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熔銅藝術,世界銅史上的奇迹

作者:高三青雲老師

這世界上的人與事,都有偶然性和必然性。

比如一顆熟透的蘋果,偶然間砸中了牛頓的頭,牛頓經過思考和推演,發現了天地間必然的規律,也就是萬有引力定律。

同樣的,2006年,常州天甯寶塔發生大火,高溫使熔化的銅水流了一地,在普通人眼裡,那是一場災難,但對于工藝美術大師朱炳仁來說,當他看到大火熔渣中藏着的晶瑩生輝的熔銅結晶體,那奪目的美時,讓他捕捉到了一絲新工藝形式的靈魂,他把這種偶然的銅結晶體運用到了藝術創作之中,創立了新的工藝門類,“熔銅藝術。”

熔銅藝術,世界銅史上的奇迹

朱炳仁在工作中

2006年,也成為了熔銅藝術的發韌之年。

朱炳仁是“朱府銅藝”第四代傳人,國家級非遺“銅雕技藝”唯一傳承人,可以說是家學淵源,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藝術 背景,煉就了他卓絕的藝術之眼,才使得熔銅藝術發展成為世界銅史上的奇迹。

每夜夢回,那熔銅漫流而演繹出來的驚人之美,都讓朱炳仁沉浸在熔銅藝術 的創作之中,不能自拔。

15年間,朱炳仁創作出了衆多“融抽象的形态之中,捕捉到具體的意念”的熔銅藝術品,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故宮博物院、北京人民大會堂、國家文旅部、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曼谷中國文化中心等國内外博物館和文化機構收藏。

試舉幾件,供朋友們賞評。

熔銅藝術,世界銅史上的奇迹

《阙立》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

所謂“阙立”,即是将阙立于世,阙立于史之意,這幅壁畫簡練明快、傳統而又時尚、對立而又統一,可以說是揉和了銅雕、國畫、書法及油畫多種技法。

在經氧化、磨抛而筋骨突現的貼銅杉木基闆上,呈現着黑古銅色的神秘深沉,以熔銅工藝中自然流淌挂落而産生的精靈般的藝術浮雕造型,閃耀着富貴而祥和的光彩。

在表現上,蓮荷的大寫意的枝葉與失臘精鑄的極為寫實的蓮蓬園雕别具匠心地組成一幅挺拔阙立、獨具質感的藝術作品,視覺沖擊力驚人,亦中亦西,亦古亦今,抽象與具象竟如此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令人驚歎。

此作現存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熔銅藝術,世界銅史上的奇迹

稻可很稻非常稻

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

就是說,道是不能道的,如果道可道,則非道也。

朱炳仁以《道德經》為靈感來源,以“稻可道,非常稻”為題,種出了一片金色意境的文化銅稻,實在是意境深遠。

有評論家解釋,用另外一種斷句,為”稻可,道非,常稻”。那意思是說,稻子太重要了,離開稻,什麼道理都是非的,這是常識,常理,記住常稻。

這也正從另外一個側面,驗證了此作的藝術生命力,是有無限可能的。

接着我們再看朱炳仁為博鳌亞洲論壇創作的巨幅銅壁畫。

該壁畫正面取名《萬泉歸海》,呼應了博鳌亞洲論壇會址所在的萬泉河畔。

熔銅藝術,世界銅史上的奇迹

《萬泉歸海》在博鳌亞洲論壇收藏

取意海納百川,涓涓細流,終歸于大海,與博鳌亞洲論壇20周年整個精神結合起來得異常巧妙,

此作現陳列在博鳌亞洲論壇大堂。

熔銅藝術,世界銅史上的奇迹

博鳌亞洲論壇大堂

2009年12月,法國達利基金會将在中國的杭州,設立首家西班牙超現實主義大師薩爾瓦多·達利作品紀念館。

朱炳仁的百餘件熔銅作品與達利進行了一場跨越時空的東西方對話,朱大師特意創作了《我想象的達利》熔銅肖像。

熔銅藝術,世界銅史上的奇迹

我想象的達利

這件作品展現了荒誕、怪異,這正是達利的創作風格,在虛無缥缈的藝術中,達利的潛意識在馳騁,用熔銅藝術惟妙惟肖地創作出達利超現實主義的面目,展現了中國藝術的卓越水準。

當時達利紀念館參展方負責人居雍看到這件作品時,非常震驚,連稱世界上還從未有過這種類型的作品,并且稱贊:“我從中看到了達利的精神。”

這種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在朱炳仁的熔銅藝術創作中始終存在,他是影響世界的熔銅藝術大家,他用這種無模可控、無可複制的藝術表達着自己對世界的看法,傾訴着自己的想法。

熔銅藝術在朱炳仁手裡越發成熟,也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中國的青銅文化的第二次高峰似乎已經來到。

自2006年創立熔銅藝術以來,已足足過去了15年,朱炳仁創作了大量的熔銅作品。

熔銅藝術,世界銅史上的奇迹

溶化的梵高

熔銅藝術,世界銅史上的奇迹

跳舞之人

為了将銅文化發揚光大,朱炳仁為了籌措資金,把幾十年的積蓄都拿出來買銅,還把自己和孩子的房産拿到銀行做了抵押,在杭州建立了“銅雕藝術博物館”。

熔銅藝術,世界銅史上的奇迹

博物館規模宏大,面積近3000平方米,共耗費原料銅125噸,被譽為“江南銅屋”,每年吸引百萬遊客駐足觀看,逐漸成為杭州旅遊景點之一。

朱炳仁說:

“每一件重要的銅制品, 我都将其視為交給時代的作品、 留給曆史的文化财富。”
熔銅藝術,世界銅史上的奇迹

工作中的朱炳仁

朱炳仁在抽象的熔思之中尋找到了他的藝術理想,對于形體的解構,更能使得“意義”熔鑄到對形式的追求之中。這種解形熔意也使得傳統的工藝美術走向了更為富有新鮮語義的境界之中,這是由“形而下”到“形而上”的升華,物質和精神的轉換,熔銅藝術意義深遠,當永世長存。@朱炳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