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們不能拿别人的生活開玩笑

作者:香濃回甘

馮果川:其實我看《夢想改造家》不多,因為争議我專門把這期節目都看完了。

在讨論這期節目前,我先說說2002年起在日本播出的一個綜藝節目,《全能改造王》,它可以說是這類節目的鼻祖了。

《全能改造王》裡面改造的房子,很多時候真的沒有讓人感覺到眼前一亮,比如室内空間的改造,看上去并不會讓你覺得太漂亮了、太驚豔了。但如果聽節目裡的建築師或室内設計師講這麼做的原因,你會發現他們思考得很細緻。

《全能改造王》基本的價值觀和基調,是去思考業主的生活到底有什麼問題,作為一個設計師,能怎麼用專業去幫助解決這些問題。

我們不能拿别人的生活開玩笑

《全能住宅改造王》

但說實話,就我看到的《夢想改造家》的内容來說,我覺得在最後呈現上,比起解決業主的問題,更多篇幅用在了到底有沒有建成一個很酷炫的建築,或者改造完成了非常厲害的室内空間。

這些建築的造價确實不低,也運用了很多建築上高超的空間技巧和造型技巧,但卻好像變成了一場建築師的“秀”(show)。更多表達的是對于建築效果的追求,而不是在用專業的建築知識去解決一個普通人生活上的問題。這是《夢想改造家》與《全能改造王》所呈現的價值觀差別所在。

看理想:看過一些《全能改造王》,印象比較深的是,每期節目都要花大量的篇幅去描寫各種生活場景,家庭成員的構成,每個人的生活習慣和身體狀況。比如給腿腳不便的老人設定最短動線;安裝防止孩子接觸刀具的栅欄。

仔細想來,它确實更着重呈現如何依據居住人的需求做設計,很少那種可以在視覺上一擊擊中的震撼設計。網絡上也很有多人分享,在裝修時參考了《全能改造王》裡家居設計的細節思路,非常實用。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夢想改造家》節目的設定,以私人的觀看經驗來看,它很喜歡營造一種前後對比特别強烈的效果。有一些評論也說,節目不讓業主參與中間設計的過程。這麼看的話,它可能還是會帶來一些問題。

馮果川:是以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這個節目考慮的到底是誰?我覺得這類節目更健康一點的價值觀應該說,我們是去幫助别人的。

我們不能拿别人的生活開玩笑,畢竟節目就是短暫的播出,過十年大家早都忘了這件事。但是别說過十年,過二十年這棟房子可能都是這家人還在使用的。

當然,建築師跟業主觀念不一緻的時候,确實不應該簡單地聽從業主,而是要做一些必要合理的溝通,甚至可能是很費事的溝通。

比如一個人說我想住宮殿,建築師說行,咱們就好好聊一聊。最後一拆解發現,住宮殿其實是件挺不舒服的事情,另外,住宮殿的成本效益很低。最重要的,住宮殿可能是自己虛榮心作祟,并不是真實的需要。說到最後這個人可能慢慢會覺得,那這樣的話我确實不是真的想要住宮殿,最後再讨論出到底想要住一個什麼樣的房子。

這時候,建築師不能簡單地說“你的不對,按我的來”。建築師們應該做的,是将這些需求一一拆解,把其中好的東西留下來,把一些其實不是那麼有遠見的訴求慢慢地化解開,這才是一種建築師與業主間良性的溝通機制。

但從這個節目看來,不知道其他期怎麼樣,我看的這期,好像很少從這個方面去展示(這些内容)。陶磊有沒有跟業主溝通,溝通有效與否,是不是真的一意孤行,節目都沒有展示。我們看到的都是壓縮、剪輯後的節目場景。

這些場景裡,既沒有看到多少他們達成共識的鏡頭,也沒看到杜大爺對設計有多少不滿。是以,有可能是他比較滿意,也有可能是他的不滿被剪掉了,或者是不好意思說出來。這都隻是猜測,很難直接下定論。

而且,節目内容展示的傾向,都沒有太多關于實際生活細節和問題解決的讨論。

我們不能拿别人的生活開玩笑

甚至于節目中出現了許多讓人感到奇怪的問題,也沒有進行解釋。比如那個被诟病的,用紅磚做浴室的牆面,确實,紅磚是很吸水的,日常難以打理。從節目呈現的内容看,建築師做紅磚的衛生間是為了追求美學和材料上的一緻性。

但是從實際使用效果來看,浴室可能并不像表面看上去那樣。節目畫面中有看到浴室在施工時做了防水層的畫面。在室内居住空間裡其餘紅磚牆體的部分,也看到了保溫層的施工的畫面,另外畫面中也堆放的擠塑泡沫闆,應該是用于建築保溫的。

是以,雖然都是紅磚牆,但這些牆面的實際功能已經并非視覺上看到的那麼單純一緻,磚牆構造根據功能的不同已經設計出了很多變化。

但話說來,有沒有必要如此嚴格地追求視覺一緻呢?既然磚牆其實在不同構造部分的功能不同,那浴室是不是可以用更好打理的内表面處理?再多說一點,餐廳和廚房的設計與我們熟悉的鄉村生活方式相比,也是面積過小的。

到底建築師的設計邏輯是怎樣的,有沒有必要這樣做,為什麼要堅持使用紅磚浴室,這些,都沒有在節目中看到解釋。

我們不能拿别人的生活開玩笑

看理想:确實,這些問題都是關于實際生活會有的疑問。衛生間怎麼打理?保溫層如何處理?都是實際居住會有的切身體驗,無怪乎大家會有如此強烈的反應和吐槽。

節目也沒有做太多正面的展示。很多處理方法,都是靠我們這樣從沒有解說的畫面細節中推論的。比如“漏風全是孔的外牆”其實就不太準确,因為就節目來看,其實還是做了防風和保溫的處理。

馮果川:而且我覺得很奇怪的是,節目組發的聲明,也沒有回應這些大家真正關心的細節議題。另一方面,在當下網絡環境的讨論中,我覺得也存在着很多片面的、甚至已經說是不理性的攻擊,很多粗糙的推斷,就變成了直接的下定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