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視熱播的電視劇《香山葉正紅》逐漸進入高潮。

該部電視劇主要講述建國前期,毛主席帶領中共中央進入北京,
為解放全中國而努力的故事,其中毛主席一角,再次由唐國強飾演。
至今為止,唐國強已經出演過三十多次毛主席,他飾演的主席形象深入人心。
然而在影史上,曾有一個人扮演過八十七次毛主席,
而且他所扮演的毛主席至今無人超越,這個人就是毛主席的第一任特型演員古月。
古月的一生十分坎坷,而且在他離世之後,他的家人們為争奪财産而對薄公堂,
險些讓他一生維護的好形象受到影響。
一、因酷似主席,被葉帥欽點
古月生在戰亂時期,父母都是革命英雄。
遺憾的是,在古月很小的時候,父母就為國捐軀,
僅留下比他大六歲的姐姐和他相依為命。
是以古月隻知道自己生于1937年,卻不知道具體的生日。
父母犧牲後,姐弟倆被好心人送到了廣西桂林孤兒院,
不用流落街頭,為溫飽發愁。
後來因為戰争原因,孤兒院從桂林遷至南甯。
一天夜裡,在睡夢中的小古月被一聲炮響驚醒。
随後槍炮聲開始變得激烈,直到快天亮,外面的戰火聲才漸漸消失。
第二天百姓們出門,發現街道上随處可見國民黨士兵丢棄的槍支和軍服。
南甯解放了!
老百姓再不用擔驚受怕的過日子了,更不用再活在炮火之中。
緊接着南甯來了一支特殊的部隊,這支部隊就是“十三軍文工團”。
也正是這隻部隊的到來,改變了古月姐弟倆的命運。
文工團到了南甯後,與老百姓同吃同住,還為了慶祝戰争勝利,給老百姓組織文藝演出。
很多孩子們都整天圍在解放軍的身邊,當時文工團的上司就想從這些孩子們當中,
選出幾個外形條件不錯的加入文工團,這其中就有古月的姐姐胡敏。
不想和姐姐分開的古月也希望加入文工團。
但是古月當時隻有十歲,實在是太小了,是以部隊沒有要他。
可是古月不死心,于是姐姐叫他跟着部隊一起出發。
幾天之後,文工團便出發向雲南進軍,與大部隊彙合。
古月和兩個稍長他一些的小夥伴一起,跟在部隊後面一起出發了。
雖然年紀小,但是古月骨子裡有股子韌勁。
就這樣一個十歲的孩子,跟着部隊行軍好幾天,都沒有掉隊。
文工團的上司看他确實是個好苗子,便同意讓他一起加入文工團。
就這樣,古月成為了部隊裡年齡最小的兵,連軍服都沒有他能穿得起來的。
十幾年的部隊生活,讓古月成為了一個合格的軍人,
即使多年之後,他成為了“電影明星”,他身上的軍人的氣質也未曾改變。
1976年,毛主席逝世,舉國上下悲痛欲絕。
為了紀念偉大領袖的光榮事迹,同時為了讴歌黨的偉大曆程,
國務院文化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部聯合發出了《關于挑選特型演員的通告》。
既然是特型演員,長得像自然是第一要素,而古月恰巧占了得天獨厚的優勢。
那時“恰巧”文化部副部長胡可到昆明軍區文化部視察工作,
一眼便發現了長的酷似毛主席的古月。
于是胡可特意來到古月家中,告訴他中央正在招特型演員,
他長得很像毛主席,可以試一試。
但是古月擔心自己不能勝任這份工作,畢竟自己沒有任何表演經驗。
胡可告訴古月沒有經驗也沒關系,演技是可以慢慢學習的,
主要是他長得太像毛主席了,這才是最難得的。
經過胡可的勸說和家人的鼓勵,古月決定試一試。
他特意跑到話劇團借來飾演毛主席的戲服,
請化妝師為他畫上了痦子,到照相館拍了一組照片交給了胡可。
古月的照片被胡可帶回北京交給了上司。
當時全國各地挑選出來的候選人有二十多個,
經過層層篩選,有三個人最像,這其中就有古月。
三張照片被擺在了葉劍英元帥的桌上。
葉元帥曾經跟毛主席一起共事多年,對毛主席十分了解。
當他看到古月的照片時,自己都被震驚了,
這個人居然跟年輕時候的毛主席長得這麼像。
“像,太像了,這個人是誰?”
當一旁的耿彪介紹完古月的情況後,
葉帥拿起筆在古月的照片後面,畫上了改變古月一生的圓圈。
二、初登熒屏,困難重重
當初胡可之是以會“恰巧”到昆明文工部視察,是因為古月像毛主席的事情早已名聲在外。
早在多年之前,古月坐火車出差公幹,當時坐在他對面的男人總是盯着他看,
看得古月心裡毛毛的,于是他便問那人在看什麼,那個男人一邊說着他像一個人,
一邊從旅行袋裡拿出了一張《毛主席去安源》的畫報。
當時的古月和畫報上毛主席的年齡相仿,仔細端看,兩人确實非常相似。
下了火車,古月便跑去新華書店,也買了一張《毛主席去安源》。
回到家他對着鏡子仔細比較,發現自己确實跟毛主席長得很像。
第二天他特意将頭發梳成畫報裡的中分,
當他一手舉着煙,一手叉着腰,問同僚們他像誰時,大家居然都看出來他像毛主席。
很快,古月像毛主席的事情就在機關裡傳開了。
那時正值改革時期,随便模仿領袖可不是小事。
于是上司找到了古月,告訴他要注意自己的行為,有些事情是不可以随便做的。
古月一下子就被吓壞了,之後再也不敢輕易模仿毛主席了。
可是命運就是這麼神奇,多年之後,中央開始面向全國挑選毛主席的特型演員,
古月的上司看到通告後,便向上級推薦了他。
被選為毛主席特型演員後,古月一家從雲南昆明搬到了上海八一制片廠。
從未接觸過表演的古月,為了演好毛主席,開始刻苦鑽研,狠下苦功。
他從多處收集到了六百多張毛主席的照片,一張張的都貼在牆上,
整日看着這些照片,對着鏡子練習毛主席的各種表情、各種動作。
不久之後,古月就迎來了他大顯身手的時刻。
1981年,八一制片廠開始拍攝《西安事變》,其中毛主席的角色正好可以讓古月出演。
為了可以演好毛主席這個角色,古月日夜苦讀劇本,
揣摩人物心裡,每一句台詞都熟記于心。
為了讓自己更像毛主席,天庭不夠飽滿的古月硬生生地把額頭上的頭發一根根地拔掉。
裝扮好的古月像極了毛主席,隻可惜沒有任何演戲經驗的他,
不動還行,一動起來就完全不是那回事了。
雖然對着鏡子古月可以模仿出七八分毛主席的表情與神态,
可是一拍起戲來哪有時間等他慢慢模仿。
沒有經驗的古月浪費了劇組不少膠片,導演成蔭一邊心疼着膠片,一邊恨鐵不成鋼地抱怨:
“怎麼像主席的這張臉就長在了一個不會演戲的人身上?”
好在《西安事變》中毛主席的戲份不算多,在導演的指導下古月勉強地完成了拍攝。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西安事變》上映之後,得到了觀衆的一緻好評,
古月更是得到了觀衆的認可,大家都說,看到古月仿佛看到了毛主席本人。
一年之後,八一制片廠又開始拍攝《四渡赤水》,
而這部影片的主人公正是毛主席。
對于剛剛開始演戲的古月來說,這次挑大梁的演出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由于古月沒有什麼表演經驗,劇組裡很多人都對他有看法,
說他不會演戲,總拖大家的後腿。
知道這些的古月心裡很不舒服,也很有壓力。
他将心裡這些苦悶告訴了同劇組的傅學誠。
傅學誠聽完後告訴古月:雖然你不是演員出身,但是隻要你虛心學習,
好好下功夫,遲早有一天觀衆會認可你的。
正是這一席話,讓古月又有了鬥志,激勵着古月不斷努力奮鬥。
傅學誠和古月一樣,都是特型演員,而且兩人還都是建國初期就參軍的老兵,
同是出身部隊,性格脾氣格外對路,久而久之,二人便成為了摯交好友。
拍戲過程中,傅學誠給了古月不少幫助。
陪他對台詞,幫他分析人物心理,指導他動作走位。
在導演和好友的幫助下,古月漸漸地摸索到了演戲的方法。
二、将飾演領袖作為終身任務
就像傅學誠說的一樣,隻要你虛心學習,肯下苦功,你就一定可以成功。
1989年,古月憑借着《開國大典》中毛主席的角色,
成功的拿下了第十三屆百花獎最佳男演員。
影片中古月飾演的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
這一幕與當時的資料記錄中的情景一模一樣,兩段影像如出一轍,
仿佛毛主席又活了過來,重新走上了天安門城樓。
從被選為毛澤東主席的特型演員,到拿到百花影帝,這十年,古月走得相當艱辛。
我們不知道他私底下付出了多少努力,下了多少苦功,
我們隻知道古月飾演的毛主席,無論是神情姿态,還是動作語氣,都與毛主席一模一樣。
1993年,古月再次憑借《毛澤東故事》拿下了第十六屆百花獎最佳男演員。
事業上開始一帆風順的古月,生活上卻是一團糟。
古月之前有過兩段婚姻,第一任妻子是經人介紹認識的,
兩人婚後生活一直很和諧,後來還生了兩個可愛的女兒。
隻可惜妻子體弱多病,兩個孩子還很小時就患病離世了,
留下古月獨自撫養兩個年幼的孩子。
孩子沒有媽媽終歸是不行的,後來古月又認識了第二任妻子桂平。
桂平原本是昆明話劇團裡的台柱子,業務能力很出衆,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當古月被選為毛主席的特型演員後,
桂平就放棄了自己的事業,帶着孩子們跟古月一起搬到了上海。
此時古月的家中除了前妻留下的兩個女兒外,還有他和桂平生的兒子古思特。
為了不辱使命,演好毛主席這個角色,
古月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研究毛主席上,對家裡的事情根本顧不上。
是以原本該兩個人一同承擔的家庭重擔,全部都壓在了桂平一個人身上。
從台柱子變成家庭主婦,從每天在台上表演,變成整日買菜做飯帶孩子,
生活的巨變讓桂平無法适從。
最後桂平選擇跟古月離婚,留下三個孩子,一個人獨自離開了。
之後古月的生活可想而知,白天要拍戲,
晚上不但要研究學習,還要照顧三個年幼的孩子。
就在古月被生活折磨得焦頭爛額之時,他遇到了她的第三任妻子張燕。
二人是在拍攝《開國大典》時相識的,那時張燕是宋慶齡的特型演員。
與古月一樣,張燕也離了婚,一個人帶着兒子生活。
或許是相似的經曆讓兩個人越走越近,彼此照顧、彼此扶持。
在經過諸多阻攔之後,1996年,古月和張燕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婚後張燕放棄了自己的事業,全心全意地在家裡照顧四個孩子,
讓古月可以無後顧之憂地踏實工作。
和張燕結婚之後,古月的生活又重新回到了正軌。
妻子不僅把家裡打理得井井有條,同時也把古月照顧得細緻入微。
外出拍戲,大到衣服襪子,小到毛巾牙刷,張燕都會為古月準備好。
回到家中,古月更是不用為瑣事操心,可以專心研究他的事業。
每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都有一個默默付出的女人。
張燕就是古月背後那個默默付出的女人,也正是因為有這個女人的支援,
古月才能塑造出如此成功毛主席形象。
為了演好毛主席,古月從方方面面下手,努力讓自己從骨子像毛主席。
衆所周知毛主席是湖南人,而古月是湖北人,
為了讓自己連口音都像毛主席,古月曾到毛主席的老家韶山住過好幾個月。
毛主席愛吃辣,他就一段三餐都吃辣椒,把自己都吃出了胃病;
毛主席愛抽煙,不會抽煙的他就學抽煙。
拍攝《朱德元帥》時,有一幕是毛主席要為朱德題詞,
原本這一幕是想要找替身演員來完成的,沒想到古月卻要親自書寫。
潑墨揮毫,古月不知何時開始,連筆迹都和毛主席的字迹如出一轍。
當年古月在河北拍攝電影期間,毛主席的女兒李讷恰巧探班劇組。
因為古月從言談舉止都太像她毛主席了。
李讷在見到古月仿佛見到父親,激動落淚,情不自禁的紮進他懷裡哭了起來。
也是因為太像毛主席了,
那時很多雜志和報紙都曾揣測過古月與毛主席有血緣關系。
因為毛主席曾經在武漢丢失過一個孩子,而古月恰巧就出生在武漢。
再加上古月父母早亡,身世有些成迷。
當時連黨史研究部的從業人員都曾上門調查過此事。
是以不少報紙雜志就以此大做文章。
後來古月在做客《魯豫有約》訪談時,公開澄清自己是湖北人,
而毛主席是湖南人,兩個人完全不搭界。
三、心願未了,遺憾離世
古月曾經說過,飾演毛主席是他終生的任務,他會一直演下去。
而他的心願則是飾演一百次毛主席,隻可惜天不遂人願,這個願望終究沒能實作。
2005年6月底,
古月和盧奇、劉勁等偉人的特型演員一同到廣西桂林參加一個活動。
活動結束後,幾個人被安排到了一個别墅區,
由于不太會使用别墅裡的洗浴裝置,
是以幾人一起相約到附近的健康中心去洗三溫暖。
洗三溫暖是他們幾個人多年來的老習慣了。
當初他們一同拍攝《大決戰》,
因為這部電影所拍攝的時期正是幾位領袖最艱難的時刻,
是以他們幾個特型演員都需要減肥,蒸三溫暖便是減肥的一種方法。
也是從那時起他們幾人便養成了洗三溫暖的習慣,
隻是誰都沒有想到,這一次洗三溫暖卻要了古月的命。
幾人洗完三溫暖已經是晚上十點多,剛要準備往回走古月突然呼吸困難,摔倒在地。
于是妻子張燕趕緊撥打了急救電話120,五分鐘後救護車就趕到了,
當時古月還有意識,他抓着醫生的手說道自己不行了。
醫生們将他擡上擔架後就開始急救。
這場急救一直持續了三個多小時,三水市有名的醫生都前來參加了急救,
然而古月的心電圖始終是一條直線沒有任何波動。
2005年7月2日,毛主席的扮演者古月永遠的離開了我們。
古月的死因是突發性大面積的心肌梗塞。
看上去一向很健康的古月為何會突發心梗呢?
原來古月這些年因為拍攝需要,不但常常熬夜,減肥增肥更是家常便飯,
這也都讓他的心髒增加了不少負擔,為他的健康埋下了隐患。
老年的古月為了讓自己更貼近毛主席老年發福的形象,
吃東西變得很随意,沒有什麼節制,這更增加了他患心髒病的機率。
因為當時正值七月,天氣炎熱,
張燕選擇在當地火化古月的屍體,将骨灰帶回北京。
在追悼會上,妻子張燕和幾個孩子泣不成聲,
姐姐胡敏因為傷心過度一度昏厥。
古月生前的好友及八一制片廠的同僚也都前來送他最後一程。
古月離世後僅僅半年,他的家人們竟會為了他的财産而反目。
出演了八十多次毛主席的古月,
在當時已經一線演員了,片酬自然不低,一向節儉的他生前有不少積蓄。
但是當三個子女問繼母張燕父親留下多少遺産時,張燕卻回答隻有十幾萬。
這個答案顯然與他們預期的數字不符,
于是三個子女不顧繼母曾經的日夜照顧,将繼母張燕告上了法庭。
曾經的“一家人”,最終卻要對薄公堂。
好在幾人最後為了維護古月的形象選擇了和解。
古月離世之後,唐國強成為了毛主席新一代的扮演者。
随着時代的變遷,拍攝影視作品的理念也發生了改變。
曾經的作品力圖為大家呈現最真實的曆史,
而後來的影視作品則更傾向于藝術加工之後的效果。
作為演員,唐國強比古月更懂得如何表演,如何将劇情更好地呈現給觀衆。
是以不少人都覺得唐國強飾演的主席也不錯。
隻是同為主席的扮演者,二人對待這份工作的态度卻截然不同。
當初拍攝《走出西柏坡》,由于後期修改需要補拍一些鏡頭,
古月二話不說就推掉了幾萬元的合同,重新傳回劇組。
為了維護毛主席的形象,古月一生沒有接過一個廣告代言。
而唐國強卻做不到這些,為了賺錢,身為國家一級演員的他,
也曾出現在直播間幫人“賣酒”。
古月之是以離世這麼多年,依舊被人們所記住,
不僅僅是因為他長得酷似毛主席,
更是因為他對事業的刻苦鑽研和對自己的嚴格要求。
他愛惜自己的熒幕形象如同愛惜自己的生命。
也正是因為這樣,這位德藝雙馨的藝術家才會被人們所敬重,
才會一直活在觀衆的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