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我國的開國将帥中,有一位上将可以說征戰沙場數十載,然而因為總是和士兵同吃同住,還老是穿着打更新檔的衣服,讓他看起來就像是一個普通的農民,走在大街上極不顯眼。

别說是常人,就是自己本部隊的士兵,看到王震這個打扮也認不出來,是以到了地方政府,這些地方官員自然就輕視了王震将軍,僅僅把他當成了一個普通的老農民對待。
據資料記載,在王震将軍負責修建鷹廈鐵路的時候,他要去找當地的縣長幫忙,結果對方沒有認出他,反而把他當成了農民。
因為王震一遍遍重複自己在修路的時候遇到的困難,縣長聽得不耐煩了,說要通知警察局處理他,這下引得王震雷霆大怒,心想别說自己是上将,就真是一個普通的老農,你縣長真要讓警察局把我帶走?
說到這,大家估計應該要好奇事情的來龍去脈了吧,别着急,咱們從頭開始講。
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國面臨着許多方面的困難,而暗藏的威脅也一直存在,尤其是廈門島孤懸海外,随時有被美國和國民黨攻占的可能性,考慮到這個情況,中央決定派王震率十萬人搶修通往廈門的鐵路。
當時由于我國的海岸線一直被封鎖,敵人的軍艦根本不許商船通行,甚至一度開炮打沉了商船和漁船,這就直接導緻了海運的癱瘓,是以陸地的鐵路運輸必須要恢複過來。
此次搶修鷹廈鐵路不僅戰略意義重大,軍事和經濟意義也同樣重大,可修鐵路并不是嘴上說說而已,尤其是鷹廈鐵路,以當時的外部條件,自然環境極為惡劣,後勤補給很難保障。
為了修通這條大動脈,中央調遣了大批鐵道部隊前往福建,由王震親自擔任司令兼政委,負責完成此項任務。
1955年,王震作為司令員,帶頭下工地參與了修路工程,而因為工程規模巨大,需要地方政府給予協助,王震第一時間就想到了當地縣長。
但他也考慮到畢竟建國不久,地方政府也很困難,是以盡量不去麻煩基層機關部門。
可就在修路的時候,有氣象人員報告,說南方雨季即将來臨,大家可能不懂這層意思,王震卻很明白,他曾在回憶錄中提到,修鷹廈鐵路感覺比打鬼子都難受,因為上戰場也是要睡覺的,可修路的時候,遇上惡劣天氣人是睡不了覺得。
當時修路的部隊最高的時候達到了12個師,他們不僅要在槍林彈雨中打退敵人,更要在祖國的大地上建造出一條天路。
就這樣數十萬的築路部隊忍受着常人無法想象的艱苦,硬是咬着牙苦苦堅持着。
某一天王震正修着路,有人卻報告工地營房爆發了瘧疾,無數的戰士病倒了,因為當地山林密集,營房的采光很不好,患病的戰士們需要曬太陽,王震就不得不去找縣長尋求幫助,因為剛剛下工地,他衣服上全是灰塵,加上沒有穿軍裝,是以當王震穿着破舊的衣服進縣政府的時候,幾乎沒人搭理他。
等找到縣長的時候,對方發現他滿臉工地灰塵、又穿着破舊衣服,就把他當成了老農民,王震跟縣長說:縣長同志,我找你真的有急事,縣長卻瞥了他一眼,然後面無表情地說:你幹嘛?我正忙着呢,縣委一大堆工作等着我,你别來煩我。
王震當場氣得臉紅脖子粗,直接問:你有什麼好忙的,你知道我們修路士兵連個曬太陽的宿舍都沒有嗎?你又是否知道我們吃的住的什麼?每天工作量有多大?
王震發完火後,這位縣長發現眼前的農民似乎有些不簡單,于是問他是幹什麼的,王震卻回道:我隻是一個兵,為國家修路的兵,我現在找你是為了解決問題,我們搶修鐵路,需要面朝陽光的宿舍,隻有縣政府能提供幫助,尤其是鐵路醫院,更需要面朝陽光的病房,戰士們身染瘧疾,需要養病,也需要曬太陽。
縣長一聽到鐵路兵,就趕緊推辭,連忙說縣委有很多工作,讓王震去找其他的部門,王震哪能受得了這個氣,當即一把揪住了縣長,而縣長感覺有損體面,便叫嚷着要找警察局處理。
王震隻輕蔑地一笑:你惹上大麻煩了,弄不清楚你也走不了。
就在雙方争執不下的時候,一位鐵道部隊的辦事專員剛好來到縣政府辦理公務,他認識王震,急忙跑過來敬了一個軍禮,說道:“首長,需要什麼幫助嗎?王震回應:你去把警察局的同志喊過來,我倒要看看,這位縣長要怎麼處理我。
當然生氣歸生氣,接下來還是得處理戰士們的生病問題,等王震忙完了,他立即寫了一封信給福建省省長葉飛,把事情簡單地說了一遍,在開會的時候,王震重點批評了這位縣長的作風,随後不久竟有不少老百姓要舉報這個縣長,說他A錢腐敗。
葉飛經過核實,發現情況屬實,便立即将這位縣長撤職查辦,嚴肅處理。
在修路部隊開鑿武夷山隧道的時候,王震曾親臨前線,告訴大家這是心髒工程,一定要完成彭老總的交代,當時開鑿的位置是在大禾山,鐵5師負責此項艱難到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雖然所有人都晝夜不停地幹活,卻進度十分緩慢,為了完成任務,需要每天開鑿2.4米,但實際連1米都完成不了。
看着高聳而立的大山,王震心急如焚,當時尖刀連的一個炮手想到了一個主意,他發明了連環爆破法,每天開鑿的速度竟然達到了驚人的5.6米,後來更是達到了每天十多米,愣是提前了兩個月,完成了隧道任務。
還有赤頭山開鑿的任務也很艱巨,光炸藥就用了244噸,最後硬是把山頭給炸平了。
一轉眼,六十多年已經過去了,如今的福建不再是窮鄉僻壤的閉塞之地,随着鷹廈鐵路的修通,當地的經濟也開始了飛速的發展,可曾經的一段光輝歲月,卻逐漸消失在了曆史的塵埃中,不被後人所提起。
筆者最後想說的是,王震将軍是一個當之無愧的實幹家和革命家,他不僅打仗是一把好手,搞建設依舊毫不遜色,就比如他在新疆開展的大生産運動,硬是開荒了良田百萬畝,三年内就建設了7個軍墾農場,把北大荒建設成了富饒的北大倉,向王震将軍緻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