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望子成龍文 ~ 劉燕敏

作者:悠閑艾哥
望子成龍文 ~ 劉燕敏

她是位有文化的女人,丈夫也是知識分子,兩人都畢業于正規大學。她相信,他們的兒子也會不同凡響。

孩子一年級的時候,學校開家長會,她第一個到達。她想,兒子一定是最優秀的,老師如果要表揚學生,第一個提到的肯定是兒子的名字。可是,結果并非如此。第一次家長會,她不僅沒有聽到老師對兒子的表揚,相反,還聽到幾句不點名的批評。

懷着孩子的時候,她就着意進行胎教。從理查德的鋼琴曲到英文的26個字母;從配樂唐詩到名畫介紹……總之,社會上能提供的胎教教材,她都買來播放了。兒子上幼稚園的時候,她還利用空餘時間教他認字和算算術。這麼說吧,當别的母親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時候,她已經帶領孩子向前跑了一大截。可是,孩子今天的表現,讓她非常失望。

孩子上三年級了,學校組織一個音樂興趣小組。她竭力鼓勵兒子參加,給他買了很貴的小提琴,還在校外聘請了一位老師。起初,兒子積極性很高,不僅在學校裡跟着老師練,回家也練,可是僅僅一個月之後,兒子就得讓人督促着才肯練琴。最後,沒等把三年級讀完,兒子就徹底放棄了小提琴。她失望至極。

五年級的時候,學校召開運動會,兒子跑了第三名。她想,兒子學習不行,學琴不行,說不定是塊運動員的料。于是,她帶着兒子去見一個體育教練。教練說,練練看看吧,是棵苗子,就留下;不是棵苗子,就領走。半個月後,兒子被送了回來,教練說,還是讓他繼續好好讀書吧!

後來,她又送兒子學繪畫,學圍棋,學跆拳道,甚至還學過一段時間刺繡。每一次學習,開始的時候都很好,到後來,不是因為兒子不感興趣半途而廢,就是因為兒子确實不是那塊料而瞎鬧騰一陣子,總之,什麼也沒學成。

她不再對兒子抱有信心,也不再指望兒子出人頭地,甚至懷疑兒子的智商。她想,兒子是塊什麼料,就是什麼料吧;将來能做點什麼,就做點什麼;能吃什麼飯,就吃什麼飯——讓一切順其自然吧。

國中三年,她不再過問兒子的事,兒子考了個職業高中。職高三年,她也沒有過問兒子什麼,兒子學了美容美發……她很少提到兒子,尤其是在那些孩子們考上重點高中或名牌大學的同僚面前,更是隻字不提孩子的事——她覺得擡不起頭來,或者說,有種自卑感。

兒子從職業技術學院畢業後,自己開了一家美容美發店,就在離她機關不遠的地方。可她很少去,更不願介紹自己的同僚、朋友去。她覺得,那不是她想象中兒子該幹的職業。即使兒子每月掙到五千多元,比她的工資還略高一些時,她也高興不起來。她認為,用那種方式掙來的錢不值得祝贊。後來,兒子招了學徒,開了分店,平均每月收入在萬元左右,她仍沒有多少喜悅。在她的夢想裡,兒子應從事一項更加體面的職業。

兒子結婚那天,場面很大,來賓多是兒子的朋友。我作為他的小姨,當然也在被邀請之列。她作為婆婆坐在正位上,我坐在她的旁邊,說:“你看你兒子多有出息,什幺事都沒讓你操心!店是自己開的,房子是自己買的,女朋友是自己找的,婚事也是自己張羅的,總之,沒讓你操一點心,啥事都給辦了!”

她的眼睛一閃一閃,歎口氣說:“我一直都覺得他是一條蟲,覺得他辜負了我。其實,他就是我兒子,是龍是蟲,又有什麼關系呢?”

是啊,在這個社會裡,什麼人才是真正的“龍”?我覺得我外甥就是一條真正的“龍”。當半個城的女人都說,到某某店去做頭發的時候;當我的同僚說他兒子大學畢業後,在家已經待了半年的時候;當看到一些父母為孩子的工作、婚姻、房子發愁的時候,我更覺得我的外甥就是一條真正的“龍”。

來源: 《微型小說選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