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百家姓》一分鐘讓你了解“鄭”姓的來源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它孕育了豐富精彩的姓氏文化,每一個姓氏,都是一部精彩的故事,它所承載曆史人物和文化會一直經曆着自己的後人,甚至是不同姓氏的人。

《百家姓》一分鐘讓你了解“鄭”姓的來源

鄭姓的來源

鄭姓的來源也不是那麼複雜。來源于姬姓,也是黃帝的後裔,而鄭,得姓的第一始祖,第一代是鄭國的國君,鄭桓公,當然,這個曆史會變遷,有老的鄭國,也有新的鄭國,到了鄭國的最後一位國王,鄭雍公,他呢,有一個孩子,這個孩子,後來他的後代,在漢代還當過大司農,這一支的後代,遷到了河南的開封,從此定居在開封,晉朝的時候設定了一個郡叫荥陽,設立了荥陽郡以後,天下鄭姓都說自己出自荥陽,有一句話叫“天下鄭姓出姓陽”,鄭姓的主要發源地,在河南中部一帶。

第二個來源,改姓,因為鄭這個姓比較好聽,是以很多人會把這個姓改姓鄭,鄭姓裡面比較複雜的是改姓,大家應該知道,國學非常重要。那麼在國學裡一個最重要的部分是經學,研究儒家經典,在曆史上專門研究經學的學者當中,就有非常著名的叫二鄭,鄭衆和鄭玄,鄭玄的名氣更大,鄭玄是東漢人,他的一生都花費在鑽研經學上,他注釋過的書有《易》《詩》《書》《禮義》《論語》《尚書》等等,這個在當時就是百科全書一樣的學者,他不但在兵荒馬亂的東漢享有盛名,直到今天也備受後人的敬仰。是以鄭姓有個堂号,叫博經堂,博學經書的意思,就是關于鄭玄的,鄭姓還有一個堂号,就是安遠堂,安遠堂是關于誰的呢?漢宣帝時候的鄭吉,那時候他一個人在西域,也就是今天的新疆,打敗了一個叫車師的人,車師這個人很厲害的,那麼皇帝就提拔他當司馬,又封他為西域都護,封安遠候,鄭姓一文一武,文的博經堂,武的安遠堂。

鄭姓的遷徙分布

戰國時,鄭姓便開始進入到河南東部及山東、安徽等地界,兩漢時期,鄭姓由山東進入江浙,兩晉的時候開始,大量的移民,移向福建,大批的鄭姓先民定居在福建一帶。鄭姓分布的中心,從荥陽中原一帶,開始移向東南沿海。

鄭姓的曆史名人:

鄭闆橋:清代畫家,喜歡畫蘭竹,清麗蒼勁,亦從事書法。他的“闆橋體”風格獨特。被譽為“三絕”,是“揚州八怪”之一。

《百家姓》一分鐘讓你了解“鄭”姓的來源

鄭成功:明朝末年的著名将領,唐王賜姓為朱名成功,冊封總統使和诏讨大将軍,在當時被稱尊為“國姓爺”。

鄭和:明朝著名航海家,本名馬三寶,回族。明朝進宮當了太監,然後跟從燕王起兵有功,被賜姓為鄭,奉命率領船隊七下西洋,途經30多個國家,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紅海和伊斯蘭聖地。

鄭國:戰國時期的水利學家,北韓人。在當時作為關中的史官,他開鑿了灌溉渠,是以有被稱為“鄭國渠”。

鄭光祖:元代著名劇作家,他與關漢卿、馬緻遠、白樸并稱為“元曲四大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倩女幽魂》。

鄭虔:唐代學者、畫家。詩書畫俱佳,唐玄宗曾為他畫的山水畫題字。“鄭虔三絕”

鄭旦:春秋末期,吳,越兩國的傳奇人物。鄭旦就是西施,經過特殊訓練,他被送到吳國做内應。而後越王勾踐,卧薪饞膽,殲滅了吳國。

鄭姓的典故《一字之師》

《百家姓》一分鐘讓你了解“鄭”姓的來源

起源于南宋的《唐詩紀事》也見于宋陶兵的《五代史補》第三卷。相傳唐代詩人鄭谷寫的詩非常好,尤其是《鹧鸪詩》。是以,人們稱他為“鄭鹧鸪”。他的朋友齊已出家當了和尚,也喜歡以詩著文。

有一次,齊已帶了一首自己寫的詩《早梅》去請教鄭谷。當鄭谷看到“前村深雪裡,昨夜數枝開”時,他總覺得不對勁。經過深思熟慮和反複考慮。最後,他認為把“數枝”改成“一枝”,可以更好地展現梅花的早開。齊已聽後,佩服鄭谷的智慧,深深感謝鄭谷。

當時寫詩作曲的人都很佩服鄭谷,因為他在齊已的詩中隻改了一個字,使得整首詩看起來準确生動,于是“人以鄭谷為一字師”。後來,人們用“一字之師”這個詞來指一句話就能幫助别人,也指詩文著作的改正者。

是以,這也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姓氏,現在鄭姓在我們中華姓氏當中排在第二十一位,也是大姓,人口大約有一千一百多萬。

想了解更多的姓氏文化嗎?↓↓↓↓

《百家姓》一分鐘讓你了解“鄭”姓的來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