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再完美的父母也會養出傷痕累累的孩子

【免責聲明】圖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再完美的父母也會養出傷痕累累的孩子

家庭生活中,有時難免會出現雞飛狗跳、一片狼藉的時刻,所幸我們永遠都有機會檢討,并進行“戰後重建”。

親子關系中的“戰後重建”裡,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複盤”,對已經發生過的事件進行回顧、總結,看到自己做得好的地方,也看到自己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

下面通過一位媽媽的記錄,教給大家如何通過複盤,來重建和孩子的親密關系。

事件背景

苗苗是我的小兒子,三周歲。墨墨是苗苗的好朋友,也是樓上樓下的鄰居。

昨天,苗苗和墨墨一起從幼稚園回家。走到樓下準備坐電梯的時候,苗苗先按了往下的按鈕,墨墨緊接着按了往上的按鈕。苗苗急得快哭了,說:“不可以再按了。”然後沖過去用手戳在墨墨眼睛上,并且還狠狠地往裡抓,我和墨媽吓得趕緊把他們分開。

我壓抑着心中的怒火,說:“苗苗不能抓墨墨的眼睛,要是眼睛受傷就看不見了。”苗苗聽了我的話,立馬大哭起來。這時電梯來了,墨媽說她帶墨墨先上去,我說“好”并向墨墨道了歉。苗苗見墨墨坐電梯上樓去了,哭得更厲害了,要我抱抱。

我抱着他,等他平靜了一些後,我說:“苗苗抓了墨墨的眼睛,墨墨會很痛的。”聽了我的話,苗苗直接趴在地上大哭起來。

哭了三四分鐘後,苗苗自己爬起來,擦擦眼淚走到牆角,背對着我站着,嘴裡還嘀嘀咕咕地說着什麼。看着他小小的身影,我真是又好氣又好笑,心裡也平靜多了。

這時電梯又來了,苗苗過來看了一眼,“哼”了一聲又走到角落去了。我說:“媽媽想上去了,苗苗要不要和我一起上去?”苗苗有點兒不想理我,可是我有點兒急,就說:“媽媽想上廁所了。”他突然又哭着走過來讓我抱。

我意識到苗苗有需要被我看到的部分,等他哭聲小了一點兒,我說:“剛剛苗苗不想讓墨墨按往上的按鈕,是嗎?”苗苗聽完哭得更委屈了,我接着說:“苗苗看見墨墨按電梯很着急。”他“嗯”了一聲,突然不哭了。

當我記錄這件事情的時候,我看到自己對墨墨和墨媽有太多的内疚。苗苗之前一再咬、戳、踢墨墨,墨墨每次都很包容苗苗,墨媽甚至擔心我會覺得不好意思,還給我發短信安慰我,說墨墨沒事。而我當時陷入了自己的那些“應該和不應該”“對與錯”中,陷入自己的情緒中,沒看到苗苗的着急、委屈,沒看到墨墨的驚吓。

複盤

在事情發生後,找個安靜的時間,我開始倒帶回放。苗苗抓人時,我真的吓壞了,因為苗苗的手指在墨墨的眼睛上用力地抓,萬一墨墨眼睛受傷了怎麼辦?除了驚吓,惱火、責怪、擔心、害怕這些情緒一擁而上,變成一團怒火壓在胸口。

其實,這個時候我進入了問題區,應當給孩子發出我的資訊:“媽媽剛剛吓了一大跳,真的很擔心墨墨的眼睛會受傷。”

如果苗苗有情緒了,換擋進行傾聽:“苗苗看見墨墨按了往上的按鈕,特别着急。”苗苗如果能平靜下來,可以轉向關注墨墨:“墨墨剛剛是不是被吓到了?”如果墨墨認同這個感受,可以轉述給苗苗:“墨墨剛剛被吓到了。”

接下來可以向墨墨轉述苗苗當時的感受:“苗苗看見你按了往上的按鈕,他太着急了。”其實墨墨可能也有他的感受,這個部分也可以轉述給苗苗:“墨墨是擔心按了往下的按鈕,電梯就往下走了,就到不了家了。”

墨墨覺得痛的那個部分,如果孩子表達出來了,也可以轉述給苗苗:“苗苗那樣,墨墨會很痛。”

如果孩子們都平靜下來,可以用第三法幫助他們解決這個沖突。可以跟他們說:“苗苗隻想按往下的按鈕,墨墨擔心這樣會上不了樓,那要怎麼辦呢,我們一起玩個想辦法的遊戲吧。”

對于墨媽,等孩子的事情解決好之後,可以向她表達:“你當時吓了一跳吧,我也吓壞了,真擔心墨墨的眼睛會受傷,現在想想都後怕。”

墨墨走後,當我說“苗苗抓了墨墨的眼睛,墨墨會很痛的”之後,苗苗直接趴在地上大哭時,我應該傾聽苗苗:“媽媽這麼說,你不開心了。”然後看孩子怎樣回應,再繼續傾聽。

對于小朋友的沖突,之前我是非常害怕的,當我有過幾次失敗的經驗,并進行複盤以後,我發現之是以失敗是因為自己隻關注事情本身的對錯,過多地評判孩子應不應該那樣做。其實沖突發生的時候,首先應該關注孩子的情緒、感受。等孩子都走出問題區後,再讓孩子看到其實在沖突發生的時候,有很多其他的解決辦法。

當我們能夠用一種好的方法向孩子展現如何解決沖突的時候,孩子就會學習關心對方的感受,也會懂得沖突并不是一件壞事,也會學習解決沖突的智慧。

複盤後

當時沒有表達的,事後再去跟各位當事人表達。可以告訴孩子,當時媽媽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好,本來可以怎麼做。如果能讓孩子承認自己的錯誤,其實也傳遞給孩子一種資訊:犯錯沒關系,媽媽也會犯錯,也有做得不好的時候。

記錄下這些時,我因感動而淚流滿面。因為對事情的重制,我看到了孩子的“偉大”之處;我看到墨墨對好朋友的包容;我看到了墨媽的了解;我看到自己是如此幸運,擁有如此好的朋友;我也看到友誼在兩個孩子和兩個大人之間流動,看到自己的一點點進步。真的很感恩這一切!

第二天,我用兩個玩偶——一隻企鵝和一隻兔子,和苗苗一起用遊戲的方法重制了昨天的事情。我們用第三法想了一些辦法,最後苗苗自己選擇兩個玩偶各按一次電梯,然後一起坐電梯回家。我說:“哇,那下次苗苗和墨墨都想按電梯的時候,苗苗和墨墨也可以玩這個想辦法的遊戲。”苗苗很開心地說:“是的,可以和墨墨一起回家。”

孩子就是這樣引領我們成長。為人父母,我們無須完美,也真的做不到完美,但我們可以選擇更真實地去面對。這個過程就是對孩子的愛,也是對自己的愛。

文源:笨鳥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