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上确有“射雕英雄”,一箭正好射鳥脖子上,不到20歲被封将軍

曆史上确有“射雕英雄”,一箭正好射鳥脖子上,不到20歲被封将軍

提到《射雕英雄傳》,大家總會想到郭靖“彎弓射大雕”的情節,不知道金庸老爺的靈感來自哪裡,寫出這麼大氣的情節。但是這樣的故事隻能出現在小說中嗎?不!曆史上曾真的出現過一個“射雕英雄”,而且不到20歲就被封為将軍,他就是斛律光。

斛律光是北齊名将、軍事家,斛律光年少時期善騎射,以武藝知名,在17歲的時候為高歡所欣賞,任其為世子高澄的親信都督,當時傳号為“落雕都督”。十七歲時就這麼能幹,斛律光不久就靠自己的真實本領而受到了高歡的重用,不到二十歲,就被委以左衛将軍,開府儀同三司的重任。北齊天保三年、七年,斛律光分别以五千兵馬連破西魏十萬之衆。天保九年、十年又連拔北周的蜂川、白馬、浍文、翼城等四座城池。其後每次率兵出戰,總是有所斬獲,史稱“從結發從戎,未嘗失律,深為鄰敵所懾憚”。

曆史上确有“射雕英雄”,一箭正好射鳥脖子上,不到20歲被封将軍

北齊的幾個皇帝親切地稱他為常勝将軍。斛律光本人卻似乎對他自己的另一項才能更為自傲。那項才能是射雕。那是很早以前的事了。那一年三月的一天,斛律光陪着高歡的兒子高澄(亦即後來的北齊世宗皇帝)前往洹橋以南行獵。

洹橋,顧名思義在洹水之上。洹水是一條有悠久曆史的河流,在今河南省北境,又名安陽河,它源出林縣隆虎山,東流經安陽市到内黃縣北入衛河,在中國春秋時代的典籍《左傳》中就有“聲伯夢涉洹”的記載,到了戰國時代,洹水更曾一度成為秦以外六國的政治中心。那位主張合六國之力以對付強秦的蘇秦蘇季子,在勸說趙肅侯接受他的政治主張時就說過“今天下之将相,相與會于洹水之上”的話。

曆史上确有“射雕英雄”,一箭正好射鳥脖子上,不到20歲被封将軍

到了秦漢時期,洹水流域的政治中心地位,急劇下降,加上戰亂連年,到了北魏、北齊時代,這裡已成了各種大小動物的樂園。高澄作為高歡的大公子,閑在邺城沒事幹,自然是三天兩頭往這裡跑了。今天的洹橋因為高家大公子的到來,可謂草木俱驚,舉凡天上飛的,地下跑的,差不多全都被驚動起來了。

時近中午,随行軍士大都有些人困馬乏,就在這個時候,天空中突然飄來一朵“烏雲”。高澄定睛一看,突然尖聲叫了起來,“鳥!是神鳥!誰能射下來本公子重重有賞!”有兩名親将拈弓在手,兩箭射過去,那隻“神鳥”——實際上是一隻老雕——渾若無事,從高空俯沖而下,箭一般地直向高澄的頭頂撲來,大該是覺得射它的雖然是那兩名親将,但高澄騎在馬上,目标最大,應先給予攻擊,這一俯沖不要緊,一下子把高澄給吓傻了。

曆史上确有“射雕英雄”,一箭正好射鳥脖子上,不到20歲被封将軍

左右的人也吓呆了。就在這時,站在不遠處的斛律光彎弓搭箭,弓開如滿月,箭去似鋼釘,隻一箭,就把那隻“神鳥”射了下來,那隻神鳥——據當時的人們記載“……形如車輪,旋轉而下”。落到地上之後,人們“呼啦”一下圍了上來,撿起那隻“神鳥”一看,那支箭不偏不倚正好射在了鳥的脖子上。

“真是射雕英雄神箭手啊!”高澄的一個名叫邢子高的親信不失時機地脫口恭維道。許多年以後,在香港武俠小說大師金庸的筆下也出了一個“射雕英雄”郭靖,兩者的差別是,郭靖隻生活在藝術家的虛構想象之中,而斛律光則實實在在地在這個現實的世界存在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