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代女生怕胖嗎?當然喽。喜愛豐腴楊貴妃的唐明皇,讓高力士給兒子選小姑娘時也說“選人間女子細長白者五人,将以賜太子”,你看看,是細長,而非肥圓。就算楊玉環,唐朝書中也隻說她“微有肌”,燕瘦環肥是後來蘇東坡“随口說說”的。
王勃、駱賓王生活的初唐,女子還是瘦的,李白和楊貴妃身處的盛唐,女人隻稍富麗些,到白居易的中唐,畫像上才有些長出雙下巴和三下巴的肥胖貴婦。現實是否這麼誇張?不見得,反正白居易讨厭胖子,他寵愛的姬人是扭着楊柳腰的趙小蠻。到了陷入戰亂的晚唐,雙下巴們全收斂下去,戰亂紛争的五代十國自然容不下胖子美。這之後的宋元明清,漂亮女生儀态各異,但再也沒流行起胖。 往唐朝之前翻找,萎靡幽暗的魏晉南北朝,到處飄着紙片人。
有個大富翁叫石崇,傳說愛在象牙床上撒一層香粉,女孩們挨個兒往床上躺,誰輕到躺在粉上不留印,就送誰珍珠一百顆。要比身體輕,漢朝還有第一瘦美人趙飛燕,輕到跳舞像會被風吹跑,走起路如顫顫花枝。漢朝女孩喜瘦,喜細腰。說到細腰,春秋戰國傳下個名句叫“楚王好細腰,國中多餓人”。這話最早出自《墨子》,原本是說楚靈王喜歡腰細細的大臣,臣子們為争寵,每天隻吃一頓飯,老百姓看了也學樣,楚國人人面黃肌瘦,這故事傳着傳着就成了“楚王喜歡細腰女孩……”雖是訛傳,不過既然楚國上下都餓着,女孩自然也不會流行白胖,更别提《詩經》裡早寫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中國古代美人史确實沒有胖子的多少空間,不過我分析,胖女生在古代還是好過些。首先,那時的衣服寬袍大袖,局部胖畢竟不顯,胖腿簡直一輩子不會被發現!粗手臂呢?盛夏也沒無袖衣裳要你穿!下巴不尖?圓臉飽滿是福氣的象征!最難辦的還是腰,若你胃凸肚大,就隻能靠挨餓減肥,因為古代少女根本沒仰卧起坐可以玩!不隻沒仰卧起坐,也沒有長跑、暴走、健身操和高溫瑜伽幫你減肥。唯一的辦法,大概是喝中藥湯洗中藥澡,但效果難說,所謂胖來如山倒,胖去如抽絲嘛。 迷戀女子細腰,好像是人類愛美界永恒不變的标準,不止中國,國外也有被穿了幾百年的緊身胸衣。
20世紀的好萊塢,雖然有豐乳肥臀的夢露年代,女生的腰圍标準也沒有放寬一點點。20世紀30到50年代推崇沙漏身材,最耀眼的女明星總傳出為了腰細而拆去兩根肋骨的八卦,最著名的是夢露和費雯·麗,雖說這些捕風捉影之事都被辟謠,但今天明星為瘦腰拆肋骨已不算悚動了。比這更悚動的,有吃下蛔蟲卵的肚裡養蟲減肥法、直接切胃減肥法、吃垃圾嘔吐減肥法、切小腿肌肉瘦腿法……與此相比,為穿水晶鞋削掉半個腳的灰姑娘的姐姐們,根本不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