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雅昌專稿|肖江 繪畫中的記憶與日常

肖江的工作室在上海的淞江區,位于上海市西南部,曆史文化悠久,号稱“上海之根”。近些年逐漸有一些原本在北京生活工作的藝術家,南遷到這裡。

肖江繪畫所關注的“日常”,可能是偶遇的一塊紅布,或者是一棵樹,一棟房屋等等,都可能會成為激發肖江繪畫的契機。

這些室内、室外的風景,被收集起來,經過主觀取舍形成新的圖像,已不再是具體的某地、某景、某人、某物......

雅昌專稿|肖江 繪畫中的記憶與日常

肖江 庫邊 200cmx270cm 布 油畫 2018

“我畫的都是生活的常态,甚至平淡到無聊。”面對風景時,肖江的态度如此,面對人物的圖像,亦然是沒有面目的,更沒有情緒的。他不希望圖像自身有太多的“性格”,而能夠凸顯更主觀,更個人化的形、色語言。

法國思想家德波提出,現代生活本身的一切都被轉化為一種表象,一切都成為被拍攝的“景觀”。而這最大的弊端是對曆史和現實真相的遮蔽。“在這個真正颠倒的世界,真相不過是虛假的一個瞬間。”因景像制造欲望,欲望決定生産,物質生産雖然依舊是客觀的,但卻是在景象制造出來的假象和魔法操控之下勞作的。在肖江的繪畫中似乎盡可能地在去除那些沖突和引發欲望的表象,而回到平淡無奇的常态,甚至是平淡的極緻——虛空。

雅昌專稿|肖江 繪畫中的記憶與日常

肖江 房間 100cmx120cm 布面油畫 2021

|形色對話

陽光越強烈的地方,陰影就越是深邃。——歌德

從“山外山”肖江個展可以看到2018-2021年間肖江的新作,系列作品始于2015年。展覽是藝術家肖江繼2012年“沒有河流的航标”之後,在站台中國當代藝術機構的第二次個展,以觀察新的變化。

在這次展出的作品《房間》、《房間 》、《正午》、《躺着的人》、《水庫邊》,強烈的陽光下,陰影裡層層疊疊變化的形色,形成質樸又冷峻的樣貌。像劇場中即将登上舞台的一幕戲劇的前奏,隐隐的讓人不安與疏離。

雅昌專稿|肖江 繪畫中的記憶與日常

肖江 正午 200cmx270cm 布 油畫 2018

“這一系列的作品是2015年開始創作的。”肖江在這幾年中不斷的在推進着。這些畫在粗紋亞麻布上的油畫,一遍遍的顔色塗上去,又被刮刀刮掉,重新露出底下一層的顔色,又遺留了一部分新的色層疊壓其上。就這樣一遍遍覆寫、挂掉、再覆寫......

這些逐漸沉澱在暗部、亮部的色彩,亮部厚塗的色層,在幹燥的底層上顯得越發的明亮。暗部漸漸的豐富,形成類似水彩的斑駁和透明感,因而顯得深邃。

“我的調色盤上顔色并不多,但我有一些喜歡用的顔色,比如那坡裡黃和橄榄綠。”在亮部的那坡裡黃,顯現一種類似奶酪的質感,明亮偏冷。而暗部的橄榄綠又帶着一些含蓄的溫度。兩者形成了一種色彩的調和與對話,讓世界平靜下來。

他喜歡塞尚的色彩、質感,卻并不表現物像的體積,排拒空間深度的幻象與情緒化的筆觸,而是壓縮了空間、體積,以不同對象的形狀,構成微妙、豐富的色域。

雅昌專稿|肖江 繪畫中的記憶與日常

肖江 房間 100cmx120cm 布 面油畫 2021

肖江把建築、樹林和山體的形狀歸納為不同的幾何形,遠處的大山和樹林往往是多個三角傾向的形,形成黝黑、青黛遠山的宏大和力量。形和色彩是不可分離的,他在幾何的平面上塗色,逐漸形成作品表面的肌理。不僅是線條、明暗來表現,用色彩之間的對話更重要。

|記憶的圖像

現在生活工作在上海的肖江,面對的都是江南和緩的丘陵,并不會看到險峻陡峭的大山,但他的作品中卻多是氣勢宏偉的遠山。

雅昌專稿|肖江 繪畫中的記憶與日常

肖江 上坡路 90cmx120cm,布面油畫,2020

“在作品《上坡路》中松柏也都簡化為三角形,與山形統一。”肖江的作品以繪畫自身的需要為基礎。雖然并無刻意的抒情,卻也受根深蒂固的記憶在影響。隻是已經于家鄉相隔太久,在不自覺中潛意識中的記憶,又重新顯現于作品畫面中。

“我的故鄉在江西井岡山。”雖然肖江的創作方法并不是自然主義的寫生,而是要與内心對應的方式,去重新創造出一個新圖像。他也從不在畫面上刻意抒情,但作品完成後,他分明看到,情緒已經就在其中。

雅昌專稿|肖江 繪畫中的記憶與日常

肖江 山谷 100cmx240cm 布 油畫 2020

“我回老家井岡山,就會發現那裡很多山,就像我作品中的造型。”在此次展覽的“室外”部分,無論《山外山》、《峭壁水庫》、《寫生》都有呈三角形黑壓壓的險峻大山層巒疊嶂。這些山石的形狀是經過強化處理,勾勒出如硬邊繪畫線條的形狀。

“還是跟自己的記憶有關系,雖然并沒有刻意去想這個問題,但還是自然的帶出來了。”在肖江的記憶中連綿的羅霄山,有着密林、紅土,一直深深的埋藏在他的記憶深處,影響着他。

雅昌專稿|肖江 繪畫中的記憶與日常

肖江 峭壁水庫 230cmx340cm,布面油畫,2021

|從繪畫出發

粗紋亞麻布的粗糙質感,建築、山形的直線幾何造型,包括如紀念碑般的高大樹形,共同構成了這些室内外景觀的力量感。

但每一塊被反複塗畫和刮掉、覆寫的過程中産生了時間的痕迹和色彩的豐富性。并且在多層的覆寫過程中形成了很多的偶然性和未完成感。形成靜态而神秘不可言說的印象。

雅昌專稿|肖江 繪畫中的記憶與日常

肖江 廚房 80cmx60cm 布 油畫 2021

那些在室内的人物與桌子、沙發一樣,并不能産生新的意味,共同作為一種日常狀态中道具。粗紋亞麻布作為一種材料,同樣作用與工作方法和語言,“這樣的布會制造一些繪畫過程的障礙,會讓我慢一些,慢一些。同樣還是會産生很多偶然出現的意外效果,而這些偶然的效果,會帶給我啟發。”

雅昌專稿|肖江 繪畫中的記憶與日常

肖江 素描練習170cmx230cm 布 油畫 2021

|結語

肖江的室内與室外,看與被看,都是景觀的一部分。畫面冷峻、靜穆的氣氛之下,似乎存在着工業機械與柔軟人性的沖突和沖突。

他有意識地将注意力轉向表現自己的主觀世界,通過概括和取舍,從主觀的結構、色彩産生超越現實的意味。

肖江對每塊精心推敲過的色域,随着圖像而客觀的變形,基于形式語言的判斷,以及色彩和構圖的技術需要;主觀的變形與不可預知的偶然性,形成了常态之外的神秘、奇異、不安。

肖江的作品建構的是“形而上的現實”,“潛意識的符号”,而不是現實生活的再現。

雅昌專稿|肖江 繪畫中的記憶與日常

肖江 躺着的人 120cmx180cm 油畫2020

|展覽現場

雅昌專稿|肖江 繪畫中的記憶與日常
雅昌專稿|肖江 繪畫中的記憶與日常
雅昌專稿|肖江 繪畫中的記憶與日常
雅昌專稿|肖江 繪畫中的記憶與日常
雅昌專稿|肖江 繪畫中的記憶與日常
雅昌專稿|肖江 繪畫中的記憶與日常
雅昌專稿|肖江 繪畫中的記憶與日常

展覽現場

|藝術家簡介

雅昌專稿|肖江 繪畫中的記憶與日常

肖江,1977年出生于江西省井岡山市,現工作生活于上海。他的繪畫常落筆于山、空間和人之間的關系,其中的風景是晨曦抑或傍晚難以辨識,隐隐傳遞着一絲疏離。不妨說,其整個場景就是畫中人物的一個夢境。

主要個展:

山外山,站台中國,北京(2021);室内風景,Vanguard Gallery,上海(2021);開門見山,Vanguard Gallery,上海(2021);尋常事,獅語畫廊香港,香港(2020);近在眼前,Vanguard Gallery,上海(2018);此山中,墨方空間,北京(2017);公園,Big Space,上海(2015);沿途,Vanguard Gallery,上海(2014);物件/空間,場外空間,台北(2013) ;沒有河流的航标,站台中國,北京(2012);無人之境,Vanguard Gallery,上海(2011)

近期主要群展:

2021迎春畫展,站台中國,北京(2021);站台中國十五周年特展,站台中國,北京(2020);步履不停,多倫美術館,上海(2019);緻青春,站台中國,北京(2019);象外-上大美院具象工作室邀請展第二回展,劉海粟美術館,上海(2018);又寂寞 又美好,Ke Fang Art Space,上海(2018);入侵 未來,杭州寶龍藝術中心,杭州(2018);東北巴洛克,N3 gallery.,北京(2017);退相幹,香格納 M50,上海(2017);北平之春,應空間,北京(2017);飄忽 事實與真相,GALERIE HUIT,香港(2015);常青藤青年計劃,今日美術館,北京(2014);書房,JEWELVARY,上海(2014);ART 13 倫敦當代藝術博覽會,倫敦奧林匹亞展覽館,倫敦(2013);上海驚奇:一場關于上海當代藝術的群展,k11購物藝術中心,上海(2013); “叢林II -彌漫的形态”首項目:《相對論》,站台中國,北京(2013);新動力,獅語畫廊,上海(2013);倉庫總動員,vanguard 畫廊,上海(2013);畫室,m50藝術空間,上海(2013)

雅昌專稿|肖江 繪畫中的記憶與日常

肖江- 山外山

展期:2021.12.11 - 2022.01.23

開幕:2021.12.11 15:00

學術主持:魯明軍

展覽主辦:站台中國當代藝術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