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财經天下》周刊 張夢依
編輯|楊潔
李子柒風波還未消停,制造“下一個李子柒”的運動已經如火如荼。
不到60天的時間,抖音賬号粉絲數量突破1400萬,相關話題的視訊播放總量已經達到45億次,“張同學”徹底火了。圍觀東北單身漢“張同學”的鄉村生活,也成了很多“城裡人”的愛好。
在抖音短視訊裡,張同學理着最常見的小平頭,穿一雙加絨迷彩解放鞋,開着三輪農用車,乍一看隻是個平平無奇的農村中年男人。但是無數粉絲表示,他拍攝的視訊能給人撲鼻而來的生活氣息,勾起了無數人對童年、鄉村和故土的回憶。
回歸田園、鄉土本真,當初網友們曾經用來形容李子柒的種種“标簽”,現在被貼在了張同學的身上。
張同學到底為什麼會“火”?他釋出的視訊裡流暢的剪輯、偏技術流卻又帶有人性深度的攝影風格,一度引發了全網影視圈、剪輯圈和MCN行業人士的剖析和解讀。一時間,有歇業同學背後有沒有團隊、是不是“歸隐田園的專業人士”等猜測層出不窮。
而也有人猜測,張同學走紅背後,是否也不可避免地有抖音對其刻意的流量加持。對于流量增長紅利快要吃完、越來越接近流量天花闆的抖音來說,擁有一個現象級的“獨家IP”顯然意義非凡。而值得人玩味的是,在抖音上這次紅起來的是帶着“田園氣息”的張同學,抖音也在發力下沉市場和農村題材内容,在“鄉土味”的路上越走越遠了。
誰制造了“張同學”,他又能否承載起抖音的野心,成為下一個李子柒或者丁真?
就像很多農村人一樣,張同學會在枕頭下放一雙襪子和一把刀、将家門鑰匙藏在窗台的舊布鞋裡,或是偷偷在書頁裡夾一張紙鈔。無論是用開水沖一碗雞蛋花,配一粒六味地黃丸作為早餐,還是在地窖裡挖白菜做豬肉炖粉條,他的視訊都十分貼合農村生活環境。
這是一份“粗糙而又平凡”的生活,但又透露着淡淡溫情和幸福。在視訊中,張同學貓狗雙全、養雞喂鵝,時常約上三兩位街坊好友喝酒吃肉,去鎮上超市采購時也可以多次賒賬。這些内容在某種程度上,都符合了很多人對“中國式田園牧歌生活”的想象。
(圖源/抖音截圖)
“張同學家裡貼着港星溫碧霞的海報,有花棉被和花窗簾,我還看到了水缸和水瓢、縫紉機,這些細節都很有過去農村的感覺。他面對鏡頭非常自然,連刷牙時啐一口泡沫、吃飯時被嗆到而咳嗽,這些動作都能捕捉到,再配上快節奏的鏡頭,特别能給人代入感。他一個視訊就有七八分鐘,但我都能一口氣看完。” 生活在一線城市的“85後”小秦說,他也是張同學的粉絲之一。
在10月4日,張同學釋出了第一條視訊,短短十天内他的抖音号就漲粉600多萬。截至目前,張同學的抖音粉絲數量已經突破了1400萬。
不少網友認為,張同學的視訊裡,打動人心的是他那份對黑土地的熱愛,以及回歸簡單、質樸生活的情懷。情感部落客“一個人的莎士比亞”評論稱:“相比于天天活在房子、車子壓力中的人,他把時間拉回了那個年代,行雲流水的日常是我們再也回不到的過去,是我們懷念的簡單純粹的快樂生活,他用一個單身男人的獨居生活,把對生活的熱愛融入到了每一頓飯、每一個六味地黃丸、每一口噶肉裡。”
還有部落客稱,張同學的拍攝技術背後,擁有“飽滿的張力、孤獨的溫情、無言的傾訴,每一種情緒都踩中了都市人的情感共振”。在他看來,看似寒酸的外部環境,卻反映了張同學内心積極、樂觀的生活态度;而張同學的爆火和張藝謀的影片在國外獲獎有點相似,滿足了人們的好奇和探索心理,現在就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們帶着新鮮感,圍觀張同學原始質樸的農村生活。
但還有大量粉絲是被張同學快節奏、有真實感的視訊技術所折服。有一位網友說,他的視訊,每一個鏡頭都能精準地踩在音樂節奏上,連喝口水都有三個分鏡頭,技術十分細膩,“看着糙、實則細”。
抖音影評團成員“轲墨愛小野”詳細分析了張同學的一段視訊,他發現:這段視訊186個分鏡頭平均時長隻有2.27秒,而以快剪著稱的香港武俠片《笑傲江湖2之東方不敗》的打戲中,平均鏡頭時長是1.35秒,獲得奧斯卡獎的《諜影重重3》鏡頭長度在2秒以内。這也意味着,張同學的視訊拍攝水準“堪比好萊塢大片”。他還表示,張同學視訊中還使用了大量第一人稱視角的分鏡設計、高頻快剪、J型剪輯、帶有情緒的空鏡頭,既有技術,又不一味炫技,形式和内容十分比對。
在《财經天下》周刊問及業内對張同學視訊的評價時,一位MCN行業人士也不由得對其贊賞有加:“張同學的視訊大多是短鏡頭叙事,内容難度不大,但背景音樂選得很好,非常帶感。他用精緻的叙事拍攝農村糙漢子的單身慢生活,讓人有反差感。”
也是以,張同學走紅之後,圍繞着他的身份的争議和猜測也日俱增。例如,有網友發現,在抖音号頭像裡,張同學手握一本《文學理論基礎》,他書櫃裡陳列的是《魯迅文集》和外國文學書籍,視訊裡的配樂是德文歌曲,是以可以推測出他文化水準很高,并不是普通農民。随後還有一位網友自稱“扒”出了張同學的“真實身份”,稱他畢業于吉林藝術學院導演系,不僅和《掃黑風暴》導演、《你好,李煥英》的編劇是同學,還曾出演過包括《小姨多鶴》、《黃大年》在内的多部電視劇,是名副其實的專業人士。
也有攝影行業人士認為,視訊中如此多的大量分鏡頭不可能由張同學一個人完成,稱其“背後有至少二十人的專業團隊在運作,策劃、攝影、剪輯、宣傳、推送,而且水準都很高,缺一不可”。
還有人質疑張同學有炒作嫌疑:“遼甯營口的農民都住小洋房了,視訊中展現的還是上世紀90年代的平房,說明這隻是一種拍攝道具,所謂‘張同學’也隻是為了收割流量打造的一個人設。”
在輿論的重重質疑下,張同學近日向媒體回應稱,自己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已經結婚多年,育有一兒一女,但“九年義務教育還差一年”,并非網上流傳的“研究所學生學曆”,也沒學過專業的剪輯訓練,拍攝内容全部是一個人手機拍攝的。
對于為何視訊品質如此之高、未來是否會商業化等疑問,他表示,自己曾從事過幕後剪輯、拍攝工作,目前的農村單身生活主題是修改了四五個題材後才磨合出來的。“張同學賬号走紅兩個月以來,我還沒賺錢,未來我會繼續保持初心,拍攝農村題材,賣賣家鄉的農特産品。”
無論如何,張同學“出圈”了。抖音創作者們紛紛模仿張同學的拍攝手法,拍起了自己的生活紀錄片,一時間“張同學各地分學”遍地開花。有人拍起了自己的城市獨居單身生活,有人拍起了帶三胞胎去貴州農村的一天,還有人記錄起自己創業搬磚的生活,并為這些視訊配上頗具動感的張同學專屬背景音樂。
《财經天下》周刊注意到,截至目前,抖音話題“模仿張同學”的播放量已經達到1271萬。與此同時,“張同學BGM(背景音樂)好上頭”、“鄉村生活大賞”等張同學相關話題也多次登上抖音熱搜榜。
在另一位MCN行業人士看來,“張同學的走紅有點像去年的丁真,給人一種返璞歸真、驚喜的感覺。去年丁真能夠走紅,是因為大家沒有想到在藏南高原還有這麼好看的小夥子。現在大家也沒有想到,在農村生活的人能通過鏡頭把農村拍得這麼有意思,也給人反差感和驚喜感。再加上媒體的助攻,把他的名氣從單一視訊平台推到了更廣泛的閱聽人面前。”
但另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是,在抖音平台火速走紅的張同學,在“土味大學營”快手卻反響平平。目前,張同學在快手平台的粉絲數量僅為80萬左右,還不足抖音粉絲數量的十分之一。其中,觀看量最高的視訊“兄弟豆腐”點贊量為5.8萬,而在抖音平台這則視訊的觀看量為212萬。
為何“土味”十足的張同學會在抖音火起來,而不是在快手?畢竟,快手擁有農村“老鐵”們最大的基本盤,也是最早“捧紅”記錄農村生活影像視訊的平台。
但也有業内人士認為,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快手之前已基本被頭部網紅主播家族“壟斷”,新網紅們想要“冒頭”其實并不容易。而現在,在快手“去家族化”的政策下,包括吳召國、鐵山靠、凸爺等“土味網紅”又紛紛在向抖音遷徙,去找尋新的流量增長空間。
另一方面,張同學的内容和節奏,實際上也更符合抖音平台調性。廈門自娛自樂文化有限公司的一位負責人告訴《财經天下》周刊:“張同學的運鏡和節奏其實都‘很抖音’,進階、又有内容和真實感,并不‘low’。而大部分快手的‘老鐵’們,實際上并不适應張同學的節奏,也不會有耐性看完這麼長的短視訊。”
“很多‘老鐵’們是隻玩快手的,恰恰就說明了他們對這類内容‘不感冒’。部分不局限于快手的‘老鐵’可能在抖音已經刷過這個内容了,在快手看到後就不會再重複點贊、評論。而其他平台看到他在抖音大火,就不太樂意繼續追捧了。因為這等于是幫抖音捧人了。”他補充說。
但短視訊宣發人士何金卻認為,張同學的走紅,離不開抖音平台的流量扶持。“從算法機制來講,如果内容力足夠,說明它的播放資料一定會好,那麼抖音的算法就會根據播放量、複播率、點贊量、評論量、轉發分享量等條件,将它推到更大的流量池裡面。”何金還表示,“如果沒有抖音的扶持、或者平台對其限流的話,張同學是做不起來的。如果能夠孵化一個獨家超級IP,抖音自己能擁有更多流量和新使用者,張同學也能獲得分成,這屬于雙赢。”
但從另一個層面來講,在快手上十分普遍的農村題材,目前在抖音還相對空白。“張同學”的走紅,也意味着,抖音不再掩飾自己争奪“鄉村流量”的野心。
對抖音平台而言,張同學以及他所帶來的下沉使用者意義非凡。
近年來,随着短視訊流量紅利的消逝,抖音收入增長日漸放緩。據了解,2019年到2020年,抖音DAU從2.5億增長至超過4億。但有媒體報道稱,2020年以後,截至2021年9月,抖音系DAU增長至6.4億,其中主站約5億,極速版約1.4億;主站DAU已經沒有明顯增長,增長主要依靠極速版拉動。
在一二線城市移動網際網路增長疲軟的背景下,下沉市場的價值正日益凸顯。QuestMobile《2020下沉市場營銷洞察報告》顯示,國内移動網際網路下沉市場使用者規模已超過6億,相比非下沉市場的使用者,他們人均移動網際網路使用時長更長、增長更快;而下沉市場使用者增長最快的App就是泛娛樂類應用,短視訊是其中增長優勢最突出的。報告顯示,這也說明下沉市場使用者的富餘時間更多、網際網路滲透率低,更具有使用者增長空間。
近年來,抖音向下沉市場滲透的态勢愈發顯著。據卡思考資料釋出的《抖音下沉市場解析》披露,抖音上三四線下沉市場使用者的占比已經達到52%。有業内人士表示,“之前抖音上的使用者都是比較潮的年輕人,快手以三四線城市使用者為主,但如今兩個平台正在引導、吸引它所缺失的那部分使用者。目前三四線城市使用者的日活有五六個億,這麼大的一個使用者群體,抖音無疑會關注到。”
抖音針對下沉市場的農村題材内容已進入爆發期。今年6月,抖音釋出的“三農資料”顯示,過去一年,抖音農村視訊總獲贊量129億,農村視訊創作者收入同比增長15倍。今年4月,抖音還推出了“新農人計劃2021”,投入總計12億流量資源,從流量扶持、營運教育訓練、變現指導等方面,全方位扶持三農内容創作。
《财經天下》周刊注意到,張同學的多個視訊也都帶上了“新農人計劃2021”的話題。截至發稿時為止,這一話題的累計播放量已經達到724億,張同學的多個視訊都上榜了該話題熱門視訊。
在平台的大力扶持下,近年來抖音湧現多位頭部農村題材網紅。“走李子柒的路”已經成為抖音上的一股新風潮。例如拍攝貴州本土美食、擁有粉絲900多萬的“念鄉人周周”,粉絲有600多萬的80後農民“南平農民彭傳明”,以及分享湖南邵陽農村生活、粉絲達到1800萬的網紅夫婦“牛愛芳的小春花”等。
在張同學走紅之前,反映東北小城漠河愛情故事的《漠河舞廳》已經從抖音“出圈”火遍全網。原本走“精緻、潮流”路線的抖音,和充滿“土味、粗糙”風格的快手,界限已經越來越模糊,使用者越來越重疊。
無論是這些農村網紅還是張同學的走紅,都寄托着抖音對“現象級獨家IP”的渴望和流量焦慮。
但張同學究竟能火多久,仍要打個問号。多名MCN行業人士表示,抖音的算法機制十分倚重内容,網紅更新換代和過氣頻率很快,即使是粉絲千萬量級的老網紅也難逃生命力短暫、流量下滑的宿命。
“張同學要持續火下去,就需要内容疊代。也就是說,他在找到節奏感的時候,還要有本事持續疊代。畢竟觀衆是很容易看膩的。”一位業内人士認為,“張同學的視訊的确是真實、有技術含量的,但他缺乏一定個性,沒有讓人看到他自己的定位是什麼。他這種‘質樸的生活’風格,是不是所有人的審美都能接受,也是一個挑戰。”
(封面圖來源:抖音張同學賬号頭像)
本文由《财經天下》周刊旗下賬号AI财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管道、平台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