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陳赓指揮越南抗法戰争後,在日記裡評價越法兩軍:一對奇葩的對手

有人認為,抗美援朝戰争是新中國和五常的第一次交手,其實在此之前,我國就通過派遣軍事顧問團的方式,間接和五常之一的法軍交手了。指揮了抗法援越戰争的陳赓大将在日記裡對法越兩軍都有中肯的評價,讓人看後忍俊不禁。

陳赓指揮越南抗法戰争後,在日記裡評價越法兩軍:一對奇葩的對手

【陳赓(右二)和胡志明(左二)】

越南曾是法國的殖民地,二戰中由于日軍的進攻,法軍不戰而逃。二戰結束後,法軍又卷土重來,企圖重新占領并殖民越南。但已經覺醒的越南人民不答應,在胡志明的率領下,開始了抗法戰争。1946年,法國出兵10萬人,向越南多個地區發起進攻,越軍不但武器裝備遠不如法軍,甚至連人數也少于法軍。但憑借着主場優勢,雙方有來有往地打了三四年,誰也奈何不了誰。

新中國成立的消息傳來,令胡志明精神大振,他立刻秘密趕往中國,請中國給予幫助,并點名要求派陳赓大将來擔任指揮。此時陳赓正在昆明,擔任雲南省軍區司令員,毛主席命他先就近趕往越南。随後又組建了軍事顧問團,由韋國清任團長。臨行前,毛主席再三叮囑:“顧問團隻做好參謀,千萬不要當太上皇。”

陳赓指揮越南抗法戰争後,在日記裡評價越法兩軍:一對奇葩的對手

【胡志明率領的越南遊擊隊】

聽說陳赓來了,胡志明喜出望外,不禁詠出了我國明朝詩人高啟的詩:“雪滿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中美人來”,用以迎接陳赓。陳赓也幽默地回答:“我可不是什麼美人喲。”随後他去越軍實地了解情況,發現雙方打了幾年,越軍雖然也打過勝仗,但沒有決定性的大勝,占領了不少地方都是法軍不願意去的農村地區,重要的城市和交通要道始終在法軍手裡。

幾年的戰争,越軍打得很疲憊,士氣也不高,于是陳赓決定,先打一兩個大勝仗,提振一下越軍的士氣。8月14日,陳赓到達高平省廣淵的越軍指揮部,經過充分的了解情況後,他提出先進攻東溪,不料這個建議受到越軍總參謀長黃文泰等人的強烈反對。他們認為應該先攻打高平。

陳赓指揮越南抗法戰争後,在日記裡評價越法兩軍:一對奇葩的對手

【胡志明和武元甲(右一)】

陳赓隻得耐心地說服他們,指出他們幾年都無法大勝的原因,并教導他們什麼叫運動中殲敵、伏擊殲滅戰、圍點打援戰等各種戰法。最後胡志明拍闆:聽陳赓的。同時他又拍着陳赓的肩膀,請他一定要“包下這場戰役的勝利。”

1950年9月16日6時,東溪之戰正式打響。越軍出動2個團、2個獨立營、3個炮兵營共計7000人向東溪發起進攻。駐守東溪的法軍隻有兩個加強連共300餘人,經過兩天三夜的激戰,全殲法軍兩個加強連(隻逃走了20人)。越軍從未在一次戰鬥中殲滅過這麼多法軍,一時間士氣大振。

陳赓指揮越南抗法戰争後,在日記裡評價越法兩軍:一對奇葩的對手

【駕駛霞飛坦克的法軍】

但陳赓卻非常無語,20多倍的兵力,要交給解放軍來打,一兩個小時就解決戰鬥了,哪用得着打這麼久。原來前線部隊并未按他的部署從三面進攻,而是聽從了武元甲的指揮,隻從正面法軍火力最強的地方進攻,一直打到半夜都沒有進展。陳赓聞訊後大吃一驚,建議嚴令部隊不得有任何動搖,立即調整部署改為三面進攻,不惜一切代價突破敵軍防線,才終于在18日8時攻克了東溪。

攻克東溪之後,越軍在戰術上占據了主動。接着陳赓又聲東擊西,接連殲滅趕來救援的法軍勒巴熱兵團和薩克東兵團。到11月17日,陳赓指揮越軍共殲滅法軍8000餘人,俘虜上将3人,戰線向前推進了數百公裡,解放了越南北部五省,打通了1000公裡的中越邊界,取得抗法戰争幾年來從未有過的大勝利,這場戰役也稱為邊界戰役。

陳赓指揮越南抗法戰争後,在日記裡評價越法兩軍:一對奇葩的對手

【被俘的法軍士兵】

邊界戰役之後,河内的法軍百思不得其解,短短幾個月的時間,越軍好像脫胎換骨一樣。但陳赓對越軍的表現仍不滿意,因為10月3日的一次行動,他已經做好了全盤計劃,臨出發時突然天降大雨,越軍要求等雨停後再出動。陳赓覺得難以置信,因為大雨推遲出發,贻誤戰機算誰的?之前的部署很可能是以功虧一篑,但陳赓終究隻是顧問,武元甲堅持不聽他的也沒有辦法,隻能歎氣作罷。不料最後卻傳來大勝的消息,原來法軍看到下雨也推遲了出發時間,最後還是越軍趕在了前面,一舉将法軍擊潰。

陳赓指揮越南抗法戰争後,在日記裡評價越法兩軍:一對奇葩的對手

【奠邊府戰役實際上由我國派出的軍事顧問團指揮】

10月4日,陳赓在日記裡寫道:“越南與法帝正是一對絕妙的對手……。”情商高的人說話就是委婉,我猜他在寫“絕妙”這個詞的時候,腦子裡想的是“奇葩”兩個字。不過随着抗法戰争局勢的穩定和抗美援朝戰争的爆發,陳赓很快回國了,不然後面可能看到他更多有趣的日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