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誠邀文天祥的後代前來尋根問祖

作者:江西吉安王福星

首先聲明一點:“文天祥的故鄉富田鎮,現在歸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管轄。我的家鄉永豐縣,雖然也歸江西省吉安市管轄,但不是文天祥的故鄉。永豐鄉親誠邀文天祥的後代來尋根問祖,是想讓丞相的後人來看看丞相浴血奮戰的古戰場舊址。”

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誠邀文天祥的後代前來尋根問祖

圖為文天祥為永豐縣沙溪鎮歐陽修故居寫的題詞,照片裡的歐陽水秀大姐是歐陽修後代。

君埠鄉隸屬于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君埠鄉有一個空坑村。南宋景炎二年,公元1277年,農曆八月二十七日,文天祥率領南宋軍隊,在空坑村跟元軍的五萬騎兵,展開了一場慘烈的戰鬥,這就是《宋史》上著名的“空坑之戰”。

南宋景炎二年八月十五日,元軍趁宋軍歡度中秋佳節的時候,派李恒率領五萬騎兵,襲擊了文天祥位于贛州興國縣的同督府。南宋軍隊猝不及防,隻能且戰且退,退到相鄰的吉州永豐縣。

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誠邀文天祥的後代前來尋根問祖

圖為永豐縣君埠鄉空坑村,空坑之戰就發生在這裡。

此事典出國家級正史《宋史》的記載,原文是:“江西宣慰使李恒遣兵援贛州,而自将兵攻天祥于興國。天祥不意恒兵猝至,乃引兵走,即鄒馮于永豐。”

文天祥退到永豐縣君埠鄉的空坑村,李恒率五萬騎兵緊追不舍。文天祥的部将鞏信将軍,在方石嶺與元軍激戰。鞏信将軍率部戰至最後一兵,依然死戰不退。鞏信将軍身中數箭,最後跳崖殉國。

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誠邀文天祥的後代前來尋根問祖

圖為相公石,鞏信将軍在此阻擊元軍。

鞏信将軍用生命為代價,給文天祥争取了列陣迎敵的寶貴時間。南宋軍隊利用寶貴的時間,擺好了陣型迎戰元軍。隻可惜,文天祥所部士兵大多數是農民出身。他們沒有接受系統的軍事訓練,雖有報國之心,卻無回天之力。空坑之戰,以宋軍的慘敗告終。

敗軍之際,文天祥的副手趙時賞,穿上文天祥的衣冠,假扮文天祥吸引元軍追擊。文天祥的部将羅開禮,換上文天祥的盔甲,假扮文天祥吸引元軍追擊。趙時賞和羅開禮皆以身殉國,文天祥在他們的掩護下得以順利突圍。

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誠邀文天祥的後代前來尋根問祖

圖為羅開禮将軍的雕像,乃是羅将軍後人所立。

空坑之戰,湧現出一大批甯死不屈的英雄。文天祥兒時的小夥伴劉沐(又名劉洙),帶着兩個兒子率部斷後,父子三人滿門忠烈為國捐軀。張汴作為文官參謀,也死戰不退以身殉國。《宋史》把鞏信、趙時賞、劉沐父子三人、張汴等人編進《忠義列傳》。清朝官方把羅開禮寫進《永豐縣志》,名列“永豐四忠”之首。

空坑之戰,文天祥雖然得以突圍,但是他的正妻歐陽氏、小妾柳氏、顔氏、女兒文環娘、文柳娘、兒子文佛生都被元軍俘虜。此事典出《宋史.文天祥傳》,原文是:“至空坑,軍士皆潰,天祥妻妾子女皆見執。”

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誠邀文天祥的後代前來尋根問祖

圖為空坑古戰場舊址。

文佛生在押解途中逃脫,隐姓埋名跑到湖北麻城定居。文佛生的後代後來遷居到四川,繁衍生息成為一個人丁興旺的大家族。這一支文天祥後人被稱為麻城返蜀派,他們尊文佛生為始祖。

文天祥還有一個兒子文道生,文道生娶大家閨秀蘇氏為妻,生下了兒子文伯平。文道生在兵荒馬亂中病故,他的兒子文伯平隐姓埋名,在廣東安家立業。文伯平的子孫繁衍生息,也成為一個人丁興旺的大家族。

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誠邀文天祥的後代前來尋根問祖

圖為文天祥嶽父歐陽守道撰寫的《重修六一先生祠堂記》,拍攝于永豐縣沙溪鎮歐陽修故居。

文天祥的親弟弟文璧,找不到侄兒文佛生和文道生,以為兄長絕後了。文壁不忍心見兄長絕後,就把兒子文升過繼給文天祥當兒子。按照宗法制,文升的後代也是文天祥如假包換的後人。

前幾天,我去君埠鄉采風,跟君埠鄉幹部聊起空坑之戰和文天祥的三支後代。君埠鄉幹部敬佩文天祥,說道:“文丞相一身正氣,留取丹心照汗青。歡迎文丞相的後人,到空坑尋根問祖,看看丞相浴血奮戰的古戰場舊址。”

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誠邀文天祥的後代前來尋根問祖

圖為君埠鄉萬壽宮,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

永豐縣與青原區相鄰,空坑村距離文天祥故鄉富田鎮隻有一個小時的車程。永豐人民張開熱情的雙臂,誠邀文丞相後人,到永豐縣尋根問祖,看看祖先曾經浴血奮戰的空坑古戰場舊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