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莫斯科地鐵裡的中國建造

作者:行業報協

在新開通的莫斯科地鐵第三換乘環線米丘林地鐵站内,紅色立柱、團壽紋、祥雲等元素構成的濃郁“中國風”吸引了乘客們的眼球,他們紛紛拿出手機拍照留念。這座車站已經成為彰顯中俄友誼的新地标,展現出“一帶一路”上的跨文化盛景。

莫斯科地鐵裡的中國建造

乘客打卡莫斯科地鐵“中國風”車站

當地時間12月7日下午,中國鐵建承建的中國企業在歐洲首個地鐵工程——莫斯科地鐵第三換乘環線西南段項目正式開通。俄羅斯總統普京以視訊連線形式出席通車儀式,宣布莫斯科地鐵第三換乘環線10個車站開通。

莫斯科地鐵裡的中國建造

中國鐵建負責建設的莫斯科地鐵第三換乘環線西南段維爾納站

2014年5月,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共同見證下,中俄雙方簽署莫斯科市基礎設施建設合作備忘錄,為項目實施奠定了堅實合作基礎。2017年1月,中國鐵建中标莫斯科地鐵第三換乘環線西南段項目,這是全球最長地鐵環線——全長70公裡的莫斯科地鐵第三換乘環線的一部分,标段全長5.4公裡,包含阿米尼站、米丘林大街站、維爾納大街站3個車站和9條盾構隧道建設任務。這是俄羅斯首次在地鐵施工領域引進中國企業。

莫斯科地鐵裡的中國建造

該項目自實施以來,就受到中俄兩國高層上司的持續關注。2019年9月25日,正在俄羅斯進行正式友好通路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栗戰書在莫斯科市長索比亞甯的陪同下,到中國鐵建承建的莫斯科地鐵項目視察。索比亞甯先後4次來到工地了解情況。2021年9月16日,索比亞甯乘坐莫斯科地鐵第三換乘線試運作列車,視察該線西南段地鐵站建設情況,向中國建設者緻以感謝。

技術融合,樹起友誼地标

莫斯科地鐵曆史悠久,建設體系成熟、規範嚴謹,有“地下藝術博物館”的美譽,漫步其中,仿佛走進一座座美輪美奂的藝術殿堂。有莫斯科地鐵珠玉在前,如何讓中國工程技術與當地規範标準有效結合,是“走出去”的中國企業面臨的共同難題。

“莫斯科地鐵第三換乘線西南項目施工招标前,中國鐵建與俄方最先簽署的是該項目的初步設計合同。”項目設計負責人周濟民表示,俄羅斯的預算審批程式複雜,初步設計十分重要。

項目團隊邀請當地工程師和預算師講解,與當地标杆同行企業交流,積極學習行業規範和标準,建立起規範和标準索引平台,對照地鐵項目設計進行應用交流。他們通過優化阿米尼、米丘林車站基坑開挖提高人工作業比例,給米丘林車站基坑圍護結構施工加入場地擁擠系數等措施,主要設計優化的創效項達11項。

莫斯科地鐵裡的中國建造

乘客在阿米尼站等候列車

“加入中國鐵建以後,我感受到了中國企業設計理念的不同。”該公司設計事業部俄籍設計經理伊戈爾·鮑裡斯維奇·齊比諾克表示,剛開始他并不适應項目部的工作思路,因為設計人員要經常去施工現場,了解項目進展,發現施工技術問題,還要與物資、工程預算部門溝通,當他看到實際成效後,便欣然接受了這種工作方法。

在初步設計合作過程中,他們不斷向俄方介紹中國鐵建先進的設計理念和施工工藝,以優秀設計咨詢工作業績,獲得業主認可。

周濟民帶領的項目設計團隊将極具中國特色的元素呈現于米丘林地鐵站,受到莫斯科當地首席建築師等專家稱贊,獲得該國最高設計管理機構的認可。帶有濃郁“中國風”的米丘林站還沒開通就成了“網紅”,赢得了中俄人民的廣泛關注。車站位于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友誼大街旁,被中俄兩國媒體稱作“中俄友誼的新地标”。

中國技術,閃耀歐陸市場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蘇聯地鐵專家幫助中國規劃設計了我國第一條地鐵——北京地鐵1号線,中國鐵建的前身鐵道兵是當時1号線施工的主力軍。如何成功地把地鐵修到昔日“師傅”家,成為擺在剛剛到莫斯科的中國鐵建建設者面前的難題。

标段内施工工序複雜、土壤構成與國内不同,周邊存在大量建築物、營運車站、河流,特别是在冬季施工溫度遠低于之前承建過的項目,這就要求盾構機能夠耐低溫。

為成功實施該項目,中國鐵建在俄羅斯投入了“強強聯合”的最佳配置,鐵建國際作為外經平台發揮“領頭羊”作用,牽頭負責項目商務、設計、财稅等工作;中鐵十六局選派精兵強将,發揮地下工程強項,管控好現場施工和技術;鐵建重工負責研發制造适應高寒地區掘進的盾構機。3家機關協調分工,密切配合,成為系統内“艦隊出海”的合作典範。

莫斯科從10月底就進入冬天,最低氣溫可達零下30攝氏度。很多俄籍工程師對中國盾構機能否在極寒氣候裡正常工作十分憂慮,就連有8年地鐵隧道施工經驗的工程部俄籍部長弗拉基米爾也有此疑問:中國的盾構機會不會出現問題?

中國鐵建專門開發了可耐零下30攝氏度低溫的盾構機驅動系統,整機關鍵部件均采用耐低溫材料制作,另外還增加了諸多輔助措施,如耐低溫選型設計、保溫、加熱等功能,完全适應俄羅斯的特殊施工環境。項目所用5台盾構機均以俄羅斯家喻戶曉的熱播劇《爸爸的女兒們》中5個女兒的名字命名,分别為瑪利亞号、達利亞号、耶甫蓋甯号、加麗娜号、波麗娜号,“5個女兒”一下子走進了俄羅斯人民的心裡。施工中,中方盾構掘進團隊創造了俄羅斯最快施工紀錄。項目進度、安全、品質以及文明施工等各項名額在全線70公裡、31座在建車站中遙遙領先,莫斯科有關負責人在施工企業大會上發出“向中國鐵建學習”的号召。

莫斯科地鐵裡的中國建造

2018年6月11日,中國鐵建自主研發的“波麗娜”号盾構機在維爾納至米丘林區間始發

在中俄建設者合力下,項目部成功應用盾構施工地表沉降控制技術等多項關鍵技術,攻克了盾構下穿營運中的百年鐵路、老舊地鐵車站和水量豐富的古河道等多項世界級難題,實作了9次安全始發、9次安全接收,10次穿越重大風險源,創造了17天始發3台盾構機和日掘進25環、35米等多項全俄施工紀錄。

中國鐵建項目負責人薛立強用“集大成者”來形容莫斯科地鐵。他說,莫斯科地鐵在建設管理、施工技術和盾構裝置等領域,填補了諸多“中俄空白”乃至“世界空白”。針對兩國技術差異,建設團隊成功應用鋼筋混凝土箱體接收工藝等多項創新技術,開了俄羅斯地鐵施工先河,在業界産生重大影響,編寫了中企首部中俄雙語地鐵施工專業手冊,創造性地形成一整套具有中俄特色、世界水準的地鐵建造技術,為後續歐洲地鐵施工積累了寶貴經驗。

莫斯科地鐵裡的中國建造

2021年4月30日,項目三座車站主體結構全部封頂并移交,标志着中國首個歐洲地鐵項目主要施工任務完成。

“感謝你們為莫斯科城市建設作出的傑出貢獻!”2020年1月,莫斯科市建築與城市規劃委員會副主席謝爾蓋·瓦列耶維奇向中國鐵建莫斯科地鐵項目8名項目管理人員頒發了由時任莫斯科市副市長胡斯努林書寫的感謝信,向5名技術人員頒發了由莫斯科市建築與城市規劃委員會第一副主席安德烈·尤裡耶維奇書寫的表彰書。

設施聯通,推動民心相通

“中國祥雲是怎樣飄進莫斯科的?”2021年7月,中國鐵建舉辦莫斯科地鐵項目海外“雲開放日”活動,通過Vlog視訊形式,用鏡頭帶領公衆走進莫斯科地鐵項目建設現場。視訊中,參加過中國綜藝節目,并且在網際網路上有大量粉絲的俄籍“網紅”阿克毛作為講解員,探班中俄合作的地鐵項目,真實展現了中俄兩國員工的工作生活狀态。活動線上釋出中、俄、英等不同語言版本的視訊在中俄兩國各媒體平台綜合傳播量達6000餘萬次,引發中俄網友的廣泛關注和好評。新華社、人民日報等國内主流媒體在多個平台發稿70餘篇,俄羅斯塔斯社、俄新社、俄羅斯報等多家當地媒體和美通社等海外媒體刊發報道,在新浪微網誌、央視訊、B站等多個平台形成傳播熱潮。

莫斯科地鐵裡的中國建造

乘客體驗新地鐵線路

“兩國員工成了工作中的親密夥伴,生活中的朋友。”能夠使用俄語開展基本交流的中國員工說,他們邀請俄羅斯員工參加中國傳統節慶活動,共同包餃子、吃月餅;在新春佳節為俄籍員工送上福字;組織中俄寶貝在“六一”兒童節畫下共同戰勝新冠肺炎疫情的美好祝願;辦起中俄員工生日會、中國企業海外開放日……莫斯科地鐵已成為一條“友誼線”,打破地域隔閡,促進了中俄兩國人文交流和交融。

憑借在項目建設中的良好表現,中國鐵建于2019年2月和4月分别簽約了第三換乘環線東段大盾構項目和通往莫斯科新城科穆納爾卡的地鐵西南線項目合同。

随着工程不斷增多,越來越多的當地員工加入中國企業。中國企業不僅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還為當地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目前,3個地鐵項目中俄員工達2068人,其中俄籍員工約1900人,屬地化比例約91%。

“期待有一天能帶着家人到中國看看!”今年32歲的亞曆山大畢業于莫斯科汽車公路大學建築專業,在莫斯科地鐵項目工程師崗位已有4年。他說,中國工程師的工作效率很高,與大家交流交往非常多。在施工一線,中國、俄羅斯、白俄羅斯等多個國家組成的多元化、國際團隊攜手合作,助力工程建設發展。在項目工地、辦公場所,随處可見中俄員工互相溝通、合力協作的場景。

莫斯科地鐵項目的成功實施,也讓中國鐵建在俄羅斯打響了品牌,接連進入設計咨詢、軌道交通、房建總承包、高速公路、跨境索道等多個領域,實作了中國文化、中國方案、中國技術、中國裝置、中國資本叢集式“走出去”,形成了“一帶一路”倡議與歐亞經濟聯盟對接合作的碩果。

來源:中國鐵道建築報

作者:王秉良 李 子 張媛媛

責編:焦瑞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