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很多手機浏覽器,比如百度app,都可以語音播報本網頁。方法打開本網頁之後,點選 APP下方或上方"功能"按鈕,裡面有一個"語音播報"按鈕,點選即可收聽。
作者:京博國學。
來源:京博國學
很多人可能會問一個問題:“教養是什麼?”
有人這樣說:
教養,就是讓别人舒服,自己也不憋屈教養,是不占别人便宜,為别人着想的善良教養,是體諒他人的不易……
他們說的對,但卻不如陳丹青說的精辟:“教養就是細節。”
與人相處,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令人舒服的細節,而最容易暴露出來的就是教養的問題。教養,就是會在細節裡出賣你的東西。
01
教養不是道理
是刻入骨髓的不經意
有人說:“一個人的人品和教養,從他說出口的玩笑就可以知道了。”
一個人開玩笑往往是無意為之,一個人的教養正展現在這種玩笑般的“不經意”上。
作家蔡瀾曾講過這麼一個故事。
當今大機構聘請職員,最後的面試都在餐廳中進行。
主人家故意遲到,看你是不是一坐下來,就先點菜不等别人,酗不酗酒也即刻知道,忍不住的人一定先來一杯烈的。
菜上了,看你拿筷子,姿式正不正确倒沒太大關系,那碟炸子雞,你有沒有亂翻之後才夾起一塊,就決定了你的命運。
吃東西時,啧啧有聲,更是個大忌。有教養的人哪裡會做出這種醜态?吃就吃,為什麼還要啧啧啧啧?
有些時候,不必從餐桌看到,連面也不必見,聽你的電話就能知道。
“等一等!”你說。
管理階層已皺眉頭,為什麼不會說請等一下?這個“請”字,難道那麼難說出口?
其實不是難說出口,隻是你習慣了不用“請”,當你不刻意注重禮貌的時候,你的教養就會在這些不經意的細節上一覽無餘。
一個有教養的人,他的不經意應該是這樣的。
别人給你倒水時不幹看,會用手扶扶吃完飯退席時說:“我吃完了,大家慢用”給人遞水遞飯時,一定會用雙手最後一個進門時,一定也會随手關門擦桌子時往自己的方向抹……
教養說起來很大,但做的其實都是小事。真正的教養是不需言說的,因為它是一種高貴人格的自然流露。
02
一個人的“善小”中
藏着他的教養
我一個朋友在2013年的時候,騎行川藏線。
在海子山至巴塘段時,連遇6個長隧道,有三個隧道超過2000米,最長的拉納山隧道有3500米長。
當時天色漸晚,隧道無燈,漆黑一片,他的自行車燈已經沒電,僅剩一支小手電,但光如螢火,微不足道,他看不清路,看不到隧道的出口,感覺不到方向。。。。。。。。。
作者:水木然,百萬級暢銷書作者,微信号:vv59336
篇幅有限更多請見擴充連結:http://www.mark-to-win.com/tutorial/52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