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欽州,第一天就參觀了兩個名人故居,一個是馮子材,另一個就是劉永福。馮子材在曆史教科書上就提到了,很多人都不陌生。至于劉永福,則是去欽州之前做了功課才了解到這個大英雄。

提到劉永福,有人說他是英雄,保衛越南抗擊法軍,捍衛了大清疆土,保衛了欽州子民平安。有人說他打不過日軍,抛台灣人民于日寇魔掌之下傳回欽州老家。
真正的劉永福是什麼樣的人呢? 劉永福,廣東欽州(今屬廣西防城古森洞小峰鄉)人,早年劉永福是反清的黑旗軍将領。在馮子材的鎮壓下,劉永福戰敗逃到越南。恰逢法國入侵越南,越南朝廷招安了劉永福,并讓他鎮壓越南農民起義,抗擊法國入侵。對内對外的戰争,劉永福均取得了多次勝利。
1884年中法戰争打響,劉永福和馮子材這對戰場仇敵攜手抗敵,分别取得了鎮南關大捷和臨洮大捷的戰績。戰後,兩家又結成了兒女親家。
甲午戰争期間,劉永福奉命赴台抗日,但最終失敗。1895年5月25日清政府割讓台灣後,劉永福也看清了朝廷的真面目——在戰鬥最激烈的時候,清廷不僅拒絕了劉永福的求救,更是強行扣押了援台款項。心灰意冷的劉永福回到欽州老家開始接觸到革命的思想,從同情革命到參與其中。
1911年7月在王和順等介紹下參加了孫中山上司的同盟會。 1917年1月9日劉永福走完了光輝的一生,終年80歲。
縱觀其戎馬一生,劉永福是一個有勇有謀,知進退的欽州大英雄。對敵作戰勇猛有謀略,放棄台灣,不是逃避戰争,而是對清政府腐朽統治的反抗。加入同盟會,表明劉永福接受新思想,至暮年依然在謀求國家的發展。他的一生無愧于英雄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