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屈老師中班語言教案《螞蟻飛上天》

活動目标

  1.促使幼兒樂意在集體面前表達自己的設想,并能認真傾聽同伴的講述。

  2.激發幼兒好奇心和豐富的想像力,豐富詞彙:飄蕩、飛來飛去、叽叽喳喳。

活動準備

  (一)知識經驗準備

  1.已初步了解飛機、火箭、降落傘等物體會飛的簡單原理。

  2.已認識螞蟻,掌握了螞蟻的外形特征、生活習性。

  3.生活中已認識蒲公英,帶孩子一起玩過蒲公英。

  (二)物質準備

  多媒體電腦軟體(或實物投影機、圖檔)、字卡若幹、 立體可操作的螞蟻一隻,能飛的玩具如風筝、竹蜻蜓、吹泡泡玩具等。

屈老師中班語言教案《螞蟻飛上天》

活動過程

  活動一 觀察發現活動——會飛的……

  指導語:老師帶小朋友到外面觀察、遊玩,老師從中引導幼兒觀察發現什麼物體會飛,什麼物體不會飛,為什麼。

  活動二 看圖聯想——螞蟻怎麼啦

  指導語:老師利用實物投影機,出示立體小螞蟻,引導幼兒想像螞蟻究竟發生什麼事了,它是怎麼飛到天上去的。(鼓勵幼兒發揮想像,肯定有創新、想法與衆不同的孩子)

  活動三 故事欣賞——螞蟻飛上天

  提問語:

  1.花叢中的小螞蟻,它想去哪裡?

  2.誰幫助了小螞蟻,它是怎樣帶螞蟻飛上天去的?

  3.螞蟻在天上看見了什麼?它有什麼感覺。

  活動四 創造性遷移創編故事——我幫螞蟻飛上天

  指導語:老師啟發、引導幼兒展開豐富想像,想出各種幫螞蟻飛上天空的辦法,并能創編出新故事情節。(表揚說得多、說得範圍廣、說得方法離奇、有趣的幼兒)

活動延伸:

  音樂律動《我要飛往天上》。

  指導語:請幼兒聽着旋律,展開想像,用肢體動作來表現往天上飛的各種方法。

  各領域滲透

  藝術:音樂活動——歌曲《小飛機》《我是一隻會飛的鷹》;美術活動——想像畫《假如我會飛》。

  健康:體育遊戲“小傘兵”。 科學:

  1.認識小螞蟻。

  2.參觀航天奇觀,了解高科技産品能飛上天的原因。如:衛星為什麼會飛,飛機是怎樣飛上天的等。

  生活中滲透

  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引導幼兒觀察周圍什麼是能飛的,什麼是不能飛的。

  環境中滲透

  收集各種物體飛行時的相片貼在牆上。

  家庭中滲透

  請家長和孩子一起查閱書刊,尋找哪些物體是會飛的以及它們會飛的原理。

活動反思:

  今天學習了童話故事《螞蟻飛上天》。“花叢中有一隻小螞蟻,它很想到天上去旅行,可是沒有翅膀,怎麼辦呢?”一開始,我就設計情景,讓孩子們一起幫助螞蟻來想辦法。赫赫說:“讓螞蟻爬到蝴蝶的身上,跟着蝴蝶飛上天。”楷楷說:“螞蟻也可以爬到蜻蜓的身上,跟着蜻蜓一起飛上天去旅行。”看來孩子們都能聯想到會飛的小動物,借助其他動物的飛行,幫助螞蟻上天旅行。“老師,螞蟻也可以爬到葉子上,風兒一吹,葉子上的螞蟻就和葉子一起飄到空中去了。”樂樂也積極思索着。“對呀,除了靠小動物以外,我們還可以靠其他東西哦。”。。。。。。

  在這一活動中我抓住了幼兒的興趣點,開放式的提問,既關注了故事的本身,又為幼兒創設了廣闊的想象空間,使幼兒始終處于一種積極的狀态,語言的創造性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來源屈.老師教案網)不再是單一的老師灌輸知識,而是幼兒在自主活動中擷取知識 ,開發幼兒創造性思維的潛能。孩子們想到了許多幫助小螞蟻飛上天的辦法,也說得很好。由此我開始讓孩子們看看我們的故事當中誰幫助螞蟻實作了願望。由此孩子們知道了原來蒲公英葉能在空中随風飄舞,是蒲公英幫助螞蟻實作了願望。故事講述後,我讓孩子們學習仿編故事,孩子們的思路也一下子打開,把剛開始給螞蟻項的辦法用到了自己的故事裡面。同時我也發現了一個問題:對于故事的後半部分,螞蟻在空中看到了什麼,孩子們的故事後半部分就大同小異了。

  活動後我想導緻這一原因可能與幼兒缺乏從高處往下看的經驗有關。其實,當時我可以根據季節,适當的給孩子們提示:春天來了,小草、小花怎樣了?太陽公公怎樣?風兒怎樣?相信孩子們的思路會打開得更廣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