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你猜,新聞輿論骨幹們在課餘都聊些什麼?

你猜,新聞輿論骨幹們在課餘都聊些什麼?
你猜,新聞輿論骨幹們在課餘都聊些什麼?
你猜,新聞輿論骨幹們在課餘都聊些什麼?

學習新聞輿論知識、

研究新聞線索主題、

分享新聞采寫經驗……

2021年度總隊新聞輿論骨幹集訓

火熱開訓中

你猜,新聞輿論骨幹們在課餘都聊些什麼?

課上有奮戰在采訪一線的記者老師

也有扛着錄影機奔波的攝影大佬

大家積極思考,積極互動交流

課下,大家意猶未盡,分享心得思考

那麼,讓我們首先來看看

第一次參加集訓的同志,是怎麼說的

總隊醫院 郭鑫鑫

我感觸比較深的是老師講的一句話“種一棵樹的最好時機,就是十年前和今天”,對我這個新聞小白來講,無疑起到了很大的鼓舞,因為我一直在自我懷疑,覺得自己啥也不會,隻停留在看自己的不足上,看不到自己的閃光點,不敢寫,也不願動筆。卻忽視了做任何事都需要量的積累,沒人一開始就是大神,都是一步一腳印地成長過來的。是以應該無所畏懼,敢于突破自己。要勤于思考,學會專注,敢于動筆,锲而不舍,越挫越勇,不輕易否定自己。

永州支隊 黃崇迪

這幾天的授課,對于我這種剛接觸外網報道的小白來講,加深了我對報道的看法,也更加堅定我前進的道路,老師們的授課對我而言都是營養液,使我這個種子快速發芽。上次周可老師講的“細節”,郭立亮老師的“習慣”,我都有記在心裡,未來新聞報道的路上,我會先從寫稿,寫稿,再寫稿開始。

常德支隊 楊明鑫

我印象最深的是周揚捷股長說的“新手寫稿子不要怕給别人看,要一稿多改”,對于我這種剛接觸新聞的人來說,剛開始确實很害怕别人看我的稿子,感覺像把自己暴露在别人面前一樣。但是聽完周股長的一席話之後,我明白了剛開始寫新聞需要樹立一個正确的價值觀,新手寫一篇稿子,在一遍一遍改的過程中,就是一個蛻皮成長的經曆,最後才能破繭成蝶。

不光是我們的“小白同志”

在這次授課中感悟頗多

其實我們新聞戰線的“老同志”

也如換上了“新電池”一樣

常德支隊 周揚捷

這幾天的授課,讓我最受觸動的還是幾位媒體老師敬終如始、多年如一的新聞熱情和工作态度。新聞工作常幹常新、常挖常有,寫起來篇篇都不同,整體看年年都一樣。是以,如何保持敬畏之心,始終對線索和典型保有如初的熱情,是每一個在新聞工作崗位耕耘的老手需要深思的問題。要向幾位媒體老師學習,把每一篇當作第一篇,把每一字當作關鍵字,才能深耕細作、積年愈進、佳作日新。

郴州支隊 羅肖甯

教育訓練到今天,最大的感受是專業知識常學常新。像我這種,托大來說已經算是新聞戰線的“老杆子”了,但是在聽了老師們授課之後才發現,采新聞時雖然我們自己感覺已經很注意了,但許多細節還是會不小心忽略。就像一位老師舉的幾個例子:扶老人、半旗瞬間等,有些細節你要是沒有意識的話是根本不會去觀察和注意的——而恰恰是這種忽視,往往就可能導緻嚴重的輿論後果。是以在新聞戰線上,隻有認真研究種種前車之鑒,仔細對照自己的工作,才能在以後的新聞報道過程中更嚴謹,采出更符合規範要求、更出色出彩的新聞。

婁底支隊 貴上芬

這次教育訓練,讓我最大的啟發和感受就是繼續加油幹。身邊有戰友這樣調侃,“你天天加班那麼多,有意義嗎?”他的這個問題深深地觸動了我,讓我思考許久,但是卻沒動搖過我堅持走在新聞道路上,因為新聞報道有許多說不出的美妙:在初下筆時的苦思冥想,在撰寫過程中遇到的瓶頸,也有投稿後的石沉大海,更有的是長時間沒有作品回應,然而,也有刊發後的喜悅,酸甜苦辣,盡在其中,百味叢生。從2017年,第一次參加新聞教育訓練開始後,在基層一線的工作中,通過摸爬滾打,我逐漸建立起了對新聞工作的良好興趣和自信心,學習才能進步,盡管工作崗位上的鍛煉和磨練可以積累不少的經驗,對于内心而言,每一年都期待組織的教育訓練,因為可以在集訓中更好總結一年裡不足,找到問題的所在,有更多面對面交流的機會,這是最寶貴的财富,也是難得的“自我修正”,也是為來年的開局“充滿電”做了準備。

機動支隊 桂丙澤

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每一位老師都是一束光,照亮了我今後的新聞路,這幾天我一直追随着光,生怕跑慢了,又被黑暗籠罩。每一堂授課都令我受益匪淺,如果硬要選出影響最深的,我要投給副站長楊韬一票,他用妙語将每一位大咖串聯成珠,把本來需要消化很長時間的理論知識嚼碎了,用言簡意赅的語言幫助我吸收。在集訓隊寫的第一篇稿件是受到了他的批評,把還不及嘚瑟的我和吳不可一下子拽到了馬裡亞納海溝,那天晚上,他單獨找到我們分析稿件,從邏輯思維的角度表達了他的想法,是良師更是益友,對稿件追求高标準的态度本身就值得我去學習。“對待自己的稿件,要像對待自己的小孩一樣。”的确如此,誰想自己的小孩出生就輸在了起跑線呢?隻有在“孕育”的時候,多用心,多修改,多思考,這樣的稿件才是有生命力的,才能夠茁壯成長,曆久彌新。

讨論的氛圍熱火朝天

大家的熱情始終不減

你一言,我一語

氛圍好不熱鬧

衡陽支隊 陽映焜

課上最讓我觸動的一句話是“不要閉門造車,生活比你高明得多”,回想之前短暫的寫稿經曆,發現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閉門造車,寫稿的過程也比較煎熬,思路斷片是家常便飯,最後的成品也漏洞百出,連自己都感動不了何談其他,但反觀在寫有采訪材料的稿子時碼字就會比較順暢,寫出來的故事邏輯也比較合理。之前沒感覺到,但這次老師的一番點撥讓我感悟到了新聞的魅力,真應了那句“謊言經不起推敲,而真相可以不斷地重複”,在以後新聞報道的路上,還是要尊重事實,尊重生活,把功課做在事先,把采訪做紮實。

益陽支隊 金龍翔

我感觸最深的還是幾位老師關于短視訊制作的授課,視訊制作看似簡單其實不簡單,每個作品很簡短,沒有頭版頭條的巨大篇幅需要打磨,沒有攝影作品的光圈快門需要調整,隻是簡單的視訊,有時都甚至隻用手機随手拍攝,但是從他們的授課我感覺到,每個作品,即使是短短十幾秒,都需要注意兩個字,那就是細節,往往視訊裡面很小的一個圖案,一個動作,一個表情,一個任務,一句智語,都會成為這個視訊不可用甚至出現錯誤的緻命因素。在我們進行創作的過程中,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不要隻看整體不要細節,每一句話,每一張照片,每一個畫面,都需要我們自己斟酌再去完成并且推送給公衆,否則我們就可能成為負面輿論的導火索,我們的工作簡單又不容易,任何時候,都要記得細節二字。

郴州支隊 洪偉祺

這次教育訓練,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張喆老師授課的内容,關于抖音視訊的拍攝。在資訊快餐化的時代如何從一個小的視角作為切入口快速抓住觀衆的注意力,從平凡處找尋不平凡,從笑點、淚點、槽點、痛點去引爆觀衆的情緒共鳴。讓我對如何在平淡的基層生活中拍出好新聞有了醍醐灌頂的感悟,在新媒體語境下拍作品對于拍攝的要求相對不那麼高,别出心裁的策劃格外重要,能抓住人的是人性的溫情和作品傳遞出的正能量。

邵陽支隊 盧海坤

這次教育訓練,加入了體能測試和出操制度,讓我們在接受新聞知識洗禮的同時,明白了作為一名軍人,一名新聞人,在軍事訓練上也絲毫不能松懈。老師們對細節的注重讓我明白了精益求精的重要性,各類輿情就在身邊,公開發表的作品如果不經過仔細稽核,稍不注意就有可能被他人利用。譚志勇教導員,堅守新聞初心二十餘年不變,有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尤其是他說的新聞要有溫度和價值,才會被廣泛傳播,最近文化小分隊的稿件《這場演出,隻有2名觀衆》讓我深有體會。也在學習中知道了宣傳工作可以圍繞軍事訓練、組織生活、各類比武、文藝活動、軍民融合、突發報道等方面入手,今後寫稿時,不會有摸黑過河的感覺,而是有的放矢。下手得既快又準,方能收獲不菲。期待咱們媒體上見!!!

你猜,新聞輿論骨幹們在課餘都聊些什麼?

參訓的70餘名新聞輿論骨幹

從背景到前台,從“潛水”到發聲

主動談經驗、談感悟、談實操

在讨論交流中深化了認識

在思想碰撞中拓寬了思路

監制:陳恢軍

主編:李 斌

編輯:尹廣進

作者:奉子鵬 向峥旭 李升家(L)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你猜,新聞輿論骨幹們在課餘都聊些什麼?
你猜,新聞輿論骨幹們在課餘都聊些什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