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綠蟻新醅酒:綠蟻就是綠螞蟻?酒為何要喝新醅酒而非陳釀?

作者:中華書局
綠蟻新醅酒:綠蟻就是綠螞蟻?酒為何要喝新醅酒而非陳釀?

大雪節氣,氣溫越來越低,也更容易降雪。下雪的範圍也進一步擴大,不僅北方地區“千裡冰封,萬裡雪飄”,南方地區也有可能“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窗外飄着大雪,天寒地凍,此時在溫暖如春的室内,守着小火鍋吃點喝點……别提多惬意了,這時你的腦海裡或許會冒出唐代白居易的這首《問劉十九》:

綠蟻新醅(pēi)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夜幕已經降臨,一場大雪即将來臨,屋裡的氣氛卻無比溫馨:新釀的酒散發出淡淡的糧食的清香,紅泥砌成的小爐子火燒得旺旺的,“能飲一杯無?”相信沒有幾人能忍心拒絕這樣的邀請。

綠蟻新醅酒:綠蟻就是綠螞蟻?酒為何要喝新醅酒而非陳釀?
綠蟻新醅酒:綠蟻就是綠螞蟻?酒為何要喝新醅酒而非陳釀?

《二十四節氣就是這麼有趣》

“新醅酒”就是新釀的酒。現在我們通常認為酒是越陳越好,陳釀才珍貴。而唐人愛喝新酒,白居易邀請劉十九來飲,是用“綠蟻新醅酒”作為引誘的。

唐朝的酒相比現在,最大的差異就是酒精含量低。唐朝的酒從名稱上來看,有三百多種,但基本上都是發酵酒,度數不高。英國現在還賣一種含酒精的飲料,叫蘋果西打,就是蘋果發酵飲料,有一定的酒精含量,但不太多,喝起來蘋果味兒很足,有氣泡。估計唐朝的果酒大多和這相似,什麼葡萄美酒、甘蔗酒、槟榔酒、枇杷酒,都差不多。用糧食釀的酒會烈一些,不過由于糧食品種不同,酒的顔色和味道也會有很大的差異。

綠蟻新醅酒:綠蟻就是綠螞蟻?酒為何要喝新醅酒而非陳釀?

傳統釀酒工藝——浸米

用發酵法釀酒,不論原料如何,都會産生大量的渣滓和少量的氣泡。是以這樣的酒釀好之後,必須有一個過濾的程式,将雜質濾去。未濾清的酒會有一些固體物留下來,浮在酒面上,看上去就像是一隻隻暗綠色的小螞蟻。這就是綠蟻酒的由來。

這樣的酒新釀出來的時候剛入口有一點點酸,回味甜甜的,帶點兒小氣泡,有一點點辣口。但是不能存放太久,否則酒精就會揮發,氣泡消失,味道變得非常寡淡。

唐代有很多人都在自己家裡釀酒,有許多私家配方。白居易不但用糧食釀,還用梨釀,然後将兩種汁勾兌在一起,形成特殊的白家梨酒。酒面上的綠蟻顔色特别翠,口感香甜濃郁。也正是因為擁有這種獨家配方,白居易才有底氣寫信給劉十九。其實劉十九也和了白居易一首詩:“知己三杯酒,暗香共暖爐。北風誰踏雪,疏影伴君無。”看來他們可能喝完酒之後,去踏雪尋梅,看疏影橫斜了。

杜甫寫過一首《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隻舊醅。

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

“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隻舊醅。”這句話的意思是住處太偏遠,盤中沒有好的菜肴;家裡太窮,隻有陳年舊酒。可見“舊醅”是招待客人的“低配”,家貧沒錢釀新酒才拿“舊醅”湊合,這句詩飽含着主人深深的歉疚之意。但是,沒有新醅酒,主賓之間的情意卻未減分毫。“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隻要感情深厚,陳年舊酒也一樣喝得酣暢淋漓。

(本文選自《古詩詞裡的衣食住行》)

綠蟻新醅酒:綠蟻就是綠螞蟻?酒為何要喝新醅酒而非陳釀?
綠蟻新醅酒:綠蟻就是綠螞蟻?酒為何要喝新醅酒而非陳釀?

點書影進入京東購買本書

綠蟻新醅酒:綠蟻就是綠螞蟻?酒為何要喝新醅酒而非陳釀?
綠蟻新醅酒:綠蟻就是綠螞蟻?酒為何要喝新醅酒而非陳釀?
綠蟻新醅酒:綠蟻就是綠螞蟻?酒為何要喝新醅酒而非陳釀?

(統籌:陸藜;編輯:白昕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