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曾克林兩年間從縱隊司令降為了旅長,卻意外成為了首個飛天将軍

1955年的共和國授銜,讓很多戰功卓著的将領得到了曆史的肯定。但是,評定什麼人授什麼銜,卻是個非常讓人為難的工作。幾乎每個将官,背後都有一段讓人感歎的曆史,給誰評低了都讓人覺得不公平。可是,又不能所有人都是元帥大将。第四野戰軍的政委羅榮桓就曾經面臨過這樣的困難,四野裡确實有這麼一個特别難評定的人,曆史功績确實很大,但是現在的職務又實在是有些低,屬于真正的高不取低不就。這個人,就是最早在東北大地上打出成績的曾克林。

曾克林兩年間從縱隊司令降為了旅長,卻意外成為了首個飛天将軍

曾克林是江西省贛州人。他1929年參加紅軍,1931年入黨,曾在紅三軍團的多個部隊當過政委。從第一次反圍剿到第五次反圍剿,他一次也沒落下,全都參加了,并且參加了兩萬五千裡長征。抗日戰争時期,曾克林屢立戰功,地位也不停地飙升,曾經出任過冀熱遼軍區第十六軍分區司令員。

1945年抗戰勝利後,曾克林曾就全國的戰争形勢有過一次分析,讓黨中央确立了"向北發展,向南防禦"的戰略決策。不久之後,曾克林就率領兩個團的部隊開赴東北,一路上接管了綏中、興城、錦西和錦州等城市,并于1945年9月進入沈陽。一路上,曾克林善于團結人民和友軍、大局觀好的特點發揮得淋漓盡緻。他通過收編僞軍和吸收當地青壯年的方式,讓部隊迅速擴大,不久就達到了十萬之衆。這段曆史後來被拍成了一部電影,讓人觀之難忘。

曾克林兩年間從縱隊司令降為了旅長,卻意外成為了首個飛天将軍

在沈陽得到補充後,如果單從兵力多少而論,曾克林的級别相當于兵團司令。不過此後,曾克林的一些缺點也暴露了出來,讓他逐漸淡出了一線部隊。

首先是曾克林對于當時的蘇聯友軍,認識上過于樂觀了,并據此做出了一系列錯誤決定。

曾克林初到沈陽時,和當地的蘇聯占領軍搞好了關系。他們看管下的日軍遺留的那些軍火,曾克林簡直是随手就拿。據統計,此時曾克林的部隊,從日軍軍火庫中弄到了十二萬支步槍,機槍3500挺,還有400門各式火炮。于是,曾克林就給延安寫信說:沈陽及各地的武器和物資甚多,且看管較松,我軍可以随便拿取。

曾克林兩年間從縱隊司令降為了旅長,卻意外成為了首個飛天将軍

黨中央看到曾克林的信後,非常高興,于是就讓後續出關的部隊輕裝簡從,把武器都留在了老區。可誰知,随着世界局勢的發展,蘇聯人突然變了一副嘴臉,拒絕将日軍遺留的軍火交給我軍。後來經過談判,才通過做生意的方式,又移交了一部分武器,但是總量比曾克林早先估計得差了不少。這樣一來,一些出關的部隊就又陷入了缺槍少彈的境地。後來林彪為了緩解裝備的緊張,曾經向曾克林借調,不料被拒絕。從此之後,曾克林在東北的形象一落千丈。

第二是曾克林的部隊戰場表現糟糕!

曾克林是政工幹部出身,發展部隊是他的拿手好戲。這讓他出關不久就能擁兵十餘萬,而且裝備也非常精良。單從資料上看,他部隊的實力在東北民主聯軍中是最強的。黨中央也曾對曾克林寄予厚望。然而随着國民黨悍将杜聿明的到來,曾克林部的成色立即就露了底。面對敵人的攻勢,曾克林一再敗退,很快就丢失了錦州。此外,還出現了大量的逃兵和降兵,很多人一見戰局不利,立刻投降了杜聿明。若不是林彪後來軍政一把抓力挽狂瀾,東北的局勢不容樂觀。

曾克林兩年間從縱隊司令降為了旅長,卻意外成為了首個飛天将軍

其實,從曾克林部隊的成分來看,出現這種情況也很正常。由于部隊擴充太快,成分太雜,大部分是僞軍和沒摸過槍的青年,戰鬥力自然難以保證。加上組建時間倉促,來不及整訓,沒有統一的戰鬥思想,自然也就難以形成戰鬥力。

第三個是曾克林自己的指揮能力一般!

曾克林不是那種打仗不要命的類型,求穩往往是他的第一選擇。這和他當時的副手、後來被稱為“韓大膽”的韓先楚,簡直形成了絕對鮮明的對比。1946年10月的新開嶺戰役中,曾克林率領3縱,和胡奇才率領的4縱聯合作戰,把敵人的25師包圍在了老爺嶺。可是,敵人的頑強出乎了意料,他們火力兇猛,又有地利可以依存,讓我軍很難吃掉他們。後來情報傳來,敵人的各路援軍正趕來,我軍随時可能陷入反包圍!

此時,曾克林求穩的性格又出來作怪了,他開始主張先行撤退,日後再找機會消滅敵人。此時,韓先楚第一個站出來反對曾克林,他認為,此時敵人已經是強弩之末,隻要我軍再堅持一下,勝利還是可能的!最後野戰軍司令部支援了韓先楚的意見,果然取得了大勝,敵人第25師被殲滅。

曾克林兩年間從縱隊司令降為了旅長,卻意外成為了首個飛天将軍

這種事,在東北戰場上不是發生過一次。曾克林的指揮能力,也是以受到了質疑。于是不久之後,曾克林就調往7縱,成了鄧華的副手。而3縱則正式交到了韓先楚手裡,成了一支戰功卓著的主力軍。

此後,曾克林也再沒能在戰場上證明自己,一直在7縱出任副職。

從曾克林的軍事生涯能看出來,他更适應政工工作,更适應去做建設部隊的事情,戰場指揮确實非他所長。是以在不久之後,黨中央就對曾克林進行了“降維”使用,開始讓他在新興的兵種中發揮自己的特長。

平津戰役結束後,東北野戰軍組建了我軍曆史上第一個戰車(坦克)師。雖然我軍早就有了坦克部隊,但是規模建制一直不大。此時能夠組建坦克師,意義非常重大。經過仔細考慮,曾克林被任命為坦克師師長。雖然職務上等于是降了一級,但是能成為這個新兵種的首任上司者,曾克林也算是找到了發揮的空間。

曾克林兩年間從縱隊司令降為了旅長,卻意外成為了首個飛天将軍

然後僅僅在坦克師呆了8個月,曾克林又一次被“降級”了。1949年10月,新中國的空軍成立了,迫切需要一位在軍隊建設上能力出衆的人擔任上司。于是,朱總司令親自找曾克林談話,希望他可以到空軍工作,曾克林欣然應允。于是1950年,空軍組建了第一支部隊:空軍第四混成旅,由曾克林擔任旅長。為了更好地适應空軍工作,曾克林還去航空學習學習了飛行,有了獨自駕駛飛機的能力,成為了真正的“飛天将軍“。這在當時的解放軍的進階将領中,可謂是絕無僅有。

曾克林兩年間從縱隊司令降為了旅長,卻意外成為了首個飛天将軍

1952年,曾克林又被調動了工作。當時,海軍司令員蕭勁光請示中央,申請成立海軍航空兵,并很快就獲得了準許。已經有了空軍經驗的曾克林,又成為了海軍航空兵的副司令員(正司令員為海軍宿将頓星雲),并兼任第一師師長。在其努力下,海軍航空兵很快形成戰鬥力,并且在解放一江山島戰役、浙閩沿海作戰、封鎖金門作戰、保衛海南島、抗美援越等戰役中立下了赫赫功勳。

曾克林一生,曾經在陸軍、空軍、海軍中都有任職,這也是開國将帥中絕無僅有的。曾克林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雖然不是一員沙場悍将,但是也同樣可以用自己的方式為國家建立功勳。最終,曾克林在1955年被授予了少将軍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