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雙減”下,我用“閉環式”管理設計英語作業,學生家長都滿意

作者:明師俱樂部
“雙減”下,我用“閉環式”管理設計英語作業,學生家長都滿意
“雙減”下,我用“閉環式”管理設計英語作業,學生家長都滿意

明師六周年,守望英語教育的點點星光

明師 6 周年,我們繼續送給英語老師專業而有溫度的陪伴!接下來的一個月,我們将聚焦 “雙減”,通過名家理念、一線案例,幫助英語老師們了解 “雙減” 政策,學習教學創意,更新英語課堂!

優質案例第六期,來自北京市大興區的齊斌老師帶來案例分享:“雙減” 背景下英語 “閉環式” 作業管理與設計模式探究。

2021 年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教育訓練負擔的意見》,随後北京地區出台《北京市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教育訓練負擔的措施》(以下簡稱 “雙減”)。“雙減” 的提出對于義務教育階段教育教學提出了更高标準、更高品質的變革需求。

“雙減” 目标之一即是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為了實作這一目标,學科教師對作業的設計則成為現階段教研的首選課題。傳統形式的英語作業一般是布置一些抄寫單詞、句型的機械性任務,目的在于強化學生當日所學習知識内容,但簡單地抄寫不一定能夠真正達将所學轉化為所用的效果。是以,“雙減” 背景下,英語教師重新思考如何設計學科課後作業是十分必要且迫切的。

本人以北京版國小英語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教學為例,根據授課内容和學生年級段特點,設計了從新授課到複習課的 “閉環式” 作業套餐模式,從單元整體教學視角出發,嘗試實施新型作業模式管理。經過開學兩周半的實踐摸索,在家長和學生中開展了線上問卷調研。本次調研涵蓋了作業量、作業形式滿意度、課堂學習效度、教師課堂行為量化等次元評價。

“雙減”下,我用“閉環式”管理設計英語作業,學生家長都滿意

如上圖所示,通過第一單元的學習,學生及家長對于作業的設計形式感到滿意的占比為 90.7%、感到進一步需要分層作業的占比為 6.89%、感到需要降低作業難度的占比為 2.33%。基于上述資料分析,第一單元教學中設計的 “套餐式作業包” 形式極大程度上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作業需求。

單元整體教學,閉環作業管理

01

單元整體視角下設計教學

本學期,在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教學中開展單元式授課模式,英語教師在課前進行單元備課,立足教材内容主題 “Which do you like better?(你更喜歡哪一種)”,将三課時新授課内容 “食品與飲品” “學科” 及 “興趣愛好” 有機融合,最後教師以思維導圖形式引導學生有效進行單元複習。

在第一單元 Which do you like better? 中,前三課新授課時話題的内容不同,看似沒有關聯,實則在單元主題 “選擇與比較” 的連結下,構成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并行層面。學生通過學習三課時的内容,能夠在 “購物”、“課程學習”、“課餘生活” 三個場景下學會進行比較與選擇,并簡單陳述進行比較、選擇結果的理由。

02

從頂層 “閉環式” 作業管理開展分析

閉環式管理這一理念是由平衡計分卡創始羅伯特 · 卡普蘭和戴維 · 諾頓在《閉環式管理:從戰略到營運》一文中提出。閉環式管理體系是一個完整的管理體系,它能幫助公司管理者同時管理好戰略和營運。管理者在制定明确的戰略目标後,根據這些目标配置設定資源,明确營運措施的優先順序,迅速确定這些決策對營運和戰略的影響,以及在必要時更新他們的戰略目标。

“雙減”下,我用“閉環式”管理設計英語作業,學生家長都滿意

設想一下,教師将這一理念運用到作業設計中,在閉環式作業管理的起始環節——單元教學之初、備課環節就考慮到作業設計,把握每一課時與每一課時的關系,每一課後作業之間的聯系,如何将前三課的新授與第四課的小複習以及整個單元的複習結合起來,這樣将更加有助于學科作業的效果提升。

“雙減” 檔案中指出:加強作業的指導。發揮作業診斷、鞏固、學情分析等功能,講作業設計納入教研體系。于是在教師設計作業的同時,從第一課時到第四課時,直到最終的單元複習,都做了關聯系考慮,梳理内在聯系,使每一課時的作業在批改時否可以為診斷學生所學問題服務。

套餐作業設計,激發學習内驅

作為閉環式作業管理的其實和中間環節,新授課時的作業設計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滿足多層次學生需求,教師設計了作業套餐(Homework Package),共包含三個套系。套餐一對話我能朗讀、套餐二句型我能書寫、套餐三對話我能創編。

“這三個套餐的設計意圖是多角度的。套餐一的設計旨在提升學生的課文朗讀能力,同時滿足擅長語言表達學生的學習需求;套餐二的設計則是滿足學生操練書寫、鞏固功能句型以促進交際的目的;套餐三的設計為了滿足長于對話表演創編的學生學習需求。” 英語教研組組長周岩分享了設計意圖。

選擇套餐一的學生一般是比較擅長朗讀的。他們在選擇這一項作業後就認真開始準備,利用課間找老師進行作業展示,随後教師就其表現進行等級量化,同時針對其個别單詞讀音、句型朗讀的連貫性等問題進行指導,并就課文相關内容簡單提問。

選擇套餐二的同學一般是比較擅長書寫的學生。他們在英語本上一筆一劃寫出了本課時的句型,并進行替換替換練習。教師在批改作業時,開展書寫工整程度、書寫美觀程度、書寫規範程度的等計量化,并就其書寫中存在問題:拼寫錯誤、字母占個錯誤或者是英語文法錯誤進行标記,發給學生後針對其問題進行一對一指導,并在此進行複批。

選擇套餐三的學生一般是對自己有更強烈提升欲望的群體。他們普遍認為自己可以更好的挑戰所學,基于對話開展新的對話内容創編,并在英語本上進行書寫。教師針對這一部分學生的作業進行批閱,針對其功能句型的使用等詳細批注,标記亮點、指出問題,也是進行一對一的面批講解。

這種套餐式作業有助于提升學習自主性。由于學生已經習慣教師布置作業作業的模式,是以變革作業形式後,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根據自身喜好并且對自身的學習程度進行簡單評估後選擇作業套餐類型。學生逐漸開始适應自主選擇作業,嘗試與學科教師進行溝通,接受作業批改意見等。這樣有效提升了學生英語學科的學習内驅力。

結構圖融入教學 促進思維提升

思維導圖融入單元複習

在第一單元新授課結束後,教師設計了以思維導圖形式引導學生梳理、歸納前三課的學習内容,教師提供了示範性思維導圖模闆,學生根據自身的學習層次自主選擇設計形式。

“雙減”下,我用“閉環式”管理設計英語作業,學生家長都滿意

建構思維導圖結構的過程其實即是整個單元重點脈絡知識及邏輯思維關系的呈現。本單元的主題是 “選擇與比較”,那麼結合每課時的學習内容,教師為學生提供功能句型表達範例,學生根據自身學習能力,可以選擇就重點部分進行替換,也可以根據句型結構進行創編。

學生可以自主繪制思維導圖,與自身的實際相結合,比如自己喜歡哪一種食物及說明原因、喜歡那各學科并說明原因、喜歡一個課餘活動及說明原因。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初步嘗試梳理所學知識,進行歸納與比較,從五年級開始開始逐漸提升思維能力。

“雙減”下,我用“閉環式”管理設計英語作業,學生家長都滿意
“雙減”下,我用“閉環式”管理設計英語作業,學生家長都滿意
“雙減”下,我用“閉環式”管理設計英語作業,學生家長都滿意
“雙減”下,我用“閉環式”管理設計英語作業,學生家長都滿意
“雙減”下,我用“閉環式”管理設計英語作業,學生家長都滿意
“雙減”下,我用“閉環式”管理設計英語作業,學生家長都滿意

上下滑動檢視學生思維導圖作品

小組合作展示回報

在學生完成思維導圖後,教師本着鼓勵和正向評價的原則逐一進行批改并回報。随後,教師設計了學生開展小組合作、進行思維導圖作業彙報的展示活動。

首先,各小組在組長的帶領下,按組員順序進行逐個彙報,可以是個人 solo 展示也可以選擇互動問答式。學生在組内展示之後,在主持人的組織下,各組有序上台進行全組彙報。每個班分為六個小組,彙報後,全班進行不記名投票,選出最佳展示小組,最後進行全班表彰。

“雙減”下,我用“閉環式”管理設計英語作業,學生家長都滿意
“雙減”下,我用“閉環式”管理設計英語作業,學生家長都滿意
“雙減”下,我用“閉環式”管理設計英語作業,學生家長都滿意

3

小組彙報展示過程

在嘗試了第一單元教學的 “閉環式” 作業管理模式探索後,學生在本文出提到的線上問卷調研中,呈現出如下情況:

“雙減”下,我用“閉環式”管理設計英語作業,學生家長都滿意

學生通過本單元的課堂學習、完成作業,更加喜歡教師設計的課堂活動,對本學科的學習将投入更多的熱情。作為閉環式作業管理的終端活動,将學生的書面表達轉化為口語交流素材,是學科核心素養中 “口語交際” 的能力展現。通過學生的小組合作,在操練思維導圖介紹的過程中,通過同伴之間的互助評價,學生可以更好地表達自己的作品。

英語學科 “閉環式” 作業管理模式的試水,有效促進英語教師在日常學科教研中研讨如何開展作業的設計與布置。從作業設計末端推動教師進行反向思考,正如 “雙減” 檔案中提到 “減輕作業負擔的目的之一是提高課堂教學品質。” 站在閉環末端預設目标、預見過程,這将極大促進教師學科教學關鍵能力的提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