将負責解決紫光集團上千億元的債務問題。

近些年,智路建廣連續在半導體市場大手筆并購,積累了大量的行業整合經驗和成功案例,這也成為其在一衆競争對手中脫穎而出的重要原因。過去,紫光集團連續并購後的一個明顯問題就是投後管理不足,随着智路建廣承接此次重整,或将紫光集團在行業内的競争優勢充分發揮出來。

遺憾的是,作為最後兩個入圍者之一,阿裡和浙江國資組成的聯合體沒能笑到最後。在業内看來,阿裡最終出局可能是多重因素疊加的結果。在自身優勢方面,阿裡并不像智路建廣一樣擁有大量的半導體行業整合經驗和營運經驗,該公司更側重晶片設計等輕資産運作模式。

紫光集團戰略重組落地,阿裡為何最後時刻出局?

被稱為“并購狂人”的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 圖源:紫光集團

戰略投資者确定,需解決上千億債務

12月10日,紫光集團公告披露,在法院監督指導下,紫光集團管理人确定北京智路資産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智路資産)和北京建廣資産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建廣資産)作為牽頭方組成的聯合體(下稱:智路建廣聯合體),為紫光集團等七家企業實質合并重整戰略投資者,依法與戰略投資者推進重整投資協定簽署及重整計劃草案制定等相關工作。重整計劃草案根據相關法律規定須送出債權人會議表決通過,并經人民法院裁定準許後方可生效。

這意味着,曆時5個月,紫光集團破産重整工作取得最新進展。

紫光集團戰略重組落地,阿裡為何最後時刻出局?

紫光集團官網截圖

今年7月9日,相關債權人以紫光集團不能清償到期債務,資産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具備重整價值和重整可行性為由,向法院申請對紫光集團進行破産重整;7月16日,北京一中院裁定受理紫光集團重整一案,并于同日指定紫光集團清算組擔任紫光集團管理人,具體負責開展各項重整工作。

8月27日,北京一中院裁定對紫光集團及其子公司北京紫光通信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北京紫光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西藏紫光大器投資有限公司、西藏紫光卓遠股權投資有限公司、西藏紫光通信投資有限公司、西藏紫光春華投資有限公司(以下合稱“紫光集團等七家企業”)實質合并重整,并指定紫光集團管理人擔任紫光集團等七家企業實質合并重整管理人。

在被确定為戰略投資者後,智路建廣聯合體最主要的任務就是要解決紫光集團的巨額債務問題。截至11月19日,紫光集團債權人會議共确認債權約1426億元。其中,普通債權占大頭為1281億,主要來自數十家銀行類債權機構;有财産擔保債權約143億,債權人主要為銀行,包括某政策性銀行、某國有大行、某城商行等;稅款債權約2億,債權人為國家稅務總局。

半導體業内都很熟知,紫光集團能積累如此巨額債務,主要還是因為過去數年的大舉并購。2013年,紫光集團收購展訊通信,2014年收購銳迪科微電子,随後又将兩家公司整合為紫光展銳。目前,紫光展銳已成為國内極少數可自研5G手機SoC的企業,在海思麒麟受阻後,該公司也成為國産手機晶片廠商的代表。

除手機晶片外,紫光集團還陸續收購晶源電子、收購新華三股權、聯合美國西部資料成立紫光西數、組建長江存儲、控股上海宏茂微電子、收購法國Linxens集團等,一系列舉動幫助該公司實作在通訊晶片、存儲晶片、FPGA設計等方面的廣泛布局。巅峰時期,紫光集團甚至還試圖收購存儲晶片大廠美光、代工巨頭台積電等,但最終并未成功。

紫光集團戰略重組落地,阿裡為何最後時刻出局?

長江存儲核心廠區 圖源:長江存儲官網

正由于持續的大手筆并購,加上半導體行業投入高、回報周期長,紫光集團總資産和總負債持續飙升。财報顯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紫光集團總資産為3008億元,總負債為2107億元,資産負債率高達70%。這給該公司的資金鍊帶來巨大壓力,去年11月開始,紫光集團的數隻債券先後違約。

盡管債務沉重,但紫光集團旗下不乏優質資産。在該公司啟動破産重整後,廣東國資廣東恒健、北京地方國企北京電控、無錫國資無錫産業發展集團、阿裡巴巴集團和浙江國資聯合體、智路建廣聯合體、中國電子、武嶽峰科創與上海國資上海國盛聯合體等先後傳出有意參與競購。到了今年10月底,阿裡巴巴集團和浙江國資聯合體、智路建廣聯合體在7個候選人中勝出,進入第二輪競選。最終,智路建廣聯合體脫穎而出。

智路建廣聯合體為何能勝出?

在一衆央企國資中脫穎而出,智路資産和建廣資産是什麼來頭?

觀察者網梳理公開資料發現,智路資産成立于2017年5月,是一家專注于半導體核心技術及其他新興高端技術投資機會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

股權結構顯示,智路資産實控人為李濱,持股比例達到73.15%,李濱另一個身份是中關村融信金融資訊化産業聯盟(下稱:融信聯盟)理事長;智路資産法定代表人、管理合夥人張元傑,擁有多家半導體公司的工作經曆,還擔任過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資産配置部門董事總經理,他的另外一個身份是融信聯盟副理事長。

官網資訊顯示,融信聯盟是為支援戰略新興産業生态發展,由多家科技企業、商業銀行和投資機構等共同發起成立,經北京市民政局核準的非營利性社團法人。目前,融信聯盟理事機關包括長電科技、北京君正、中芯國際、京東方、韋爾半導體、瑞能半導體等國内半導體領域知名公司。

建廣資産成立于2014年1月,是一家專注于內建電路産業與戰略新興産業投資并購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由央企中國建投和融信聯盟分别持有51%和49%的股權,李濱還擔任建廣資産的投評會主席。

紫光集團戰略重組落地,阿裡為何最後時刻出局?

融信聯盟官網截圖

由于在市場上行事低調,在半導體産業之外,鮮有人知道智路資産和建廣資産。但實際上,兩家在過去幾年聯手完成大量海外投資和并購,布局涵蓋晶片設計、晶圓制造、封裝測試、半導體材料等産業鍊上下遊,累計投資額超過600億元。

今年上半年,智路資産宣布以14億美元收購全球第二大OLED驅動晶片廠商美格納半導體(Magnachip),目前還未完成交割。最近,該公司還宣布以14.6億美元收購全球最大封測企業日月光在大陸的四家封測廠,這四座工廠在模拟、數模混合、功率器件、射頻(RF)等應用領域均有布局。

建廣資産也頻頻出手。2015年,該公司曾以18億美元收購恩智浦半導體公司高性能頻率功率放大器部門的業務及相關專利;2020年,建廣資産收購全球光電子及半導體自動化封裝和測試裝置制造商德國ficonTEC公司80%股權;2020年同年,該公司又完成對超高純濺射靶材研發、生産公司東微電子的投資。

當然,影響力最大的還是5年前的那筆聯合收購。2017年初,智路建廣聯合體以27.5億美元(約合181億元人民币)收購恩智浦旗下标準件業務(後更名為安世半導體),成為迄今為止中國最大的海外半導體并購案。收購後,這塊資産在2019年和2020年分兩次以超過260億元的價格,轉手賣給國内企業聞泰科技。

市場上有觀點認為,智路建廣聯合體在半導體領域的行業整合經驗和成功案例積累是其成為紫光集團破産重組戰略投資者的重要原因。紫光集團在以往的營運中一個問題就是投後管理不足,沒有發揮出并購企業的綜合優勢,智路與建廣承接此次破産重整,也給了紫光集團強化上下遊供應關系、保障供應鍊安全的機會。

阿裡為何最後時刻出局?

作為最後的兩個入圍者之一,阿裡與浙江國資的聯合體為何沒能最終勝出?

事實上,浙江省對于發展半導體産業抱有很大的熱情。根據《2021年浙江省半導體行業發展報告》,該省內建電路産業銷售規模達到1168億元排名全國第六,同比增長近五成。目前,中國最大晶片代工廠中芯國際在甯波和紹興均設有工廠。不僅如此,浙江省還是紫光集團旗下核心企業新華三的總部所在地。

阿裡巴巴在晶片領域的野心更不必說。該公司在3年前就成立獨立晶片公司“平頭哥半導體有限公司”,随後相繼釋出了Arm伺服器晶片倚天,AI晶片含光,RISC-V架構CPU核玄鐵,以及RFID(射頻識别)晶片羽陣,實作從雲端到終端晶片的整體布局。此外,該公司在2017年釋出的神龍雲伺服器中,還設計了智能網卡晶片X-Dragon,即現在市場上熱門的DPU(資料處理器)。

紫光集團戰略重組落地,阿裡為何最後時刻出局?

Arm伺服器晶片倚天(資料圖)

但與智路建廣聯合體相比,阿裡最大的劣勢是沒有半導體行業的整合經驗和管理晶片工廠的經驗。目前,阿裡更注重半導體産品的設計,其自研的伺服器由浪潮集團代工,交換機由銳捷網絡代工,晶片由台積電代工。而紫光集團的資産涉及大量晶片和ICT硬體産品的生産制造,很多客戶還是阿裡的競争對手。

在挑選戰略投資者時,紫光集團管理對并購整合經驗十分看重。7月20日的公告指出,拟報名參與本次重整的意向戰略投資者需要符合具備整體承接紫光集團或紫光集團核心産業的規模和資金實力,具備确定性的投資資金來源。同時,戰略投資者還要具備晶片産業和雲網産業的管理、營運或并購整合經驗,具備管理和營運紫光集團核心産業的能力,能夠支援和促使紫光集團下屬核心實體企業做大做強。

經驗之外,阿裡還面臨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彭博社12月9日報道稱,中國監管機構上個月還傾向于支援阿裡,但該公司在美國上市導緻其在最後時刻出局。有知情人士稱,美國監管機構正在加強對在美上市公司的審計要求,如果阿裡巴巴成為紫光集團的戰略投資者,可能會暴露其敏感資訊。

紫光集團戰略重組落地,阿裡為何最後時刻出局?

彭博社報道截圖

不過,市場上也有觀點認為,雖然競标結果塵埃落定,但像阿裡這樣的出局者并非沒有機會參與後續的紫光集團重整。由于智路建廣屬于私募基金,在拿下紫光後勢必需要進行相應的項目融資,有意參與投資的機構仍可能會以有限合夥人身份參與。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