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26年後,她們幾個同學一起出現在公衆場合。
觀衆一邊驚呼一邊對她們評頭論足。
“快看,那不是被安嘉和暴打的女人嘛。”
“那個是國際章,謀女郎。”
“那個叫秦什麼來着?對,《白鹿原》裡白嘉軒的老婆。”
“這是曾黎啊,還是和以前一樣的漂亮。”
很多人都說,這就是曾黎當下的處境。
也有人說,年輕時被誇贊美會高興;
中年以後僅僅被誇贊美,就有點太單薄了。
更何況,她的美還不像普羅大衆一般被藏着掖着。

1976年,曾黎出生在荊州的沙市。
小時候的曾黎,父親和當地的小吃比起來,
後者似乎更有味道一些。
雖然曾黎從小就長得像父親,但因為父母兩個人的感情問題,
導緻她對父親的印象一直是模糊的。
尤其是在父母離婚後,他帶走了妹妹。
曾黎的整個童年時光,幾乎隻有母親的身影。
小姑娘不但長得好看,身上還具備藝術的天分。
還在上國小的時候,她就經常被母親送去少年宮。
歌唱和舞蹈,稍微點撥一下,她就學得有模有樣。
關鍵是,其他的孩子是新鮮感過去就不想學了。
曾黎卻對這一切很有興趣,歌舞的系統學習,幾乎貫穿了她的整個少年時代。
國小畢業那年,曾黎的人生際遇就迎來了變化。
中國戲曲學院有定向招生的名額名額。
曾黎從小打下的基礎不錯,她順利入選,就要到中國戲曲學院附中讀書了。
學校在北京,曾黎便開始了第一次學生時代的北漂生涯。
這段學戲的日子,應該是最漫長也最艱苦的。
文化課之外,她每天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戲曲的各種基本功。
體型的訓練雷打不動,唱詞的記憶以及每天必不可少地練嗓子。
那時候在戲曲附中,她學的是平劇裡的青衣。
整整七八年的時間,每年除了寒暑假之外,其餘都是獨自呆在學校裡。
孤獨的時候,她或許隻能通過唱戲來排遣。
學藝生涯結束後,曾黎也進入了青春期。
她被配置設定到了湖北省的平劇院團,如果沒什麼意外的話,
未來的日子則一直是在舞台上度過的。
接下來的時光,她有時候登台,有時候也沒有角色,
整天有大把的空閑時光,一時間曾黎感到了無所事事。
其他的同齡人,有的在高中拼命學習,有的已經考上了大學。
她覺得,自己也應該再去拼搏一把,不能天天就這樣有戲唱或者沒戲唱得過。
于是,來到平劇團裡還不滿一年,曾黎就決定去報考藝術院校。
她的目标是中央戲劇學院。
因為有此前學戲的功底,專業課程在她這裡就是小菜一碟。
成績出來後,她考了第三名。
于是,曾黎又開始了第二次的北漂生涯。
那是1996年,與她走進同一間教室的還有章子怡和袁泉。
她向往的大學時光開始了。
小時候第一次來北京,曾黎向往的是能看到天安門。
如今20歲第二次來到北京,曾黎的内心也開始向往起了愛情。
她有着别樣的美,成了校園裡男同學側目最多的人。
保劍鋒曾說:“中戲200年都沒有出過像她這麼漂亮的”
校花的初戀,始于同學牛青峰。
典型的校園戀,無憂無慮,不必擔心其他的瑣碎事情。
高興了就笑,悲傷了就哭,甚至于把肚子裡的氣全撒在對方身上。
這種愛情是坦誠并且純粹的,不摻雜其他因素。
不過或許也正是因為太過于不食人間煙火,
往往這樣的感情就空有理想而沒有實際。
兩個人的感情起于何時,外界不得而知,
什麼時候結束,不是親密的好友也無人知曉。
大學,成了曾黎的理想和現實交彙的港灣。
戀情之外,曾黎的學習和人生也在一點點地開始規劃。
她和同學是學習表演的,在學校就是排演舞台劇,
如果能到外面去接戲,不是拍電影就是拍電視劇。
不過,中戲的規矩很大,新生是不能随便在外面接演影視劇的。
那個時候,同學們還是非常遵守這個規則的。
曾黎除了戀愛,就是在學校學習。
等到大三開始的時候,很多同學開始蠢蠢欲動。
很多同學都跑出去了。
作為中戲的校花,曾黎也早早被各路導演盯上了。
很快,她就拿到了多個劇本。
有一次,曾黎去請教班主任常莉,希望老師給自己把把關,
看看自己是否适合現在就出去演。
老師告訴她,如果劇本好就演,如果劇本不好就不要去演。
就這樣,當一撥又一撥的劇組找上門來的時候,
曾黎基本上都選擇了回絕。
多年以後,演藝界江湖裡流傳最廣的,
就是她當初拒絕了大導演張藝謀。
最終,電影《我的父親母親》,成就了同學章子怡。
外界不禁唏噓,要是當初曾黎接下,
那之後當紅的人可就得易主了。
曾黎似乎并不這麼認為,她曾經表示,假如當年她去出演的話,
無論是自己還是這部劇,都不一定會火。
就這樣,與第一次機緣擦肩而過的曾黎,開始把精力都放在了學習上。
從《梁山伯與祝英台》,到《費加羅的婚禮》,表演系的舞台大劇,她都有參與。
一轉眼,大學四年的生活就結束了。
連同結束的,還有自己年少時的愛情。
她和牛青峰據說是因為一次吵架而分手。
而在學校的時候,同學秦昊也因為暗戀曾黎,還曾讓牛青峰吃醋。
隻不過随着同學們各奔東西,這份曾經口中的天長地久,
也變得有些啞然失笑。
更為關鍵的是,他們這屆學生,已經趕不上國家配置設定工作的末班車了。
畢業之後需要自謀出路,是以很多人的内心都是煎熬的。
那期間,有的同學去了青年劇院,有的同學去了實驗話劇院。
眼看着很多同學都有了下家,班主任開始為曾黎着急,你接下來要去哪兒,得有個打算。
曾黎還真沒什麼打算,她懷着一種随遇而安的心态,心想着大不了就回老家。
所幸全國總工會文工團要人,畢業的時候她也總算有了機關。
走出校門的曾黎開始拍戲了,而且第一部電視劇就是女一号。
可惜這部劇波瀾不驚,沒有掀起任何水花,觀衆能看到她的貌美,卻還不知道她是誰。
接着,她開始和林心如搭戲,在《男才女貌》中飾演顔如玉。
當初找這個角色,導演找了很多女演員,但最終都被刷下去了。
曾黎出現的時候,讓導演的眼前不禁閃現一抹亮色。
2003年,曾黎走進了《歸途如虹》劇組。
也就是在這裡,她遇見了第二任男友富大龍。
富大龍并不是帥哥,而且長相看起來非常憨厚。
但通過這部劇的相識,還是讓曾黎與他之間擦出了些許火花。
有人說,小時候父母離婚的陰影,
大學時期和牛青峰的分手,
讓曾黎對長得好看的男人,産生了某種戒備的心态。
是以相比于好看,她似乎更想找一個能夠徹底依靠的男性。
可此時的富大龍,空有才情和野心,但還未能獲得施展舞台。
沒什麼戲可拍的話,在那段日子裡都曾考慮過轉行。
都說愛情需要在合适的時間和地點出現,
曾黎和富大龍的感情,交彙的時間似乎就是錯誤的。
在彼此發展都還處于低谷的時候,誰都不會有更多的心思去了解彼此。
于是乎這段或隐或現的感情,
随着兩個人的分開,愛情的火花也就漸漸熄滅了。
等到李易祥出現在曾黎視野的時候,
她的第三段感情就開始了。
外界看不透曾黎的選擇,畢竟李易祥既不紅,而且長相也是平平。
而他讓觀衆印象最深的,還是《征服》中的“金寶”吧!
但李易祥很坦誠,他形容曾黎是“完美的化身”。
而且兩個人在相識之後,也是他主動出手的。
兩個人走在一起後,外界都不看好,認為李易祥配不上人們心中的女神。
而李易祥卻并不這麼想,正因為自己什麼都不是,
是以在感情的抉擇上,更應該主動地出手才是。
走到一起後,兩個人在一起談論角色,或者談論着各地的天氣。
畢竟身處不同的劇組,異地戀在所難免。
有一次,一個在上海,一個在深圳,
于是當天彼此問候的短信裡,就成了關心各自所在地的天氣怎麼樣,
順其自然的,又能聊到讓彼此多加一件衣服。
認識曾黎之前,李易祥接戲非常的挑剔。
他也是中戲走出來的科班生,有這種想法也是在所難免的。
不過曾黎卻不這麼認為,她反倒覺得,
一個角色如果不好的話,演員如果超常發揮,同樣也能讓其出彩。
很顯然,她的這種說法在熱戀中影響到了另一半。
但冷靜下來想想的話,這或許正是曾黎這麼多年,
一直不溫不火的原因吧。
在感情生活中,李易祥生怕曾黎飛了。
隻要沒有工作的時候,他幾乎寸步不離地跟着她。
另一邊,曾黎也能了解男友的苦衷。
畢竟,自己的身邊從來不缺追求和仰慕者,
讓他看着自己,也是一件好事。
隻不過,這段戀情依舊沒能堅持到最後。
2006年,曾黎終于獲得一個最佳女主的提名。
碰巧的是,在當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
前男友富大龍也提名了最佳男主。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尴尬,也為了不讓男友吃醋,
她主動跟男友提議,讓他陪着自己去出席活動。
與此同時,曾黎還特意向主辦方提出,
避免讓她和富大龍一起在公開場合裡出鏡。
或許有人會說,多麼好的炒作題材啊,她就這樣白白浪費了。
不管曾黎究竟是怎麼想的,她自己确實就是這樣的性格。
是以這麼多年過去了,當她曾經的同學個個都成腕兒,
她似乎還是原來的樣子。
演技不夠也好,不炒作也罷,無論外界怎麼說,曾黎從不在乎。
她曾經說過,自己最大的短闆,就是不能把人生規劃好。
有的人事業生活井井有條,是因為内心有欲望。
她自己随遇而安,甚至于到後來,接戲的頻率都慢慢地下降了。
也是以,曾黎從來不會去糾結外面怎麼評價。
在觀衆的心目中,她曾經是清純的形象,
2007年的時候,她卻拍了一組性感的照片。
有人說曾經的形象不複存在了,
而不在乎外界評價的曾黎則說,那一組的照片是有故事的藝術片。
是的,正因為她不在乎外界怎麼說,
是以這麼多年來,外界經常拿她的發展和其他同學做比較,
曾黎也常常坦然面對。
她曾經說過,自己從來隻和自己做比較,
從來不會和别人進行比較。
因為每個人的選擇以及所處的人生次元都不一樣。
何況,演員本身也隻是一個普通的職業和活命的手段。
也是以,她更享受自己的生活。
據說,每次到劇組去,她都随身攜帶着炊具和蔬菜,
自己做飯,然後自己泡上一杯茶慢慢地品嘗。
這樣的習慣,她居然堅持了十多年的時間。
工作之外,她又把大把的時間用在了陪伴家人上。
在曾黎看來,一個電話或者一些财物,并不能增進親人之間的感情。
她更喜歡陪伴着家人一并出遊。
如今的曾黎早已過了不惑之年,至今還未婚。
而她的生活理念還是一如既往,她對于自己的選擇也從未後悔過。
這不,沒什麼绯聞的她,就這樣繼續過着屬于自己的小日子。
沒有野心,随遇而安,不去在乎外界的評價。
她将人生,過成了波瀾不驚。
文|二十二
圖檔來源網絡,侵權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