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首先不要被毒蛇咬,但是如果……

被毒蛇咬了的真實場景

設想這麼一個場景,當你被蛇咬了,該怎麼辦?

夜晚時分你在散步時,突遇毒蛇偷襲,傷口見血,Oh~NO!

生死關頭,你冷靜下來,慶幸還好看了《泰囧》,迅速吸出毒液、結紮傷口上端、燒灼傷口……

首先不要被毒蛇咬,但是如果……

(圖檔來自網絡)

當你争分奪秒趕到醫院滿懷希望時,等來的卻是“我們沒有相應的診斷和治療條件” Oh~NO!

醫院連忙聯系蛇傷救治中心,通話那邊的醫生問“是被什麼蛇咬的?長什麼樣?”

Oh~NO! 你抱怨着被咬之後驚魂未定之時哪裡還記得它長什麼樣!知道是什麼蛇!

“我們得确定毒蛇品種才能準備相應的血清,每種蛇隻能使用相應的血清,誤用血清的話不僅得不到有效治療,還會造成血清使用量增加,進而引起嚴重副作用。”

“黑色的,有花紋……”你默默地說。

“花紋是什麼樣的?什麼顔色?條狀?橫紋?點狀?”

“形态特征是什麼樣的?它是怎麼爬行?它受驚時會怎麼樣?它頭部什麼樣?它的尾巴是長是短?是粗是細?”……

面對醫生的狂轟亂炸,你盡可能地回憶起每一個點滴,但很多的細節你從來沒有注意過,此刻你超級後悔被咬之後為什麼沒有第一時間拍照錄像發朋友圈。

最終醫生根據治療經驗,再結合蛇的分布特點,大概确定了種屬。但面對着面前幾十種長得差不多的蛇,你再次陷入了絕望……

Oh~NO! 到底是哪種呢?該怎麼辦?

蛇傷診斷治療的研究現狀

2017年,世界衛生組織就将蛇傷列為全球應當協同起來優先應對的熱帶疾病。每年,全球被蛇咬傷人數在180萬-270萬人,其中超過12.5萬人死亡。我國每年被蛇咬傷人數達20-40萬人,緻死人數近萬人。其中,被蛇咬傷的病人很多會由于治療不及時落下終身殘疾,造成嚴重的家庭負擔。

全球約有3596種蛇,其中有毒蛇類768種,包括眼鏡蛇科60個屬300種、蝰蛇科27個屬329種、以及遊蛇科和鳗形蛇科中的一些有毒種類。蛇毒是由肽和蛋白質組合的毒素混合物,包含四類主要蛋白家族,六類次要蛋白家族和至少36類稀有蛋白家族。這些毒素在屬内相似度高,但在不同屬間卻差異很大。由于毒液成分異質性,毒蛇種類的快速精準判定成為蛇傷救治的關鍵所在。

然而和剛才的場景示範相似,傷者很難準确描述毒蛇的外形和形态,甚至還有一些傷者都沒有發覺自己被蛇咬到,直到發現被咬部位腫脹才引起了注意。加上劇毒蛇與無毒蛇長相上十分相似。是以蛇傷診斷一直是臨床治療中的重點難點。

科學家們嘗試通過酶活性分析、遺傳學分析及免疫分析等方法鑒定蛇毒種類,

但這些方法不能做到種屬特異性。而開發屬特異性的診斷抗體和治療抗體不僅能快速鑒定毒蛇種類,還能做到針對性治療的效果,是以發展屬特異性抗血清和診斷方法逐漸成為蛇傷診斷和治療的新趨勢。

但是目前研發大多數的抗體都是多克隆抗體,存在着特異性差且在蛇毒高濃度情況下容易出現假陽性等問題。事實上,被同一種蛇咬傷的不同患者蛇毒含量差異能達到上百倍,并且病人血液中蛇毒含量極低(大約為1-100ng/ml),是以現有依賴多克隆抗體開發的檢測試劑盒很難滿足臨床需求。而已經報道的抗蛇毒單克隆抗體也因為特異性低而不能用于臨床診斷。目前為止幾乎沒有可靠的蛇傷診斷方法用于種/屬特異性鑒定。

全新的蛇傷診斷抗體制備政策

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賴仞團隊基于前期對蛇的毒液成分、毒理機制和蛇傷救治的研究,提出了一種全新的、高效的蛇傷診斷抗體研發政策,通過“抗原篩選-抗原表位的肽片段驗證-抗體驗證”三步法精準快速地制備蛇傷特異性診斷抗體,能夠解決蛇傷診斷中現有的特異性低、檢測靈敏度低的難題。

首先通過多組學資料分析蛇毒成分,篩選屬特異的蛇毒蛋白質和潛在抗原,獲得不同屬蛇毒中高含量蛋白序列。再對該蛋白質氨基酸序列進行免疫原性、特異性和空間可接近性分析。選取可用候選多肽抗原并用該多肽抗原制備多克隆抗體,并用該抗體驗證候選多肽特異性和空間可及性。用包含有已經驗證多肽抗原的天然毒素蛋白質制備多克隆抗體和單克隆抗體,其中在單克隆抗體制備中運用已驗證多肽篩選特異性抗體。将以上單/多抗體進行配對和蛇毒樣品檢測。

運用該政策該團隊成功研發出了針對兩個近源屬(竹葉青屬和原矛頭蝮屬)的特異性診斷抗體,以該抗體開發的診斷試劑能在5-10分鐘内就可以準确判斷毒蛇種類。

首先不要被毒蛇咬,但是如果……

圖中a、b分别為中國十大劇毒蛇的竹葉青和烙鐵頭

或許,在不久的将來,當你不幸被蛇咬傷了,不必再自責記不清蛇長什麼樣,也不必四處尋找蛇傷救治專家,可能蛇傷診斷試劑條已經遍布祖國各地的鄉鎮醫院,在哪裡你可以得到最快的診斷,最快的治療。

當然,最好就是沒有假設,沒有被蛇咬傷……

來源: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