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馬蹄之鄉荔浦市

馬蹄之鄉荔浦市

冬季的廣西桂北地區,作為全國著名的馬蹄之鄉荔浦市,又到了收獲馬蹄的季節了。荔浦馬蹄個大皮薄,清甜多汁又消渣,早在八十年代就做成罐頭出口國外賺外彙了。八九十年代的時候,荔浦一個罐頭廠上萬勞工,作為六零後七零後的荔浦人,沒有去過罐頭廠打工的荔浦人簡直就不算真正的荔浦人。

馬蹄之鄉荔浦市

桂北地區的冬天,氣溫有時候會下降到零度左右。早上起來,田野裡會看到皚皚白霜,冷氣侵骨。但是勤勞的農民還是出現在田裡,開始挖馬蹄。21世紀的今天,人類已經飛上了太空種菜,跑到月球看嫦娥了,但是收獲馬蹄卻還是千百年沒有進步,還是人工用二師兄的九齒釘耙,把泥翻起來,一個個的撿。

馬蹄之鄉荔浦市

馬蹄作為荔浦的特産,國家地理辨別農産品,農民主要收入來源之一。馬蹄七月份開始種植,年底可以采收,畝産也很高。種得好每畝可以産六千斤,一斤兩三塊錢,一畝也有一萬多的收入。雖然比較辛苦,但是還值得。比起種稻谷要劃算多了。

馬蹄之鄉荔浦市

挖馬蹄的效率太差了,一個精幹勞力辛辛苦苦一天也就搞一百多斤,可以說,種植馬蹄最大的成本就是人工。如果碰到馬蹄沒有價格,請一個農民挖馬蹄,賣馬蹄的錢還不夠人工錢。

馬蹄之鄉荔浦市

農村青壯勞動力幾乎都跑到大城市打工了,剩下的都是老年人,婦女,留守兒童。

馬蹄之鄉荔浦市

馬蹄挖起來了,除了裝袋運到外地銷售,還要人工削皮,賣給罐頭廠,食品加工廠。這個也是辛苦活,幾乎沒人願意幹了。雖說市面上有一些削馬蹄的機器,但是始終技術不成熟,還不能完全替代人工。