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上遊深處曾多次總書記多次提到"明大德、守德德、嚴私德",有什麼好心?重讀"監獄中的八人"尋找答案

作者:上遊新聞

2021年6月29日,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的儀式上,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表了重要講話,呼籲"共産黨人要有人格的力量,才能赢得人民的心"。黨的所有同志都要以明大德、公德、嚴正的民德、潔白、廉潔的工作,做到自私、節儉、永遠廉潔的政治本性。"

早在2018年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出席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審議時,就指出上司幹部要講政治倫理,政治倫理是全社會的道德建設。要樹立政治道德,就必須做明大德,恪守公共道德,嚴格個人道德。當時,習近平總書記也宣讀了《獄中八人》。

上遊深處曾多次總書記多次提到"明大德、守德德、嚴私德",有什麼好心?重讀"監獄中的八人"尋找答案

"八條入獄"是重慶解放前夕的1949年,在渣洞中,白宮在英勇犧牲的革命志願軍離黨後,對一些監獄意見進行了總結。

總書記多次提到"明大德、應德、嚴私德"是什麼好意?

重慶誕生的"獄中八條"對"明大德"、"維護公共道德"、"嚴私德"有什麼警示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重視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啟迪和培養,重慶紅岩連結文化發展管理中心黨委副書記兼主任馬志科說。總書記多次強調,政治行為要明确,要公開道德,要嚴格個人道德,這是實作黨員幹部特别是上司幹部政治道德的方針和途徑。

2018年3月10日,在提到"明大德、壽公、閻民德"時,習近平總書記讀到《獄中八條》,因為舉例說明,意見與黨的建設有關。

"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是共産黨人的第一心

上遊深處曾多次總書記多次提到"明大德、守德德、嚴私德",有什麼好心?重讀"監獄中的八人"尋找答案

如何了解總書記習近平反複強調的"明大德、公德、嚴私德"?

町子說,明達德,就是要堅定的理想信念,錘煉堅強的黨性,在大和大面前,無所畏懼地面對風浪的考驗,在面對各種誘惑時站穩腳跟。

遵守公共道德就是要強化宗旨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恪守立黨為民、為民治的理念,自覺踐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們承諾奮鬥的目标,讓全世界的心靈無私。

嚴格自律,就是嚴格限制自己的行為舉止,戒赀貪,為社會服務,切實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用于造福人民。

"一個黨員的黨性,不會随着黨齡的增長和職位的提升而自然而然地得到改善,如果不加強培養和培養,黨的品格不僅不會提高,反而會降低甚至完全喪失。馬爾基科說,理想的信念不能隻是一句口号的呐喊,要經常想到紅石烈士,從中汲取信念的力量,不斷加強思想的堅強、政治經驗、實踐鍛煉、專業訓練,懂得黨的初心和使命。

許多被囚禁在渣洞和白宮的共産黨人,如江竹軒、王樸、徐建業、陳然,他們不屈不撓,從不反抗黨,倒在重慶解放前夕,思考着黨未來的長遠發展。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紅岩烈士們在犧牲之前,對新中國充滿希望,用他們對黨的忠誠,總結了這"八進獄"。

馬爾奇科說,"八條入獄"是革命烈士用鮮血和生命換取經驗和教訓,是一份寶貴的黨史教材,一份沉重的黨性教材,一份神田政治使命,它提醒我們要不斷加強黨員幹部的思想道德建設和作風,真正實作明大德, 公共道德,嚴格個人道德,努力創造良好的政治生态。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國共産黨鮮明的政治特征

上遊深處曾多次總書記多次提到"明大德、守德德、嚴私德",有什麼好心?重讀"監獄中的八人"尋找答案

"監獄八條"的含義本身就是自我革命的勇氣。

馬希科說,回顧過去一百年的輝煌曆史,中國共産黨之是以能在血雨中重生,在苦難和挫折中成長,在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鬥争中,正是因為有一顆永恒的心, 勇敢的使命,依靠勇氣進行自我革命的獨特政治性格。

馬爾奇科說,當獄中同志們提出"獄中八條"時,現在已經得到了有效解決,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作風建設總是在路上。

我們黨針對"預防黨員腐敗"、"注重黨員特别是上司幹部的經濟、浪漫、生活方式",有正視問題的自覺和深入推進反腐敗鬥争的勇氣,不斷提高黨的建設品質;

針對"加強黨内教育和實戰"和"嚴正全黨整改"的問題,我們黨開展正常的制度化理想信念教育和集中教育,加強和規範黨内政治生活,努力加強黨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好鬥性, 加強和改進黨的工作作風;

針對"不要理想,不要上級迷信"的問題,繼續加強黨員幹部理想信念教育,建設高素質的專業幹部隊伍;

針對"注意路線問題,不左右跳"的問題,我們黨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不斷研究新形勢,總結新經驗,解決新問題;

針對"不看敵人"、"懲治叛徒"等問題,我們黨堅持國家安全大局觀,協調發展與安全,防範化解各種重大風險。

"我們絕不能在歡呼、贊美中失去革命精神和鬥志,在現狀中逐漸陷入一種舒适的狀态,不是超前思考,貪婪取樂,而是要記住,船到中間更急,人到陡峭的半山路。也就是說,環境越複雜,任務越艱巨,越不能忘記黨的初任,越要有堅強的自我革命精神。"馬爾科說。

更多新聞>>

"八進獄"是烈士的"最後指令"。

這是一份出生在黑人監獄,殉道者"最後的手段的報告。

1948年4月初,國民黨駐重慶特工以毀報為借口逮捕了135人,其中40人是縣級以上黨幹部,黨在重慶的地下組織幾乎被徹底摧毀,甚至牽連到整個四川地下黨組織。由于叛徒的背叛和三次武裝鬥争的失敗,300多名共産黨人和革命者石獅被關押在白宮渣洞。

在此過程中,共産黨員羅光斌被捕,最初被安置在渣洞監獄二樓7号房間,與他的前上司人張國偉同室。張國偉告訴羅廣斌,要注意收集資訊,征求意見,總結經驗,有一天向黨彙報。

于是,一場"大讨論"在黑暗中秘密展開,以吸取教訓。

1949年1月17日,蔣竹軒準備了讨論的口頭提綱:"一是逮捕前的總結;"這也将成為未來"八入獄"的形成基礎。

1949年2月,羅光彬被調到白宮。他與室友、曾任沙磁區學校特支部書記劉國軒、原重慶北區工作委員會委員王樸、原金津報特支書記陳然進行了多次深入探讨。監獄裡的意見在這裡逐漸完善和成熟。

1949年11月27日,下雨。革命者甚至可以聽到河對岸的槍聲,以解放重慶,但敵人最後的瘋狂開始了,300多名革命者倒在了敵人的槍口之下。

羅光斌和10多名尚未被擊斃的獄友,趁着敵人對看守的忽視,冒着生命危險沖出白宮伏擊鄉村,三天後迎來了重慶的解放。

越獄後,羅光斌每天寫一本書,憑着記憶整理出獄中同志們提出的意見。

1949年12月25日,重慶解放後的第25天,羅光斌寫了《關于重慶黨組織被毀和監獄狀況的報告》,報中共重慶市委。

報告有七個部分,其中大部分存在于第一、二、三、七和四部分,第五和第六部分已經遺失。總字數在3萬字左右,現有2萬多字,更充分地反映了當時地下鬥争、監獄鬥争、黨組織遭受的慘痛教訓和烈士的崇高精神。

《八入獄》摘自報告第七部《獄中意見》,共八篇3000多字,是報告的核心和精髓。

1989年,原重慶市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胡康民在重慶檔案館發現報告,整理出土,現稱"八牢"。

"監獄八人"如下:

一是防止上司成員腐敗;

二是加強黨内教育和實踐鬥争;

第三,不要理想主義,對上級不要迷信;

四、注意路線問題,不要從右向左跳躍;

第五,不要欺負敵人;

六是重視黨員特别是上司幹部的經濟、浪漫、生活方式;

七、嚴格開展全黨整改;

八、懲治叛徒、特工。

上遊記者李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