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日照牛人|(82)張治坤:一線技術勞工 創新大有可為

日照牛人

“牛馬年,好耕田”。在中華文化裡,牛是勤勞、奉獻、奮進、力量的象征。孺子牛、拓荒牛、老黃牛,在日照這座城市,一個個平凡的奮鬥者,身體力行诠釋着“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2021年,大衆網·海報新聞特别推出百位“日照牛人”系列報道,旨在弘揚“三牛精神”,在“十四五”期間為建設現代化海濱城市營造濃厚的幹事創業良好氛圍。

視訊加載中...

大衆網·海報新聞記者 豐揚 王升華 日照報道

“不好意思,有個緊急情況我要去看下。”來不及多解釋,張治坤一路小跑回到廠房,熟練地調試檢查裝置後,找到了問題所在。

每次碰到棘手的問題,張治坤都能從容不迫地解決,大家親切地稱呼他為“張工”。張工不隻會維修,更會創新,是個名副其實的創新能手。

愛讀書愛研究

入職萬通液壓17年,張治坤從剛入行時摸不着頭腦,到如今被提拔成為工藝裝備工廠中的房間主任,他靠的是愛讀書、愛研究的精神和不服輸的工作作風,這個腼腆的勞工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

日照牛人|(82)張治坤:一線技術勞工 創新大有可為

張治坤主要負責工藝裝備設計與研究非标裝置專用機床設計、自動化裝置交鑰匙工程。“我平時喜歡研究,自己翻閱資料、上網查詢、加緊練習。”憑借自己豐富工作經驗和精湛的技術水準,他為公司在工藝提升、裝備改造、提升産能、提高品質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

腼腆師傅也“較勁”

老實、憨厚是同僚對張治坤為人的形容,别看性格随和,幹起工作卻是個要勁的人。

日照牛人|(82)張治坤:一線技術勞工 創新大有可為

幹起活來,他的踏實、他的幹勁總是讓人佩服,有股拼命三郎的勁頭。在他那裡從來聽不到叫苦喊累,看到的隻是對工作孜孜不倦、勤懇踏實的态度,髒活累活搶着幹的身影。

“要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術,不斷積累經驗,總結提高自己。”有時候張治坤在鑽研問題會不眠不休。

日照牛人|(82)張治坤:一線技術勞工 創新大有可為

産品合格了,能不能再提高點品質、效率?能不能再節約點生産成本?改善下技術?随和的性子下,張治坤暗藏一顆敢于挑戰的大心髒。

“為研究一個程式,他能從早上折騰到淩晨三點,不停地查電腦、程式設計式。”在萬通液壓,提起張治坤,認識他的人都會豎起大拇指。

辦法總比困難多

反複構思畫圖紙、仔細研究選材料、動手加工零部件、不斷試驗再改進……從出方案到試驗成功,張治坤隻用了5天時間,就改良了試壓專機,提高了試壓品質,提升了産品品質檢測效率。“辦法總比困難多。”是他常常挂在嘴邊的一句話。

日照牛人|(82)張治坤:一線技術勞工 創新大有可為

張治坤還設計、調試、安裝了6條前置缸内套自動加工線。該自動線采用FANUC系統程式設計,利用兩台機械手實作工件自動上、下料,加工單元由4台長城LP40L數控車組成,前兩台進行工件粗、精車,後兩台加工内槽,涵蓋了工件的所有加工工序,加工過程無需人工操作,大大節省了人力。工件抓取,裝夾,采用全新氣缸夾具,運作平穩,産品品質穩定性得到有效提高。

“兩台機械手獨立控制,工序中間設定零件緩存區,加工子產品可實作單獨運作,互不幹擾,提高了自動線運作的靈活性。”張治坤說道。

這類發明還有很多,例如鐵屑粉碎收集箱、五軸關聯焊接坐标機械手、智能内套四孔鑽床。每當大家都圍繞他的創新成果啧啧稱贊時,他腼腆地說:“我不過是在完成自己的工作罷了。”

日照牛人|(82)張治坤:一線技術勞工 創新大有可為

“自己有想法,上司也鼓勵,這是我幸運的地方。”一次又一次,張治坤挑戰着自我。“我會好好珍惜在萬通的每一分鐘,在崗位上兢兢業業,努力為公司創造更大價值,為自己美好生活不斷奮鬥。”

張治坤的技藝也吸引了不少業内企業關注,曾有企業向他抛出橄榄枝。“董事長對我們每個員工都很好,在我們工作生活上提供了很大的幫助,舍不得這裡。”他對栽培自己的萬通充滿感恩。

日照牛人|(82)張治坤:一線技術勞工 創新大有可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