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的曆史上,出現過一次政治、經濟、文化全面發展的時期,這就是宋朝。可以這麼說,宋朝在我國古代曆史上的地位相比較于封建社會頂峰的唐朝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在政治方面,宋朝的二府三司制,不僅繼承了唐代的三省六部制的優點,又使得政府所統治的地區更加廣泛。在經濟方面,宋代的糧食年産量遠遠超過唐朝,文化上,文人畫和書法在宋代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科技上,四大發明中有三項是在宋朝誕生并走向成熟。可以看出,宋代是我國曆史上最為輝煌的一個時期。

輝煌如此,宋朝卻是我國古代曆史上出了名的軟骨頭王朝。可以這麼說,宋朝在除軍事之外的各個方面都遠遠領先于其他時期。隻有這軍事,長期以來一直處于落後地位。這也是宋朝覆滅的根本原因。
提起宋朝,人們最先想到的是北宋;提起北宋,人們最先想到的便是施耐庵所著的《水浒傳》裡面生動地刻畫了一百單八将的起義過程。而在這本書中,使人印象深刻的還有被稱為大奸臣的樞密使——童貫。
童貫,宋徽宗時期擔任樞密使,掌管兵馬大權。後人将他于高俅、蔡京、楊戬、梁師成和李彥成為宋代六大奸臣。那麼童貫是不是真的像書中所述的那般不恥?縱觀童貫這一生,雖然禍國殃民,幹涉朝政。但是他的貢獻也十分突出。隻是這個貢獻的取得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熟悉曆史的人都知道,自古以來“幽雲十六州”這一地區是連接配接南北地區的重要樞紐,是各朝各代必争的軍事重地。宋朝也不例外,宋太祖趙匡胤兵變稱帝之後便一直想要奪回這片軍事重地。不過因為北方少數民族的幹涉,奪取願望一直沒有實作。
自趙匡胤之後,北宋曆朝曆代的皇帝都曾嘗試着收複這一地區,但都無功而返。直到宋徽宗時期,童貫幫助宋徽宗完成了趙氏皇室的這一願望。先看幽雲十六州的所處位置,它的北面是少數民族成立的政權——遼國和金國、西部是西夏國、南部則是漢族的政權宋朝。
那時的宋朝軍事系統十分落後,軍事部署也有很大的漏洞。是以要想取得十六州,必須聯合金國攻打遼國。于是童貫同金國簽訂結盟協定,說是同盟,宋代還要允許金國軍隊在宋朝駐紮,還要每年向金國進貢,簡直是一個不平等條約。
宋金結盟後,迅速擊敗了遼國,收複了十六州中的部分地區。随後童貫率軍讨伐西夏,又收複了四洲。自此,童貫算是基本完成了趙氏皇室的願望。不過每年向金國的進貢也讓宋朝的經濟十分緊張。
童貫的另一貢獻則是鎮壓了江南地區的方臘起義。讀過《水浒傳》的人都知道,當初童貫率領數十萬大軍前去鎮壓梁山,被梁山好漢打的屁滾尿流。
後來宋江率領梁山好漢招安之後,被童貫和蔡京利用,前去平定方臘叛軍。但曆史上的梁山起義,别說打敗童貫,就連一個小小的太守張叔夜都能将他們擊潰。是以小說和史書的可靠性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當得知童貫即将率領大軍抵達江南時,方臘還存在一定的僥幸心理,認為憑借江南易守難攻的地勢能夠夠與之交鋒。但令他沒想到的是,當地的百姓早已經無法忍受他殘暴的統治。于是在童貫大軍抵達後,當地的百姓自發帶領朝廷軍隊繞到了方臘的後方,前後夾擊,方臘叛軍大敗,賊首方臘也被押送京城斬首示衆。
結語:随着方臘起義被鎮壓,長期被沉重的賦稅折磨的百姓們紛紛開始起義。北方的遼國和金國也認為大宋王朝氣數已盡,開始規劃進攻的方案。外憂内患之下,北宋王朝覆滅。北宋滅亡後,童貫也被發配邊疆,後被斬首。
至于為什麼曆史上稱他為奸臣,很大程度上是與他勾結蔡京等人幹涉朝政有關,不過從客觀公正的角度來看,童貫也是對曆史有一定的貢獻,算得上是功過參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