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章邯曾是大秦最後的希望,他若不投降,大秦是否還能延續?

章邯是秦國最後的名将,也曾經是秦朝最後的希望。正是他帶領二十萬骊山刑徒,打敗周文、陳勝、項梁、田榮,才讓大秦的天下看到了平定的希望。可是到了巨鹿之戰以後,章邯率二十萬大軍投降了項羽,讓秦國再也沒有可以依靠的柱石。但其實,不管章邯投不投降,秦朝的滅亡也已經是注定的了。

章邯曾是大秦最後的希望,他若不投降,大秦是否還能延續?

章邯投降前,秦朝已經在趙高的手裡四分五裂了

秦朝的衰落和滅亡,和别人沒直接關系,就是趙高的事情。趙高在沙丘政變之後,将秦二世騙入深宮,束之高閣;将李斯排擠在朝廷核心之外,自己則掌握了秦國絕大部分的權力。

趙高并不是秦國的忠臣,而是一個險惡的奸臣,心裡隻有自己的權勢。秦國的興亡,并不在他考慮之列。是以,他的所有行事原則,全部圍繞着如何維護自己這一中心。所有有能力的人,有功勞的人,全部被趙高當成了自己的潛在對手,一旦時機成熟就會予以清除。曾經盛極一時的李斯,就成了趙高的刀下之鬼。

章邯曾是大秦最後的希望,他若不投降,大秦是否還能延續?

而章邯是秦國最後的名将,曾經打敗過周文和項梁這兩根起義軍的柱石,功勞極大。一但他成功地平定了天下之亂,回到朝廷,勢必會出将入相。這樣一來,趙高就會多出一個強勁的對手。這顯然不是趙高希望看到的。是以他一直在等一個機會,可以将章邯一棍打倒。

後來章邯在巨鹿之戰失敗,派司馬欣回鹹陽為自己開脫。可是趙高根本就不見司馬欣,甚至刻意地表現出殺機。他此時的目的很簡單,章邯或者死,或者反,隻要把你逼出秦朝朝廷就行。隻有逼走了章邯,他趙高的地位才能穩如泰山。至于秦朝的江山,那不是他考慮的問題。

是以在司馬欣察覺不對回到章邯那裡之後,就把秦朝在趙高控制下的情況和章邯說了一下,并且說了章邯有功就會被陷害、有過必然被賜死的窘境。也就是說,此時的章邯,報國的路已經被堵死了。他的二十萬人,也成了被抛棄的無主遊魂。即使章邯仍然不投降,秦國的死活也和他們沒有關系了。

章邯曾是大秦最後的希望,他若不投降,大秦是否還能延續?

面對以項羽為首的諸侯聯軍,秦國已經注定無能為力

秦國除了防守沿途關隘的部分軍隊之外,剩下的正規部隊被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是趙佗帶領南征百越的軍隊,大約六十萬;一部分是北方防禦匈奴的長城軍團,大約三十萬,此外再無正規軍。在周文來到鹹陽附近之時,甚至秦國都沒有兵力去應對。後來還是章邯挺身而出,組成了二十萬由刑徒和奴隸組成的部隊,才算是救了急。由此可見,秦國的兵力已經是捉襟見肘了。

章邯曾是大秦最後的希望,他若不投降,大秦是否還能延續?

那麼,這些軍隊最後都是什麼結局呢?防守關隘的部隊,後來被劉邦解決了;征百越的部隊,已經脫離了秦國的控制,成為了趙佗在南方開疆拓土的資本;長城軍團,由将軍王離帶領,但是戰鬥力似乎并不強,先是在成武敗于劉邦,之後又在巨鹿被項羽徹底擊敗。而章邯的二十萬刑徒,也已經被隔絕在棘原,失去了左右秦國天下的能力。劉邦從另一路進軍關中的時候,章邯就是想管,也是有心無力。此時他投不投降,已經沒有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