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生感懷(之十)

作者:籃球中的那些東西
人生感懷(之十)

知己者辯

作者/張魯丹

古語曰:千金易得,知己難求。古語又雲: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前者難,是以命相許,指的是男性;後者易,說的是女性,不過美容而已。曆史過客,真正的知己者不多,互為知己者更不多。史載春秋時期多出士為知己者死的故事,感天動地。楚國的羊角哀與左伯桃各為對方而死的故事為一例。晉國的豫讓自毀為知己的主人複仇而死,又是一例。可見凡涉及“知己”,是以付出生命為代價的。即或不付出生命也得有非凡的付出,如諸葛孔明之于劉備,俞伯牙之于鐘子期。前者,自出茅廬嘔心瀝血為劉氏江山打拼,後者為知音子期摔琴斷弦永訣于音樂。還有管仲與鮑叔牙的故事,這些都絕非常人舉動。近代紅顔知己舍命冒險幫助反袁将軍逃離京城的故事被引為美談。

俗間,常聽“知己”一語,其實,乃是對“知己”的誤讀。當代社會,重利益,薄人情。千金易得,知己難求。信也。其實,千金也難得,知己更難求。不過,正如貨币貶值一樣,當代“知己”的标準也被人們降低了,與其說“知己”,不如說“知交”,因為二者還是有些差距,雖然都是難能可貴的相交。是以,“知交”也是難遇的。如果,人與人真能長期磨合,互相了解,心心相印,願為付出,算是“知己”也不為過,畢竟當今社會需要舍命的事很少。人人都想有個知己,但首先應當付出。

回憶自己曾經的過往,以古人知己的标準衡量自己諸多的友人,不敢妄言有“知己”。因為沒有患難的際遇,便沒有生死之交。但也有許多令我欣慰和應當感恩的友人。

一位同窗,在糧食緊缺的時代,慷慨地讓我從他的糧本上購得近二百斤的糧食,方使我三個少年弟弟得以填飽肚子。感恩之情伴我一生。

一位曾經的同僚,六十年間的斷斷續續的交往,煥發了我的寫作激情,方能噴湧式地寫出許多詩文,這些詩文成為了美好的回憶。

一位友人,因網絡和同愛小犬而結識,雖隔空千裡又從未謀面,但成為了難得的文友,頗有神交之感。二人之間的詩文應答竟有三百多篇,共同制作了讓人盡情享受的精神大餐。

友人之間,時常問寒問暖,互相關心,讓我不絕欣慰之感。

還令我欣慰的是,自從“黑龍江文學社”和“金土地”,還有“頭條”,這三個網絡平台成為自己的習作之地,為晚年增添了許多雅趣。平台裡有許多網友為我助興,垂愛于我。我的詩文閱讀量已有三十萬之多,竟有“粉絲”六百餘人。他們都是沒謀面的友人,但令我有沐浴春風之感。

我已近耄耋之年,曾心中暗想,這些友人的資訊都存于網絡中,又都在我的手機裡,手機在,友人就在,這将成為自己永恒的慰藉。

這諸多的慰藉,也會讓我享受“知己”般的感受。

2021年11月28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