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創新,必須有代價可付出

作者:極客常安

制程拿來一個形狀怪異的R385馬達過來,問我能不能在軸上壓入齒輪。

我們的自動機和手動治具都是齒輪在下,馬達在上壓的。齒輪放在齒輪座上,用彈性軸穿如齒輪中心孔來定好位。馬達放在半圓形的靠模上來定位、導向。馬達的軸鋼好放到齒輪上。然後用氣啤機帶動壓頭,壓組小端的軸,把馬達的組大端軸壓入齒輪。這總技術很成熟。壓的時候我們通過壓力傳感器來控制個壓入段的力就行。規則、正常的馬達,都能用此法。

但是,此R385馬達怪異,組小很長,軸深陷小下一個異形沉孔。如果按正常來設計,則要麼壓頭細長,要麼設計比沉孔小一點的異形壓頭。但是,如果壓頭細長,則易斷不受力;如果異形壓頭,雖然加強了,但馬達定位就要有方向,否則壓頭下壓時很南對準沉孔。馬達無法在靠模上圓周方向定位,是以,正常方法無法設計齒輪壓入治具。

我把負責齒輪的同僚叫過來一起商讨。建議把馬達放下,齒輪輪在上來償試。馬達在下,用定位座定住,同時把組小端的軸支承住。齒輪在上,放在壓頭上。壓頭中間有一裝有彈簧的伸縮針,定住齒輪的中心孔。伸縮針兩邊挖個洞,上強力磁石,以便齒輪手動上料時,齒輪吊在壓頭上不掉。這樣的夾具,就可以裝在大的氣啤機上裝齒輪了。

這是首創,沒有借鑒。看似可行,但有風險,可能有沒想的難題,要試制才行。創新,必須有代價可付出。我要求制程,如果試制,如有瑕疵,不能挑剔,隻要可行,必須收貨。否則,告訴客戶做不到,自己想辦法。

負責齒輪的同僚,同意我的構思方案。制程的同僚也同意了我的觀點。

我是裝置開發工程師,常安。不是專業的人士,有人聽懂了我說的嗎?如有,您就太棒了,沒圖都能聽懂!制圖是工程語言,制圖一般不可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