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得利生物基PET瓶問世,志在到2030年取代所有的石化基PET瓶

作者:中國國際石油化工大會

生物基能源與材料報道,2021年12月3日 --- 三得利集團為歐洲的 Orangina和日本的三得利Tennensui 瓶裝礦泉水創造了一個由 100% 植物性材料制成的原型 PET 瓶。這家飲料生産商的目标是到2030年從其全球 PET供應中消除所有以石油為基礎的原生塑膠。

三得利生物基PET瓶問世,志在到2030年取代所有的石化基PET瓶

PET 使用兩種原材料生産,即 70% 的對苯二甲酸 (PTA) 和 30% 的單乙二醇 (MEG)。

原型瓶是通過結合 Anellotech 的技術制成的,一種來自木屑的植物基對二甲苯,已轉化為植物基 PTA,以及預先存在的由糖蜜制成的植物基 MEG。自 2013 年以來,三得利一直在日本為其 Suntory Tennensui 品牌使用 MEG。

“我們對這一成就感到高興,因為它使我們更接近于将這種 [環境] 可持續的 PET 瓶傳遞給我們的消費者,”三得利 Monozukuri Expert 執行官 Tsunehiko Yokoi 評論道。

“這項技術的意義在于 PTA 是由非食品生物質生産的,以避免與食物鍊競争,而 MEG 也來自非食品級原料。”

據估計,與石油衍生的原始瓶相比,完全可回收的原型植物瓶可顯着降低碳排放。據估計,三得利的植物基瓶與石油衍生的原始瓶相比,可顯着降低碳排放。

“煞費苦心”的研發過程

這種植物瓶标志着三得利在與美國科技公司 Anellotech 近十年的合作之後取得了突破。

Anellotech 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David Sudolsky 表示:“這一成就是 Anellotech 敬業的員工以及三得利和其他合作夥伴十多年來進行徹底和艱苦開發工作的結果。”

三得利生物基PET瓶問世,志在到2030年取代所有的石化基PET瓶

“Anellotech 的 Bio-TCat 生成對二甲苯的競争優勢在于其工藝效率,它使用單步熱催化工藝,将生物質直接轉化為芳烴(苯、甲苯和二甲苯),并為顯着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與其在 PET 制造過程中相同的化石衍生對二甲苯相比,尤其是當它從生物質原料本身産生所需的過程能量時。”

生物塑膠熱潮

根據與 nova-Institute 合作編制的市場資料,歐洲生物塑膠 (EUBP)透露全球生物塑膠産量将在未來五年(2021-2026 年)增加兩倍多之後,基于植物的瓶子原型問世。

三得利生物基PET瓶問世,志在到2030年取代所有的石化基PET瓶

與此同時,亞洲進一步鞏固了其作為主要生産中心的地位,目前該地區生産了近 50% 的生物塑膠。值得注意的是,預計到 2026 年,亞洲的市場佔有率将超過 70%。

近四分之一的産能仍位于歐洲。然而,EUBP 預測,随着亞洲産量的增加,歐洲的份額和世界其他地區的份額将在未來五年内顯着下降。EUBP 估計,未來五年全球生物塑膠産量将 增加兩倍以上。

此外,歐洲生物經濟聯盟批評歐盟将生物基塑膠與傳統塑膠進行比較的生命周期評估方法,将其标記為“不适合用途”并有利于基于化石的選擇。

在類似的發展中,可口可樂在 10 月份推出了一種基于植物的 PET 瓶原型。這家飲料巨頭限量生産了900瓶,确認原型可以在現有的回收基礎設施内回收,以及來自石油來源的 PET。

三得利緻力于可持續發展

三得利的植物瓶是其解決容器和包裝對社會和環境影響的曆史上的最新投資之一。1997年,公司制定了《容器和包裝環境設計指南》。

特别是在塑膠瓶方面,它采用了 2R+B(減少/回收 + 生物)政策來減輕容器的重量,包括标簽和瓶蓋,并在全球範圍内積極在其塑膠瓶中引入回收或植物性材料。

值得注意的是,它創造了迄今為止日本生産的最輕的瓶蓋、最薄的瓶标和最輕的 PET 瓶。

“這款基于植物的瓶子原型彰顯了我們曆史性的奉獻精神,同時照亮了我們實作 2030 年完全 [環境] 可持續 PET 瓶目标的道路,而且還朝着我們在整個價值鍊中實作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的雄心邁進到 2050 年,”三得利可持續發展管理首席營運官 Tomomi Fukumoto 指出。

去年,三得利飲料和食品 GB 以及愛爾蘭品牌Ribena 将其标簽最小化,確定使用标準行業技術可以輕松識别、分類和回收瓶子。黑加侖飲料還包含 100% 回收的 PET。

來源:生物基能源與材料

三得利生物基PET瓶問世,志在到2030年取代所有的石化基PET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