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體内有癌,腹部先知?腹部的3個異常表現,或是暗示癌症已來臨

作者:39健康網

41歲的徐女士平時身材保持得不錯,不胖也不瘦。但從半年前開始,徐女士感覺自己肚子越來越大了,一開始還以為是中年人“發福”了。

結果最近,徐女士發現自己的肚子大到像個“足月”的孕婦。一下子把徐女士吓得不輕。

她急忙來到廈門市第五醫院求診,經腹部磁共振一掃檢,肚子裡竟然藏了個巨大的卵巢惡性良性腫瘤,直徑足足30CM大。

體内有癌,腹部先知?腹部的3個異常表現,或是暗示癌症已來臨

核磁共振掃描結果 圖源:廈門廣電

幸運的是,經過術中快速病理,發現該惡性良性腫瘤為良性惡性良性腫瘤,醫生成功地做了手術将惡性良性腫瘤切除了。

人到中年,肚子“發福”之人,實屬常見。然而并不是所有人的肚子都是“福氣”的象征,“大肚子”很可能潛藏着患癌的風險。

2021年,西班巴塞羅那在《BCM》雜志上發表了一項涉及350萬人的研究,研究人員對參與者進行了平均8.3年的長期随訪,其中超過20萬名參與者被确診出癌症。

經統計分析表明,較高體重指數與9種癌症相關。包括子宮癌、腎癌、膽囊癌、甲狀腺癌、結直腸癌、絕經後乳腺癌、多發性骨髓瘤、白血病以及非霍奇金淋巴瘤。研究還發現,較高的體重指數,與頭頸癌、中樞神經惡性良性腫瘤以及霍奇金淋巴瘤的發病風險呈正相關。

體内有癌,腹部先知?腹部的3個異常表現,或是暗示癌症已來臨

此外,研究還證明了體重指數和腰圍與肥胖相關的癌症風險相似,也就是說,腰圍越粗,患癌風險也随之增長。

肉長在肚子上,除了患癌風險高外,還會誘發脂肪肝、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代謝類疾病。是以,建議男性腰圍大于85cm,女性腰圍大于80cm的話,就要動起來,減掉身上的“大肚子”了。

其實,我們的腹部也是相當敏感的,某些癌症會通過腹部來發出預警信号,小九提醒大家,一旦出現異常,應盡快就醫篩查。

卵巢癌:腹部出現包塊或疼痛

卵巢惡性惡性良性腫瘤可表現出下腹雙側多不規則的包塊,可伴腹水;當惡性良性腫瘤成長的一定程度,還會伴有持續性的脹痛、局部的牙痛。

體内有癌,腹部先知?腹部的3個異常表現,或是暗示癌症已來臨

如果惡性惡性良性腫瘤細胞穿出包膜轉移至腹膜,腹腔積液可呈血性,患者還會感覺到發熱心慌、全身性水腫、全腹不适或疼痛等症狀。

肝癌:腹部脹痛、不适

肝癌最明顯的症狀為肝痛、腸胃不适,然而發展到晚期的肝癌患者,還可突然發生劇烈腹痛和腹膜刺激症,這可能是由于癌腫結節壞死或出血至腹腔所緻。

胰腺癌:腹部出現束帶感

胰腺癌是一個較為典型的症狀就是上腹痛向背部放射,或向腰背部放射。起初這種感覺更像是一種束帶感,感覺整個人的腹部好像被腰帶勒住,像是被捆綁一樣。

這是由于胰腺的後方有很多腹膜後的神經叢,當胰腺病變,就會刺激神經叢,導緻疼痛。

體内有癌,腹部先知?腹部的3個異常表現,或是暗示癌症已來臨

在中國,每年新發的癌症病例多達429萬,死亡病例281萬,消化系統癌症常年占據死亡率榜首。雖然中國人的”防癌”意識有所加強,然而由于某些錯誤的觀念,導緻很多中國人仍在“假裝防癌”。

防癌篩查不是普通體檢,它是一種更專業、針對性更強的體檢方式。什麼癌症,該做哪項體檢,都是有講究的。

1、肺癌:一定要選CT

CT的優勢在于分辨率高,可以将人“切片成像”内裡結構看得一清二楚,即使隻有0.8cm的肺癌惡性良性腫瘤,都可以被清楚“抓捕”到。建議50歲以上的人群,應每年進行一次低劑量螺旋CT篩查肺癌。

體内有癌,腹部先知?腹部的3個異常表現,或是暗示癌症已來臨

2、食管癌:内鏡檢查不能少

食管癌發病率相對較低,但由于前期症狀不明顯,往往發現時預後效果并不好。針對食管癌篩查,最好的方法就是内鏡檢查,并行食管黏膜碘染色,或電子染色内鏡等檢查。

3、胃癌:胃鏡最重要

胃鏡是檢測胃癌的重要檢查方法,通過胃鏡可以清晰了解胃部病變情況,甚至可以通過胃鏡,直接擷取胃部标本進行病理活檢,進而進一步明确病變性質。

4、直腸癌:腸鏡千萬要記住

腸鏡是篩查出直腸癌的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檢查。通過結腸鏡直視下,能夠清楚地看到黏膜表面是否有潰瘍充血的情況,并對可疑病竈做病理活檢。對于40歲以上有家族史的人群,建議定期地做直腸腸鏡檢查。

體内有癌,腹部先知?腹部的3個異常表現,或是暗示癌症已來臨

惡性良性腫瘤是非常複雜的疾病,它不僅有“良”“惡”之分,還很擅長用其他疾病的特性來掩飾自己,是以預防惡性良性腫瘤,最好的方法就是提前篩查,或一旦發現身體某部位有明顯異樣,盡早前往醫院進行排查。惡性良性腫瘤篩查,不怕趕早,就怕你遲遲不行動。

#謠零零計劃#

參考資料: [1] 《肉長在哪最可怕?肚子上!與幾十種癌症有關!》.健康時報.2021-02-01 [2] 《為什麼很多人每年都體檢,卻不能查出早期癌症?關鍵就在…》.科普中國.2021-08-16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