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民間故事:一句玩笑,賺來個美娘子

作者:愛逗說故事

玩笑激怒老員外

洛陽有個秀才叫陶瑞。一天,他與兩位好友到開封遊玩。一路上隻顧賞景,錯過了了客店,當他們走到開封附近一個叫張家村的時候,天已經黑了,加上天公不作美,稀裡嘩啦地下起了雨來。三人趕忙來到一家人家的門樓下避雨,陶瑞走上前就要去推門,兩位朋友阻攔道:“陶兄,這樣魯莽地去敲門,人家主人要是怪罪下來,該如何解釋?”

陶瑞笑着大聲說道:“此乃我嶽父家,女婿敲嶽父家門又有何不妥?”

民間故事:一句玩笑,賺來個美娘子

恰好,兩扇大門忽然打開,從裡邊走出一位老者。原來這位老者姓張,正在小解,将陶瑞說的話聽了個一清二楚,問道:“剛才哪一位說老夫是他嶽父的?”

陶瑞自知失言,羞愧滿面,不敢接話兒。張員外見此情形,已心中有數了,便對他的兩位朋友說道:“二位要是不嫌棄,請到屋裡坐坐。這位秀才就不用進來,暫時替老夫照看一下門。”張員外擺酒接待兩位朋友暫時不說。

來說說陶瑞被關在大門外,想着剛才的失言,獨自一人很是凄涼,想着一走了之,可是一來雨還沒停,二來天也黑,自己膽子又小,隻有耐着性子等待。

大約過了兩個時辰,雨慢慢停了,月亮也若隐若現,陶瑞暗自忖思:“他倆隻顧自己,我不如撇下他們自己先走。”

突然聽得門裡面有人悄悄地說道:“你先不要走。”陶瑞聽到,回應道:“知道了。”過了沒一會兒,又聽見門裡邊悄悄地說:“這兒有些東西遞出去,你把它收拾好。”陶瑞心想,你們兩個白吃白喝了老人一頓,現在還拿人家東西,真昧良心。

隻見有兩件東西從牆上“撲嗒”一聲,掉了下來。陶瑞走上前一看,隻見是兩個包袱,提一提,很挺沉,伸手摸了摸,好像是些金銀首飾。

民間故事:一句玩笑,賺來個美娘子

陶瑞心想,這可别怪我不義了,随手将包袱往肩上一摔,背上就走。差不多走出了二三十步,回頭一瞅,從牆頭上跳下來兩個人,陶瑞猜想着是兩位朋友,也就沒有停下來。陶瑞在前面走,兩人在後面也不急着跟上來,隻是慢慢地走在後面。

就這樣走了大半夜,天色即将大亮了,兩人才慢慢追趕了上來。陶瑞回頭一瞧,不由得目瞪口呆,眼前二人竟然不是自己的朋友,卻是兩個年輕女子。一個姑娘裝扮,長得像仙女一般;一個丫環打扮,樣子也十分可愛。

陶瑞隻好将二人帶到一家客棧,叫了些飯菜他三人吃過後。陶瑞便問起了姑娘的來曆,姑娘說:“我姓張,乳名彩蓮,乃是張家村張員外之女,母親李氏。我幼年便被父母許配給同鄉趙家為婚,沒想到那趙公子好吃懶做,鬥雞走狗,長得更是醜陋不堪,我不願嫁給他。可是父命難違。正好我有一表哥,名叫李榮,儀表堂堂,我和他約定今晚一起私奔,不知怎的,白天沒見他回音,等到了晚上,聽到爹爹大嚷,說是門口有一個少年,自稱這裡是他嶽父家,我心想,必是我表哥來了。就急忙收拾了些首飾銀兩,帶着丫環翠兒為伴,翻牆出來。看見你在前面背着包袱走,心想着肯定是表哥,又怕人家看見,是以一路不敢走的太近。如今我時回又不敢回,走又不敢走,也隻有仰仗你了。”

陶瑞聞言大喜,心中想道,莫非上蒼因我一句玩笑話而賜我一位美娘子?這緣分真乃天定也!

此時的陶瑞也是躊躇不決:如果将彩蓮、翠兒輕率地領回家,父母必然迷惑;要是不将她倆領回家,又讓她們到何處安身?他左思右想,他忽然想起了吳大貴

民間故事:一句玩笑,賺來個美娘子

穿針引線成良緣

吳大貴原本也是富家子弟,隻因家裡遭了災,所有家産灰飛煙滅,隻得和妻子讨飯為生。陶瑞見其可憐,便從家中拿了五十兩銀子給了吳大貴,讓他做個小生意,以便養家糊口,沒想到吳大貴生意越做越大,如今已成了洛陽聞名遐迩的富商。

這天吳大貴收賬回來,剛從妻子手裡接過一杯茶,便聽見有人敲門,開門一看,見是陶瑞,激動得連說:“恩人駕臨,恩人駕臨!”

進屋後,陶瑞便将他同彩蓮主仆的巧遇對吳大貴說了一遍,然後,陶瑞在吳大貴耳邊如此這般地交代一番。

三天後,吳大貴趕到陶家,對陶老爺說:“前幾天下人到開封去賣綢緞,路上偶遇開封城外老相識張員外家小姐逃婚,下人見她美如天仙,又知書達禮,心中憐憫。想護送她回府她卻不肯,于是買賣沒做便将她領回家中。我讓妻子問她今後有何打算,她說:‘隻求找個好人家好好過日子。’是以,我就想到了恩人陶少爺樣貌好、人品正,是以鬥膽前來提親,還望老爺應允。”

陶老爺心想:吳大貴說話實在,不會騙人,張家乃家财萬貫,也算是門當戶對,于是就将這門親事答應了下來。找人選了個好日子,擡了頂花轎,鑼鼓喧天地将彩蓮娶回家中。不用說,陶瑞比誰都歡喜。

再說彩蓮對公婆不但孝順,還很熱情,夫妻二人更是恩恩愛愛。過了一年,彩蓮為陶瑞生了個白胖小子,陶家更是歡樂無比。

民間故事:一句玩笑,賺來個美娘子

這天,彩蓮心煩意亂,心中十分思念二老,她對陶瑞說:“我那時不願嫁到趙家,是以做出了無禮之事,而今身已屬君,并不後悔,隻是想到,我走之後,二老必定十分思念。如今算來已經一年有餘,我心裡時刻想念父母,夫君若念夫妻情義,便與我父母通個信兒,也不枉二老生養我一場。”

陶瑞蹙眉想了片刻,笑着說:“我也正有此意,吳大貴經常在開封一帶做生意,我去與他商量一下。”

生米熟飯兩相融

且說當日張員外将兩位朋友留在家裡住宿,次日吃過早飯,二人起身告别,張員外送出門來,笑着說:“昨晚那狂生不知哪裡去了?”兩位朋友說:“想是等不上我們,自己走了。”

張員外送走客人,剛一進門,一個丫環急急來到面前,上氣不接下氣地說:“老爺,不好了!小姐不知去了哪裡!”張員外吃了一驚,匆忙走進内房,隻見李夫人放聲大哭。一個仆人說:“莫非是昨夜借宿之人将小姐拐跑了?”張員外喝道:“胡說!他們都是初來乍到,兩個人睡了一夜,剛剛離去,如何拐跑小姐?另一個因我煩他胡說八道,連大門也沒讓他進,更不會拐人。想必是這閨女平時與人有約,今天有客人在此,趁機逃了。”

民間故事:一句玩笑,賺來個美娘子

仆人又說:“老爺說得是,自從小姐得知趙家公子品行後,就經常流淚,隻有李家小郎,時常讓翠兒與小姐傳遞資訊,想必是跟他走了。”

張員外聽着有理,便悄悄差人到李家檢視。一個時辰過後,來人回禀說:“那李郎待在家裡,大門也未曾出。”

張員外聞言,對家人道:“家醜不可外揚,誰也不準往外傳!”張員外擔心,要是趙家上門來要人,該如何交代?

這事過了一個多月,趙家公子因同人打架,不幸被人一刀捅死了,張員外夫婦從此去掉了一塊心病。然而思女之心越加迫切,不到半年時間,張員外夫婦已兩鬓斑白。

就這樣過了一年多,一日張員外剛剛用過早飯,仆人便遞過來一張名帖,張員外打開一看,卻是洛陽吳大貴來訪,張員外匆忙整了整衣冠出門相迎。

一陣寒暄過後,吳大貴說:“員外還記得雨中推門,冒稱是你女婿的那個人嗎?”張員外說:“是有這事。”

吳大貴便将陶瑞之事一一告訴張員外,張員外連說:“奇緣!奇緣!”

民間故事:一句玩笑,賺來個美娘子

李夫人在屏風後聽得真真切切,她再也忍不住了,哭着跑了出來,一下跪倒在吳大貴面前,求吳大貴将女兒領來相見。

吳大貴道:“員外,夫人要見女兒容易,隻是令婿怕二老責怪,是以不敢同令愛前來。”張員外說:“見到女兒女婿高興還來不及呢,怎麼會責怪呢?”

吳大貴回到洛陽,将張員外所言說給陶瑞聽,陶瑞大喜,遂備車馬禮品,帶着嬌妻幼子來到張家村探親,自是一家喜氣洋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