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慶齡與孫中山第一次見面是在1894年,那一年,宋慶齡是剛剛出生一年多的小女嬰,而孫中山則已經28歲有妻有子的成年男性。
然而,作為友人邀其入室的宋嘉樹,也就是宋慶齡的父親沒有想到的是,21年後,自己的女兒會不顧父母的強烈反對,奔赴日本嫁給這個大她27歲的男人。
這門不受父母祝福、同時也是在世人反對聲中舉辦的婚姻,即便給宋慶齡帶來了與有情人相守的喜悅,卻最終也讓她背負上了非常沉重的壓力,使她在此中含淚咽下諸多辛酸滋味。

也是以,多年後,在諸多因素的綜合影響下,她留下了“不與孫中山合葬”的遺願,而是轉而堅持要與其相伴53年的“姐姐”李燕娥合葬在一起,一同回到已經逝去多年的父母的身邊。而這也是她在很早之前就給予李燕娥的承諾,這一承諾最終在她去世後被真正兌現。
不少言論都曾談及,如果沒有宋慶齡與孫中山的結合,20世紀中國的曆史也許會是另外一種樣子。而事實也是如此。
在宋慶齡婚嫁之前,其姐姐宋霭齡就嫁進了民國四大家族之一的孔家,而宋慶齡嫁于孫中山之後,蔣介石後來也因宋氏姐妹背後的諸多政治牽連,而盯上了“宋家三姐妹”中唯一一個尚在閨中的宋美齡。
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民國“四大家族”蔣、宋、孔、陳就實作了一定程度的結合,進而對20世紀中國曆史地展開起到一定的影響。
宋慶齡與孫中山第一次相見,是在她剛滿一歲不久。然而,19年後,從美國畢業歸來的宋慶齡早已完全遺忘了孫中山的模樣,直至她在父親與姐姐的引薦下,見到了已經闖出“革命之父”名聲的孫中山,方才從仰慕的情緒中,漸漸延伸出了男女間的情愫。
宋慶齡的父親宋嘉樹一直都是孫中山革命道路的堅定擁護者,而她的姐姐宋霭齡也曾長期作為孫中山的秘書,在他身邊任職。
宋慶齡之是以能夠結識孫中山,顯然是因為父親與姐姐的關系,而她後來能夠成為孫中山的秘書,也是因為宋霭齡與孔祥熙完婚,将擔任孫中山秘書的工作傳遞到她的手上。這也使得宋慶齡與孫中山有了并肩作戰、長期相處的機會。
年歲的差距,并沒有在宋慶齡和孫中山之間拉出難以跨越的鴻溝,這兩位同樣熱衷于革命的男女,在共事中為彼此所吸引,也因為萌生了結為伴侶的想法。
而這樣的發展無疑出乎了宋嘉樹夫婦的預料,為了阻止宋慶齡嫁給孫中山,他們不惜将這個一直受到重視和疼愛的女兒軟禁在家,在她偷跑後還追至日本試圖阻攔。
可惜,最終宋慶齡心意已決,宋嘉樹在無法改變其決定的懊惱中,甚至向孫中山下跪磕頭,請求他多照顧自己的女兒。
這也是往後餘生,宋慶齡一直對父母充滿愧疚的重要原因之一。
宋慶齡想要與孫中山結合,不僅遭到了父母的阻攔,也受到了孫中山友人及國民黨内部大多數人的強烈反對。他們舉行婚禮之時,到場的人寥寥無幾。
然而,宋慶齡與孫中山的結合,是政治情勢、政治利益和既定事實綜合下的産物,他人即便再有異議,最終也不得不接受這場世紀婚姻。
隻不過,婚後宋慶齡想要在國民黨内部站穩腳跟,甚至坐穩“國母”的寶座,也勢必要付出非常大的努力。而事實也是如此,宋慶齡在孫中山妻子的身份之外,更多是在政治上與其并肩作戰的戰友。
在後來接受采訪的時候,宋慶齡也曾吐露自己之前的心思,她稱“我當時并不是愛上他,而是出于敬仰。我偷跑出去協助他工作,是發自少女浪漫的念頭——但這是一個好念頭。”
而這個好念頭帶來的結果是,宋慶齡的革命事業變得容易展開,也變得更難展開。孫中山死後,她常常被國民黨内部的進階将領所忌憚,也常常被造謠再婚的消息,她的所有決定和行動,都對當時的政治局勢産生較大的影響。
而期間是以産生的委屈,也讓她堅定了死後不再共享孫中山的榮譽,不願以“國母”的身份與其合葬在一起。
當然,除這個要素之外,宋慶齡拒絕與孫中山合葬,也有為國家省費用,以及生前不能常伴父母左右、死後回到父母身邊盡孝的想法。
而這裡邊,還有對一位與其相伴53年的老姐妹李燕娥的承諾。
宋慶齡與李燕娥,是20世紀兩個截然不同的女子。她們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有着不同的成長經曆,本該走在不同的人生道路之上,但1927年,這兩條人生道路,卻因為李燕娥上門應聘并被宋慶齡點頭收下,而有了交彙在一起的契機。
李燕娥出生貧寒家庭,自幼父母雙亡,在叔父撫養下艱難成長。16歲後,因察覺叔父想将其嫁予當地一個地痞,而連夜逃離,開始前往上海投奔同鄉的譚媽,并在其引薦下,來到宋慶齡家中應聘保姆一職,從此開始了與宋慶齡相伴53歲的漫長情誼。
在宋慶齡的幫助下,李燕娥擺脫了叔父和地痞丈夫的糾纏,有了栖身之地,有了李燕娥的陪伴與照顧,也在漫長的時光裡給予了宋慶齡極大的慰藉。兩人是以擺脫了主人家與雇員的關系,開始以姐妹相稱。
宋慶齡更是允諾,李燕娥死後,會以其姐姐的身份葬入萬國公墓宋氏墓園,與她一同合葬在一起。而後來她也的确兌現了這個承諾,親手為李燕娥料理了身後事,自己将死之際又留下遺囑,讓後人将其送回宋氏墓園安葬。
宋慶齡拒絕與孫中山合葬,又不想死後繼續分享孫中山功勳,以及不想花費國家和人民錢财的考量,同時,更多的還有她對父母的愧疚和對李燕娥的負責,是以她後來安眠在了宋氏墓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