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外媒:奧密克戎證明中國“清零政策”是對的

作者:環球網

來源:中國新聞網

“這種含有大量突變的病毒出現,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中國的‘清零政策’是正确的。”美國彭博社在12月1日的報道中寫道,“變異毒株奧密克戎出現後,世界各地争相實施邊境和旅行限制措施,而在中國,一切如常。”

彭博社稱,在科學家們搞清奧密克戎的傳染性之前,英國、以色列、日本等采取了“甯枉勿縱”的态度,進一步加強防疫措施和旅行限制,試圖将這種變異毒株擋在國境線外。

報道指出,自疫情伊始,中國就更新了邊境管控,限制措施從未松懈。雖然一些國家和地區陸續轉向“與病毒共存”,但中國一直将病例清零視為優先事項,強調確定人民健康是首要任務,然後才是經濟利益。

彭博社承認,“清零政策”讓中國的感染和死亡人數遠低于其他國家。該社援引中國《環球時報》的報道稱,最有能力阻擋奧密克戎入侵的就是中國,中國是“當今世界抵抗病毒傳播的真正的銅牆鐵壁”。

報道引述美國智庫外交關系協會全球衛生問題進階研究員黃嚴忠的話說,奧密克戎變異株的出現,是“新冠清零”政策的“加強針”。如果西方國家在重新開放的問題上走了回頭路、選擇關閉邊境,就沒有理由指責中國的“清零政策”是“不可持續”和“錯誤”的。

彭博社稱,一些分析師認為,中國的做法會帶來許多好處。高盛政策師劉勁津表示,中國的經濟基本面及目前的防疫措施,使其能更加從容地應對變異病毒。

報道說,中國内地和香港的研究人員發現,中國在疫情暴發後的頭幾個月裡實施的封鎖措施,也使新冠肺炎之外的死亡率明顯下降。

根據這項發表在《自然》雜志上的研究,死亡率的下降與嚴格的限制措施有關。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離之類的行為變化使得空氣品質好轉,衛生狀況改善,交通事故減少。研究人員稱,結果表明,中國的防疫措施不僅有效遏制了新冠肺炎疫情,還帶來了顯著的公共衛生效益。

“新冠疫情:什麼樣的政策能帶我們走出困境?”11月29日,英國廣播公司(BBC)以此為标題報道稱。

BBC稱,在選擇“生命”還是“生活”的問題上,中國采取了和許多國家截然不同的政策取向。BBC援引中國衛健委主任馬曉偉的話說,今冬明春疫情防控形勢複雜嚴峻,中國将繼續堅持嚴格的疫情防控措施,築牢“外防輸入,内防反彈”的堅實屏障,鞏固來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BBC注意到,在疫情暴發4個月左右時,中國就提出了“雙循環”的經濟政策,提出以國内循環為主。中國内部的統一大市場可以為經濟複蘇提供動力。

“迄今為止,‘清零’政策取得了成效。自新冠肺炎疫情開始以來,中國通報的累計死亡病例不到5000例,并通過嚴格的措施,成功将疫情的零星暴發迅速控制住。”美國《紐約時報》寫道。該報稱,中國全面抗擊新冠病毒的做法使其處于有利地位,得以應對不斷變化的威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