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讀印:朱簡“湯顯祖印”,名家的篆刻作品究竟好在哪兒?

朱簡是“明五家”裡最值得關注的一位大篆刻家,他不僅是實踐家,還是理論家,我們的讀印系列曾經講過他的一方印“又重之以修能”,那是一方朱文印,如果要了解一個篆刻家的作品,總要朱、白文各看一方才好,是以,我們這次來讀朱簡的另一方白文印,就是這方“湯顯祖印”:

讀印:朱簡“湯顯祖印”,名家的篆刻作品究竟好在哪兒?

(朱簡:湯顯祖印)

這是一方漢白文印式的四字印,印主是湯顯祖,比朱簡年長20歲,也是中國明代最著名的戲曲家、文學家之一,他的代表作《牡丹亭》(《還魂記》)被視為世界戲劇藝術的珍品,他本人也被西方世界稱為“東方的莎士比亞”(湯顯祖跟莎士比亞是同時代人)。顯然,這又是一方名人給名人刻的私印,是以,我們基本上可以肯定,這是朱簡的用心之作。

讀印:朱簡“湯顯祖印”,名家的篆刻作品究竟好在哪兒?

(湯顯祖銅像)

我們把這方作品特意挑出來,是因為這方印裡融入了大量的書法元素,這是一方向“刀筆渾融”境界努力的作品,這種風格,在朱簡之前的篆刻家所作的白文印裡是較為少見的。

我們知道,朱簡有重大的印學理論貢獻,其中之一就是他的《印經》,《印經》裡有這樣一段話:

刀筆渾融,無迹可尋,神品也;有筆無刀,妙品也;有刀無筆,能品也;刀筆之外,而有别趣者,逸品也;有刀鋒而似鋸牙燕尾,外道也。無刀鋒而似墨豬鐵線,庸工也。(朱簡《印經》,《曆代印學論文選》,韓天衡編訂,西泠印社出版社,1999,138頁)

由此可見,朱簡對于篆刻藝術作品的評判标準,是“刀”與“筆”結合的原則,有“刀”有“筆”,“刀”能充分表現“筆”,最後達到刀筆渾融一體,無迹可尋,這是篆刻的最高境界,有“筆”無“刀”則隻能稱為“妙”品,有“刀”無“筆”則隻能稱為“能”品,我們甚至可以說,朱簡在“刀”與“筆”的關系中,他更偏重于“筆”,也就是說,他更強調“書法”特征,雖然我們還無法在朱簡的作品裡找到達到“刀筆渾融”境界的作品,但我們卻可以在他的作品中找到他用心努力的痕迹,是以,他的作品就有了借鑒的意義。比如這方“湯顯祖印”——

它明确在印文的镌刻中留下痕迹,用以表明書寫的時序性,使我們看出印面文字是一筆一筆“篆”“寫”出來的,而不僅僅是“刻”出來的,最明顯有用心之處,展現在“顯”字左半“糸”部的處理上,如圖:

讀印:朱簡“湯顯祖印”,名家的篆刻作品究竟好在哪兒?

(糸部的書寫時序性)

朱簡主動将“糸”部的中部斷開,他似乎要明确一點:這方印中的文字,是一筆一畫“寫”出來的。這在前人的作品中是看不到同樣處理的,前人的處理,遇到這樣的文字,通常情況之下,是打通線條之間的連接配接的,我們可以考察漢印中“顯”字的處理方法,不論朱文還是白文,“糸”部的處理,或者斷開成兩個分離的“口”,或者連在一起,但并不表現書寫的順序。如圖:

讀印:朱簡“湯顯祖印”,名家的篆刻作品究竟好在哪兒?

(漢印中“顯”字的處理)

這當然是為了呈現“筆意”,這種主動的追求實際上是朱簡對書法藝術原型的二次複現,同樣展現筆意的還有如下幾點:

讀印:朱簡“湯顯祖印”,名家的篆刻作品究竟好在哪兒?

(展現書法屬性的處理)

1、線條起筆處的“藏鋒”。最明顯的一處,是“祖”字右部的底橫,起筆處有明顯的藏鋒處理。其實,“祖”字左部“示”的中豎,明顯加粗,也是為了表示起筆的“藏鋒”,其他筆畫,如果細細考量,有很多是帶有藏鋒動作的表達的。

2、線條收筆處的“回鋒”。最明顯的一處,是“印”字上部“爪”部最後一筆“回鋒”處理。其實,“湯”字“水”部的最後一筆,也有明顯的“回鋒”,同樣,很多筆畫,細加考量,或平收,或回鋒,都有明顯的“筆意”在内。

3、線條搭接處的故意留痕。這其實也是為了表達“筆意”,比如“湯”字“昜(yáng)”部的右部橫折,與斜撇的交接處明顯留有細微的痕迹,不要小看這一點痕迹,它正是展現書法味道的“頰上三毛”。

4、線條運作中段表現出來的運筆節奏。篆書本來是圓潤流動的,以圓暢為美,但是到了漢印的缪篆之後,加入了很多的隸書意味,是以,線條中部的運作律動,就被展現在缪篆書法上,朱簡同樣明确表現這一點,比如“祖”字,“示”部左邊一豎筆出來了彎度,“且”部兩豎筆,特别是左豎的運筆帶有明确的節奏感。實際上,漢印之是以寓變化于平實之中,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它既有篆書的規整,又有隸書的風神流動。

5、線條轉折處的停頓。實際上,這也是書法用于篆刻,比如“湯”字“水”部第一筆,筆意明顯。

讀印:朱簡“湯顯祖印”,名家的篆刻作品究竟好在哪兒?

(寫印稿)

我們講篆刻史時曾經說過,朱簡不僅僅是在刀法上啟發了丁敬,他甚至在某種程度上還啟發了鄧石如(我們專門讨論過他們之間的差别與關系,朱簡實際上是“印從書出”的先行者)。我們強調朱簡的這方印,并指出這麼多包含書法意味的細節,實際上重點是要求大家注意自己書法水準的提高,我們可以這樣說,篆刻家書法水準的高低,決定了他對篆刻原型的選擇與取舍,也決定了他書寫“印稿”水準的高低,在篆刻中強調書法的作用,就意味着創作時,不再隻是簡單描摹一個正确的篆字并填入印面的字格,而是類似于書法創作的書寫過程。

不用細想就知道,這既增加了創作自由度,也增加了印面的審美元素。

(【布丁讀印】之88,部分圖檔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