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代号K行動:日本對珍珠港鮮為人知的飛艇突襲

作者:太史公閱讀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被偷襲給美國太平洋艦隊造成了沉重的打擊。之後,美國雖然也正式宣戰了,但日軍依然大肆入侵亞洲各國,因為日本人認為美國的太平洋艦隊已經被嚴重削弱,無法阻止自己。

代号K行動:日本對珍珠港鮮為人知的飛艇突襲

然而,日本人的算盤打錯了。美國太平洋艦隊雖然有21艘艦船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損壞,但絕大多數都可以修複。而且由于基地的造船廠和維修設施幾乎毫發無損,維修起來就更容易了。另外,基地的儲油設施也沒有受到攻擊,美軍如果要發動反擊,所需的燃料是能夠得到充足保障的。最重要的是,當日本人偷襲的時候,太平洋艦隊的航空母艦并沒有在港内。

代号K行動:日本對珍珠港鮮為人知的飛艇突襲

為此,日本海軍決定于1942年3月對珍珠港再發動一次突襲,稱為K行動。而12月7日那次偷襲則被稱為Z行動。這次襲擊的目的是阻止珍珠港内正在進行的恢複和修理工作,進一步削弱太平洋艦隊的實力,同時收集更多珍珠港的情報。

然而,與日軍上一次偷襲出動多艘航母以及潛艇不同,K行動将派出小得多的攜帶炸彈的水上飛機(日本人稱之為飛艇)。日軍選中的是川西航空株式會社制造的H8K,盟軍給它的代号是艾米麗。

代号K行動:日本對珍珠港鮮為人知的飛艇突襲

H8K“艾米麗”被稱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傑出的水上飛機”,它也是當時日軍最新服役,最先進的轟炸機。它的原型機于1941年1月進行了首飛。其試飛展示出驚人的航程,巡邏任務時的航程超過了4400英裡,并能在内部攜帶高達2000公斤的炸彈,是以被認為是進行二次偷襲的理想平台。其實,日軍内部也曾研究過使用H8K轟炸加利福尼亞的計劃,但沒有推進。

航程是第二次襲擊珍珠港的先決條件,因為這裡談的可是往返4,800 英裡的飛行。以前從未有飛機嘗試過如此長航程的轟炸任務,更不用說是在沒有戰鬥機護航的情況下。日軍認為如果成功,就可以對美國進行更多類似的襲擊,以進一步削弱美國海軍的實力。

盡管H8K體型龐大,作戰能力卻不一般,常能在遭遇敵人戰鬥機的情況下幸存下來。它在空中的機動性極佳,而且防守武器強大。機身不同位置安裝了多達5門20毫米機炮和4門7.6毫米口徑的機槍。

代号K行動:日本對珍珠港鮮為人知的飛艇突襲

日軍最初計劃派出五架H8K參加行動,但最終隻有兩架可供使用,并且都配置設定給了橫濱海軍航空隊。1942年3月4日,這兩架大型飛艇從位于西太平洋馬紹爾群島的沃傑環礁基地起飛。Hisao Hashizume 中尉指揮第一架,Shosuke Sasao 準尉則負責第二架。每艘飛艇都搭載了四枚250公斤的炸彈。它們首先在距檀香山西北560英裡,距離沃傑環礁約1,900英裡的一處名為“法國護衛艦”的淺灘着陸。這是夏威夷西北部最大的淺灘。這裡雖然由美國所有,但偏遠且無人居住,是以被日本人偷偷用來作為其艦艇的錨地。兩艘飛艇會在這裡接收提前抵達的潛艇輸送的油料。

代号K行動:日本對珍珠港鮮為人知的飛艇突襲
“法國護衛艦淺灘”(夏威夷語:Kānemiloha'i)是夏威夷群島西北部最大的淺灘。 它的名字是為了紀念法國探險家讓-弗朗索瓦·德·拉佩魯斯 (Jean-François de La Pérouse),他在試圖在淺灘航行時差點失去兩艘護衛艦。它由 20 英裡(32 公裡)長的新月形礁石、十二個沙洲和 120 英尺(37 米)高的 La Perouse 岩峰組成,這是其火山起源的唯一遺迹。
代号K行動:日本對珍珠港鮮為人知的飛艇突襲
代号K行動:日本對珍珠港鮮為人知的飛艇突襲
代号K行動:日本對珍珠港鮮為人知的飛艇突襲

當夜幕降臨,加滿油的H8K飛艇再次起飛,前往目的地-瓦胡島。然而事實上,在日軍發動襲擊之前,美國情報人員已經破譯了日軍的部分密碼并意識到日本人正計劃在法國護衛艦淺灘進行某種涉及加油的行動。但與珍珠港被偷襲之前的情況一樣,這一情報顯然也被忽視了。

不過,日本人也好不到哪裡去。此前,他們還可以通過攔截美軍的通訊或閱讀美國新聞來了解珍珠港的天氣預報,但在珍珠港事件之後,美軍更改了他們的密碼,并加強了保密工作,日軍無法再找到一個适合轟炸的天氣晴朗的夜空。當夜,兩架H8K飛艇是在濃密的雲層和大雨中飛行的。

代号K行動:日本對珍珠港鮮為人知的飛艇突襲

盡管美軍情報部門的資訊沒有被重視,兩架飛艇還是在距離夏威夷約200英裡的地方被美軍雷達發現了。P-40戰鬥機立即從島上趕來攔截。雖然飛艇上沒有機載雷達告知美軍正在趕來,然而他們卻被黑夜和厚厚的雲層掩蓋,成功地穿過了美軍的攔截,于3月4日清晨抵達瓦胡島約15000英尺的上空。

代号K行動:日本對珍珠港鮮為人知的飛艇突襲

美軍雷達站

代号K行動:日本對珍珠港鮮為人知的飛艇突襲

盡管黑夜和惡劣的天氣為日軍飛艇提供了保護,但缺點是機組人員必須依靠目視尋找目标。由于幾乎沒有月光可以幫助他們,而且自12月的襲擊以來夏威夷一到晚上就實行燈火管制,是以島上一片漆黑,日軍導航員隻好使用原始資料來推算目标的方位。日軍原來也計劃讓伊-23潛艇悄悄潛入珍珠港以引導飛艇的轟炸。但不知道什麼原因伊-23卻消失了,其沉沒原因至今未明。

代号K行動:日本對珍珠港鮮為人知的飛艇突襲

最終,兩架飛艇還是扔下了炸彈。第一架扔下的炸彈落在了夏威夷附近的死火山山腳下,隻炸毀了一所高中的窗戶,但沒有造成任何傷害。第二架因為與長機失去了聯系,隻能盲目地扔下炸彈,結果全掉入了水中。完成任務之後,兩架飛艇沿着西南方向飛往馬紹爾群島。Sasao準尉設法傳回了沃傑環礁,但Hashizume中尉的飛機在從法國護衛艦淺灘起飛時損壞了船體,是以被迫飛往同樣位于馬紹爾群島的賈魯伊特環礁的日軍基地。

代号K行動:日本對珍珠港鮮為人知的飛艇突襲

這次超遠端突襲雖然取得的轟炸效果非常差,但日本方面為了宣傳,卻聲稱對珍珠港和多個美國目标造成了相當大的破壞和傷亡。事實上,這次任務的效果與所希望的完全相反。首先,自信心爆棚的日軍于3月10日又發動了第二次攻擊,但以災難告終。Hashizume的H8K被來自美國的戰鬥機擊落。其次,這些行動不僅沒能夠阻止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的重振程序,反而提醒美國人加強對夏威夷地區的防護,美軍随即派出驅逐艦到法國護衛艦淺灘一帶進行巡邏。

代号K行動:日本對珍珠港鮮為人知的飛艇突襲

最後,一個多月後,美軍發起了自己的遠端轟炸:16架B-25轟炸機從“大黃蜂”航母上起飛,轟炸了日本的一系列城市。1942年4月18日的“杜立特突襲”向敵人發出了明确的信号——即美國能夠将戰争推進到日本的心髒地帶。為此,日軍想趁美國還處于劣勢的時候,進一步摧毀其夏威夷的基地。于是日軍發動了中途島戰役。然而,衆所周知,日軍的失敗也正是從這裡開始的。

代号K行動:日本對珍珠港鮮為人知的飛艇突襲

雖然戰果有限,但日軍還是将H8K用到了戰争結束。但他們建造的167架H8K飛艇都越來越多地浪費在了部隊運輸等任務上。如今,軍用水上飛機在亞太地區的存在十分有限。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海上自衛隊 (JMSDF) 所使用的US-2水上飛機正是制造H8K的川西飛機公司的後裔。

代号K行動:日本對珍珠港鮮為人知的飛艇突襲
代号K行動:日本對珍珠港鮮為人知的飛艇突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