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相信大家都看過,也都聽說過,像:拔苗助長,猴子撈月,自相沖突都是出自一部古典文學著作——《列子·湯問》
《愚公移山》大家都聽過吧,但很多人都隻是一“看”而過,蘊含的道理根本說不出來。
今天就帶大家重新回到愚公的年代,去品味《愚公移山》。
文章開篇提到兩座大山——太行、王屋,因為它們太高"高萬仞",占地面積廣"方七百裡",是以困住了愚公,才有了接下來的移山。而這裡出現了一個名為"智叟"的故事。
這裡就出現了一個經典的"駁論句":智叟說: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而愚公反駁說:子子孫孫無窮匮也。
一個嘲笑愚公太愚,竟想用緊剩的力氣去移開兩座大山,一個說智叟思想頑固,以無窮多的人挖不空兩座大山嗎?
而這裡的智叟不智反而“智”,愚公不愚反而“愚”。
其實這種愚公的“愚”就是大智若愚,也展現了我們古代勞動人民的美好品質——堅持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