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杜聿明告發郭汝瑰是卧底,蔣介石要證據,杜聿明:他家沙發有更新檔

1949年1月10日,曆時66天的淮海戰役終于宣告結束,此次大規模戰役我軍共殲滅及改編敵55萬餘人,而作為徐州剿總的指揮官,杜聿明也因兵敗成了俘虜。

杜聿明告發郭汝瑰是卧底,蔣介石要證據,杜聿明:他家沙發有更新檔

其實杜聿明對于淮海戰役的慘敗,一直心有不甘,他總結了兩點原因,一個問題是聽從了蔣介石的錯誤決策,還有就是國民黨内部有人洩露了高度機密的作戰計劃。

究竟是誰洩密,杜聿明心裡大概有了答案,隻不過他并沒有一個實質性的證據,1981年,已是77歲高齡的杜聿明在病危時,仍要求見一個兵團副司令,當這個人走到他病床前時,杜聿明的情緒顯得格外的激動,他緊緊抓住了兵團司令的手,追問他:我都快死了,隻求你說一句真話,你到底是不是共産黨?

這個人并沒有當面承認,隻是強調當年立場不同,杜聿明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很是失落。

不久後,杜聿明便病逝于北京,而藏在他心底多年的謎團至死都沒有解開,至于筆者提到的兵團司令是誰?大家應該都猜到了,不錯,他就是郭汝瑰。

郭汝瑰出生于一個家道中落的書香世家,其曾祖父還是道光年間的舉人,到了他父親這一代,已有秀才功名在身,結果因為科舉制被廢除,導緻十年寒窗苦讀成了一場虛幻的夢,可能是因為壯志未酬,其父好議論時政,小時候的郭汝瑰經常聽父親抨擊北洋軍閥的腐敗和揭露社會的黑暗面,早早的他就樹立了正确的三觀,為以後的革命生涯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925年,郭汝瑰高中畢業,父親本打算讓他學醫,可他并沒有聽從父親的安排,而是選擇跟随堂哥郭汝棟走上了革命道路。

就這樣,郭汝瑰遠赴廣東,考入了黃埔軍校第五期,開啟了他的軍旅生涯。

黃埔軍校創辦初期,正是國共合作時期,當時軍校的政治教官大多都是共産黨員,而郭汝瑰在黃埔最早接觸的也是馬克思主義和共産主義,他為此深受影響,本一心想加入共産黨,卻苦于沒有入黨介紹人。

好在郭汝瑰憑借自己細微的觀察,發現同窗袁鏡銘竟是共産黨員,他便提出了入黨申請,隻不過考慮到郭汝瑰的身份問題,袁鏡銘表示,需要通過考驗才能正式入黨。

可還沒等郭汝瑰接受考驗,他就迎來了人生中第一個重大的任務。

杜聿明告發郭汝瑰是卧底,蔣介石要證據,杜聿明:他家沙發有更新檔

1927年是我黨曆史上極其黑暗的一年,這一年蔣介石發動了反革命政變,在上海大肆屠殺共産黨員和革命群衆,作為事件的親曆者,郭汝瑰對蔣介石冷血殘暴的行徑感到極度憤怒,而此時,組織緊急通知了郭汝瑰,希望他提前畢業,并給他下達了一個任務。

郭汝瑰接到的潛伏任務是,通過堂哥郭汝棟阻止楊森出兵攻打武漢。

潛伏在堂兄身邊以後,郭汝瑰得知堂兄和楊森的關系并不是很好,雖然郭汝棟明确表示會按兵不動,但他卻在暗中向蔣介石效忠,有加入國民黨陣營的想法。

1928年,郭汝瑰如願成為了一名共産黨員。

在郭汝棟身邊潛伏了3年以後,郭汝瑰深知和堂兄走上了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于是他決定遠赴日本留學,恰逢國内爆發了九一八事變,愛國心切的郭汝瑰放棄了去日本留學的機會,又重新傳回了國内。

回國後的郭汝瑰先是在高等軍事學院陸軍大學學習,後又在黃埔軍校深造,他也成了蔣介石的天子門生。

順利畢業後,郭汝瑰留在了陸軍大學擔任戰史教官,後又擔任了第14師的參謀長。

七七事變爆發後,陳誠指令14師加入到華北抗日的戰鬥序列當中,而當時的郭汝瑰奉命參加了淞滬會戰,他臨危受命,出任了第14師42旅的旅長,并親自督戰,率領42旅全體戰士死守在戰鬥最前線,當時郭汝瑰還寫下了遺書,準備以死明志。

當他率部頑強阻敵了7天7夜後,雖然所守的陣地沒有丢,但淞滬會戰還是以失敗告終。

不管怎麼樣,郭汝瑰在此次戰鬥中的表現還是異常搶眼的,他也算是一戰成名,不久後,他的頂頭上司陳誠走馬上任,擔任了第三戰區的司令長官,郭汝瑰也随即被提拔,擔任了第54軍的參謀長。

武漢會戰中,蔣介石和陳誠依舊沒有吸取教訓,還打算在武漢建立防禦工事,當時郭汝瑰強烈表示了反對,他點出了這個計劃的漏洞,一旦環形陣地有一處被攻破,就可能會出現全軍覆沒的局面。

陳誠思考再三,還是聽取了郭汝瑰的建議,開始利用武漢外圍的地形優勢,積極調整了戰略部署。

杜聿明告發郭汝瑰是卧底,蔣介石要證據,杜聿明:他家沙發有更新檔

最終因為軍事作戰的正确部署,所有參與武漢會戰的國民黨軍隊并沒有遭受大的損失,而郭汝瑰也一躍成為了陳誠眼中的大紅人,一舉升任第12集團軍的參謀長。

随着郭汝瑰的一路高升,他也逐漸擠進了國民黨的高層之中,接觸到了不少軍政機關的實權人物,可越是紮根于黑暗之中,郭汝瑰就越痛恨國民黨内部的腐敗,他的内心極其渴望光明。

郭汝瑰自始至終都沒有忘記自己的信仰,可因為頻繁的戰争,讓他始終沒有機會群組織保持密切的聯系。

不過在抗日戰争接近尾聲時,郭汝瑰又重新群組織取得了聯系,這其中有一個人物很重要,那就是任廉儒。

一天深夜,經過喬裝打扮後的任廉儒悄悄來到了郭汝瑰的家中,二人本就是舊識,此次任廉儒的到訪,讓郭汝瑰把多年與組織失聯并苦尋未果的苦惱全一股腦傾訴了出來,他表示不願再與國民黨為伍,希望組織能重新接納他。

任廉儒考慮到郭汝瑰的情況很特殊,就如實上報給了南方局的負責人董必武,而後董必武親自接見了郭汝瑰,二人見面後,郭汝瑰把自己在國民黨内部的工作經曆全部交代了一遍,他希望組織能恢複他共産黨員的身份,同意他去延安,加入到抗戰的洪流當中。

董必武被郭汝瑰的一腔熱血所打動,但此時他的來意是想将郭汝瑰發展成安插在國民黨内部的“紅色間諜”,是以對郭汝瑰申請去延安的意願,并沒有立即應允。

董必武走後,任廉儒轉達了董必武的決定,他說道:董老表示可以恢複你黨員的身份,但眼下你回延安并沒有太大的幫助,組織希望你可以繼續潛伏在國民黨内部,為黨提供更有價值的情報。

杜聿明告發郭汝瑰是卧底,蔣介石要證據,杜聿明:他家沙發有更新檔

郭汝瑰深知任務的艱巨性,但為了大局考慮,他還是決定留在國民黨内部,發揮出自己的最大價值。

自抗戰結束以後,蔣介石于1945年10月單方面撕毀了和談協定,蓄意發動大規模的内戰,為此他還搞了一份詳細的作戰計劃,名為《國軍戰鬥序列》。

不過老蔣沒有想到的是,計劃一拟定出來,郭汝瑰就将這個絕密情報秘密轉交給了他的聯絡員任廉儒,延安得知此事後,有條不紊的進行了戰前部署。

解放戰争打響以後,郭汝瑰受到了陳誠的力薦,成功上位,擔任了國防部作戰廳中将廳長的職位,此時國民黨的最高軍事機構在他眼裡已經毫無秘密可言。

不過身為國防部的一員,郭汝瑰是要參與到戰役部署當中的,這也意味着他要與同志們“為敵”,心中拿不定主意的郭汝瑰冒險聯系了任廉儒,請求上級重新考慮,讓自己脫離隐蔽戰線,與前線的同志并肩作戰。

任廉儒聞訊,立馬秘密和郭汝瑰見了一面,将組織的決定傳達了下來:為給黨組織提供更多有力的情報,請繼續潛伏下去,發揮好作戰廳長的作用。

1947年5月,在孟良崮戰役爆發之前,國民黨進階将領集聚一堂,進行了戰前軍事會議,當時整編74師師長張靈甫對作戰計劃中的“将部隊駐紮在山上”這一計劃表示了懷疑,并當衆提了出來,蔣介石聽到後還沒問責,國防部次長劉斐就指名道姓,說計劃是郭汝瑰定的,他肯定是共諜”。

郭汝瑰一聽,頓時眉頭一皺,罵道:你才是共黨。

當他們在會議上争得面紅耳赤時,蔣介石出面調和,他沒有起疑心,總不能因為一個作戰計劃就懷疑郭汝瑰是共黨,這樣也會寒了下屬的心。

杜聿明告發郭汝瑰是卧底,蔣介石要證據,杜聿明:他家沙發有更新檔

随後在萊蕪戰役中,國民黨被華野打的潰不成軍,有人直接向鄧文儀舉報了郭汝瑰,說他下達的指令是要将國軍部隊趕到解放軍的包圍圈中,鄧文儀心裡大吃一驚,就向杜聿明提了此事,于是杜聿明立即向郭汝瑰展開了秘密調查。

由于郭汝瑰群組織的聯系極其隐秘,加上他從未發表過任何不良的言論,而且又是黃埔五期的畢業生、陸軍大學的背景,可以說是根紅苗正,從他的過往經曆上看,完全是查不出任何問題的,但杜聿明卻不願意放棄,心中始終有顆懷疑的種子。

有一天杜聿明故意去郭汝瑰家中做客,企圖找到一些蛛絲馬迹,對于杜聿明這位剿共總司令的到訪,郭汝瑰深知不同尋常,他臉上不露聲色,熱情的招待了這位不速之客。

雖然沒有找到線索,但杜聿明也不是沒有收獲,他發現郭汝瑰生活十分簡樸,連家裡的沙發都打着更新檔,招待的飯菜也隻是些普通的家常菜,對于杜聿明心想,我以為自己夠清廉的了,沒想到郭汝瑰比我更清苦,他一定是共黨。

而後,杜聿明就向老蔣打起了小報告,聲稱郭汝瑰就是共黨,老蔣一聽,驚訝道:光亭啊,你懷疑他的理由呢?

杜聿明開始了一頓分析:郭汝瑰身為國防作戰廳的廳長,竟然一不貪财,二不好色,我去他家看過,連沙發都打着更新檔,這分明是共産黨員的作風,為官這麼清廉,他一定是共黨。

蔣介石聽完頓時被氣笑了,說道:照你這麼說,貪财好色和中飽私囊就是我們國民黨的作風了是吧!

杜聿明被蔣介石頂的說不出話,蔣介石沉默一會,拍了拍杜聿明的肩膀,歎了口氣說道:光亭,私底下的恩怨不要帶到工作上來,黨國現在處于關鍵時期,是要精誠團結的。

那按照老蔣的性格,他真的沒有懷疑過郭汝瑰嗎?倒也是有的,郭汝瑰在晚年時曾回憶,解放後老蔣曾在他身邊安查過一個眼線,當時他的一舉一動都被軍統人員監視,好在郭汝瑰并沒有露出一絲異常的舉動。

杜聿明告發郭汝瑰是卧底,蔣介石要證據,杜聿明:他家沙發有更新檔

淮海戰役前夕,何應欽在國防部召開了緊急軍事會議,提出了守江必守淮的戰略方針,他提議将解放軍誘至津浦鐵路一帶進行決戰,而計劃要交給蔣介石批示。

于是郭汝瑰把作戰計劃先是複制了一份秘密送到了解放軍這邊,才發給了蔣介石批示,而後他利用職務之便,勸說蔣介石調張克俠為徐州防衛司令,蔣介石也同意了。

他不知道,這一切都在郭汝瑰的算計當中,張克俠表面是第三綏靖區的副司令員,其實還是我黨的進階特工,淮海戰役中,張克俠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1948年11月,張克俠和何基沣一起,在賈汪、台兒莊駐地率領59軍兩個師、77軍一個半師,共23000餘人宣告起義,緻使淮海地區東線的國民黨軍防線出現了一個巨大的缺口,華東野戰軍主力乘虛而入,直搗徐州,切斷了黃百韬的退路,由于國軍第7兵團被殲滅,大大加速了淮海戰役的程序。

有了張克俠和何基沣的起義,杜聿明更加确信郭汝瑰就是共黨,不過蔣介石對郭汝瑰選擇了信任态度,才導緻了指揮決策的大失誤。

三大戰役結束後,蔣介石認為大勢已去,準備退往台灣,但他又想在内地建立一塊根據地,當時國民黨遭逢前所未有的大敗,郭汝瑰感覺難逃問責,為避免引起懷疑,主動請纓留在國内,奔赴西南的顧祝同部擔任了一個軍長,當然了,這也是組織的意思。

在解放大西南的戰役中,時任國軍第72軍軍長郭汝瑰再一次發揮了餘熱,當時他被老蔣任命為第22軍團的司令,擁有着21、44、72軍和三個獨立師的絕對指揮權。

此時國民黨在内地的殘餘部隊幾乎都在郭汝瑰的掌控之中,在解放軍準備大舉進攻四川時,老蔣指令郭汝瑰沿江部署防禦力量,可郭汝瑰卻帶着一萬多名士兵在宜賓發動了起義。

杜聿明告發郭汝瑰是卧底,蔣介石要證據,杜聿明:他家沙發有更新檔

當時已經退居台灣的蔣介石,聽到郭汝瑰起義的消息,氣得差點暈厥過去,不由大罵娘希匹,說這個郭小鬼竟然是安插在自己身邊的間諜。

新中國成立以後,郭汝瑰多次向組織申請恢複黨員身份,卻一直沒有下文。

1980年,73歲的郭汝瑰正式被準許恢複了共産黨員的身份,之後他一直享受着兵團司令的待遇。

值得一提的是,在郭汝瑰長達20餘年的諜戰生涯中,他從未暴露過自己的身份,并且在解放戰争中發揮出了極大的作用,在這,向這些在隐蔽戰線中無私奉獻的革命先輩們報以崇高的敬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